周永濤
體育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也能使學生掌握最基本的體育技能與體育技術,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因此,教師要激發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而前提就是要有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這不僅能夠使教學順利進行,也能提高教學質量。
體育教學師生關系優化方法體育教學中的師生關系是體育教學過程中最重要、最基本,同時也是最經常、最活躍的人際關系,直接影響到體育教學的效果和質量。
體育教師和學生在運動場上進行教學、在運動場上醞釀感情。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是課堂的引導者,技能知識的宣傳者,而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提高教學效率、培養人才的基礎。
一、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
學生喜歡有著淵博知識的教師。專業技能扎實的老師會讓學生對你產生敬重之情,產生一種想學的心理;反之,學生會對你不信服。其他老師都認為上體育課沒有技術含量,隨隨便便就能上好,其實不然。教師自己先備好課,熟悉教案,熟悉學生,把一些較難的技能先為學生做好鋪墊,再請同教研組的老師一起聽課,課后還要反復的修改、反復的再試上,首先這個過程非常的艱辛。再說體育課堂上,教師要帶學生做準備操和放松操,課前教師要尋找合適的音樂,一遍一遍的反復試聽,音樂找好了,還要編操,也許還要準備教具、規劃好上課的活動范圍,等等,教師真要文武齊全了。教師有過硬的基本功,也能很容易的駕馭課堂,教學工作開展順利,能得到學生的支持。所以,教師要不斷的進行培訓、進修,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樹立威信,這是拉近師生關系的基礎。
二、不歧視體育后進生
體育課上,這樣的學生還不在少數。有的是因為身材肥胖,體育測試經常不及格,對體育運動失去了信心,接著就沒興趣了;有的學生是因為太孤僻、內向了,游戲活動時不愿和別人一起參與,久而久之,其他的學生也不愿找他玩,他的同伴少了,他就更不愿上體育課了。在教學中過,我經常找機會讓他們做示范動作、擺放器材、記錄測試成績、把他們分配到比較活躍的隊伍……我的用意他們也領會到了,有的學生慢慢的也變得開朗了。教師放下架子,用耐心、誠信感化學生,他們會被你征服的,師生關系的建立也會更容易。
三、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開展教學
體育課沒有固定的教材,它的學習內容較多,使得體育教師也無從下手,在選擇上課內容時也很茫然。我們要選擇適合各年級階段孩子活動的內容,要能激起他們學習的興趣。在低中高年級的體育教學中,教學內容的選擇要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因為這三個層次的孩子,他們對教學內容表現出來的興趣也不一樣。
1.低年級
一年級的內容以游戲為主,游戲選擇要趣味性多一點。如喊數抱團、編花籃、摸目標、斗雞、大雁飛、木頭人、打花巴掌、猜猜這是誰、抓手指、放禮花等。有時,也可以用情景故事來導入進行教學。
2.中年級
中年級的學生會有自己的興趣和愛好,教師要了解他們的興趣,只要正確引導,會有很大收獲。這個階段也是形象思維水平發展的關鍵時期,且模仿性強,自我意識逐漸發達,觀察力,理解力都在提高。根據這一層面,筆者選擇的游戲,如聽號抱團、奪球角力、攻關、螃蟹賽跑、保齡球等。
3.高年級
該水平的孩子獨立意識有所增強,感覺自己像小大人,對新鮮事物開始思考、探索,學習興趣更為廣泛。男生對技術類的游戲更喜歡一些,如籃球、足球,所以高年級開設一些與球類有關的游戲,更能激發學習興趣。另外,如打擂、小推車、快快跳起來、迎面接力跑、運送彈藥、運球接力賽、連續砸籃板球接力賽等,但女生的興趣會低于男生,所以要求也可適當降低,在游戲進行過程中,可男女合作完成。
四、建立朋友式的師生關系
在教學中,教師要發揮愛的力量,平時和學生多聊天、談心。學生做游戲時不要一直指揮,可以加入他們的行列中,和學生玩在一起。三年級的一次課上,我無意中說了一句:“如果你們喜歡跳繩,以后可以來找我,我們一起跳,甚至向我挑戰。如果我輸了,我會好好練習,爭取下次挑戰你們;如果你們輸了,也要這樣做好嗎?”結果才到了下課,就有許多同學圍上來向我挑戰,結果他們輸了。我就提醒了一句:“你們要好好練習,爭取下次挑戰成功。”他們信心十足地說:“俞老師,你等著吧。”放下教師的架子,蹲下身來用心的教學,建立朋友式的師生關系,提高教學效果。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建立在師生平等、融洽與合作的基礎上的。體育教學中良好師生關系的建設關鍵在于教師。所以,體育教師在教學中過要充分的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積極參加到學生的練習與游戲中,不隨意的指責批評學生、公平公正的對待每個學生、用自己的耐心、誠信感化學生、根據學生的興趣選擇教學內容等方式來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祖晶,姚玉龍,吳本連.體育教學中師生關系的嬗變[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9,(02):32.
[2]魯志文.體育教學中的師生關系探析[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05,(03):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