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玩濤
摘 要:隨著科學的進步與知識的不斷更新,人才培養的教學模式與教育方法面臨著全面的改革,我國醫藥行業對人才的需求量與需求質量在不斷提高,為高校醫藥人才培養帶來一定的壓力。同時,企業的需求也在促進著高校的發展。面對競爭激烈的經濟社會,高校所培養的醫藥人才要具備一定的創新精神,擁有自身的專業特色,提高自身的社會競爭力。基于此,闡述我國當前社會對醫藥人才的需求現狀,分析在醫藥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并且針對如何培養高質量的多元化復合型醫藥人才給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高等院校;醫藥專業;人才培養;企業需求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28-0151-02
引言
隨著我國醫藥行業的快速發展,其發展方向逐漸向國際化擴展,對醫藥人才的需求量在逐漸擴大。我國醫藥類高等院校對醫藥人才的培養還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對于醫藥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型人才的培養還需要進一步探討,以不斷滿足社會企業發展的需求。
一、我國當前醫藥人才的需求現狀
我國醫藥行業是一個技術密集型的特殊行業,醫藥行業中對人才的需求比較緊張。醫藥行業中主要包括銷售與研發人員,銷售人員很多,而真正符合企業需求的營銷人員很少。隨著社會競爭的逐漸加劇,醫藥行業需要引進先進的管理與研發技術,所以要求醫藥行業的人才要具有復合型的特征,復合型人才越來越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基于當前社會對醫藥人才的要求,銷售人員具有一定的藥理學、藥物學、藥品生產工藝以及產品特點等專業知識,以取得客戶的廣泛信任,對產品進行更好的宣傳。對于研發人員來講,要有扎實的理論、嫻熟的技巧、豐富的經驗以及開闊的思路,具備踏實勤奮的精神。我國目前的醫藥行業人才供需達不到平衡,主要由人才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素質的差異所導致,真正能夠符合企業所求的復合型人才非常稀缺,不能滿足用人單位的發展需求。所以,為了促進我國醫藥行業的順利發展,首先要解決的便是人才培養問題。
二、我國高校在醫藥人才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對醫藥人才提出了非常高的標準,不但要掌握醫藥方面知識技能,對綜合素質的需求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高校所培養的醫藥人才,要與企業的需求進行良好的對接,我國高校醫藥人才培養還存在一些不足,具體情況如下。
1.缺乏科學性管理。高校的組織者與管理者要及時地了解社會的發展動態,分析醫藥行業的發展行情,真切地認識到企業的發展對醫藥人才的需求。同時,要明確自身學校的專業特色與發展方向,對醫藥人才培養的內在規律和知識的專業程度進行評級與分析。當前,我國高校的醫藥人才培養缺乏一定的科學性管理,沒有與企業的需求達成共識,人才培養的結構不均衡,其管理過程過于行政化,學術性知識比較缺乏,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差,給學生的就業情況造成非常大的壓力,使得高校醫藥人才的培養與企業對人才的需求無法對接,出現矛盾,造成了嚴重的人才浪費。
2.醫藥人才培養缺乏創新元素。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和知識的逐漸更新,各個行業的發展都需要創新,人才的創新是產業發展的基礎。目前我國高校醫藥人才的培養依然存在照抄照搬的培養模式,缺少社會調查分析,企業需要的是具有創新意識的多元化復合型人才。而高校所培養的醫藥人才千篇一律,沒有體現出獨特的教學特色,學生缺乏專業特長,在競爭激烈的經濟社會中,缺乏競爭力。在教學過程中,以教師傳授為主,不以學生為課堂主體,缺乏課堂互動,氛圍死板。在課程設置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研究性的課題非常少,嚴重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抑制了醫藥專業學生的創新性思維開發與個性化發展。在學習與應用中,缺乏積極主動性,實踐教學比例不足,學生在走向社會時無法滿足企業的真正需求,對陌生的工作環境比較抵觸,抑制了醫藥類人才的未來發展。
3.重醫輕藥現象嚴重。作為一名優秀的醫藥人才,不但要掌握醫學方面知識,對藥類的了解與掌握也要全面。目前的高校醫藥人才培養,過度重視學生醫學方面的培養,而忽視了對藥品知識與功能的運用。醫藥人員只有對藥品了如指掌,才能更加促進在工作中對醫療知識的正確使用。當今社會企業所需醫藥人才要有扎實的藥理學、藥物學等基礎知識,擁有實踐經驗,具備個性化思維與創新精神。而這更有利于學生自身未來的發展,拓寬就業層面,有利于企業的良性運作,推動企業的健康發展。
4.學生的學習意識薄弱。對于高等院校的大學生來講,走進大學以后,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環境,擺脫了父母的監督,許多自控能力差的學生對學習的意識開始減弱。由于醫藥專業知識比較復雜,在學習起來比較困難,給學生造成抵觸心理,學習完全處于被動狀態,對知識的掌握也僅僅為了應付考試,根本沒有探索醫藥學的精髓,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所以要正確引導學生的學習觀念,提高對醫藥學的興趣,主動地參與到醫藥學的學習與探索中來,實現自身價值。
三、培養適應企業發展需求的高素質醫藥人才的策略建議
通過以上的分析不難看出,醫藥企業所存在人才短缺的問題要想解決,一定要加強與高等院校、培訓機構等之間的合作。高校在教育教學方面要做到以下幾點:
1.樹立全新的創新理念。在高校醫藥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首先要樹立起全新的創新觀念,改革傳統的教學理念,改革人才培養模式,運用全新的教學方法來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注重多元化、多學科的交叉培養。同時,吸收醫藥人才傳統培養模式的精髓,使學生扎實掌握醫藥學理論,在實踐中不斷地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以理論知識為依據,逐漸滿足企業發展對醫藥人才的需求標準。
2.結合實踐教學。高校對醫藥人才的培養,在理論知識的基礎上要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醫藥專業是實踐比較強的一門專業,其人才培養也存在一定的難度,所涉及的領域比較復雜。高校要及時地了解當前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根據企業的需求標準,不斷更新人才培養模式,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與企業簽訂合作協議,為企業定向培養所需人才,一方面解決了企業人才需求問題,另一方面解決高校醫藥專業畢業生就業問題,促進合作雙方共同進步。高校要建立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踐平臺,學生要把所學知識充分地運用到實踐當中,全面突出醫藥技術適用性的特點。通過實踐訓練,學生可以發現自身的問題與不足,驗證自身的學習成果。學校要與醫藥企業、醫院建立良好的關系,為學生的實習與就業開辟一條寬闊的道路。學生通過實踐訓練,可以提高自身的實踐動手操作能力,更加扎實地掌握理論知識,提高自身的集體榮譽感與抗壓能力,為走向社會奠定基礎,培養出既有能力又有強烈職業感的合格人才。實習與就業一體化已經是校企雙方共同開發人力資源、實現互利發展的有效手段,這種人才培養模式要通過企業與高校共同來完成,通過學生到醫藥企業進行實際操作、頂崗實習等方式,體驗社會職業氛圍。在培訓中,采用與正式工作人員同樣的考核標準,使學生了解本專業的工作模式,加強校企之間的聯系,促進學生實現就業,達到高校與企業共贏的局面。endprint
3.全面實現教學改革。高校的舉辦與發展要本著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措施。在醫藥人才培養過程中,要持續地推行教育改革,充分地體現“厚基礎、寬口徑、求創新、重能力”的特點,運用真實的實例、問題模擬等手段來增強講課的直觀性與解決問題的能動性。在明確人才培養目標的前提下,有針對性地探索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緊貼醫藥生產產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真正起到高校人才培養的目的。
4.加強思想道德教育。當今社會需要綜合素質較強的復合型人才。對于醫藥人才來講,掌握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基礎上要增強自身的道德修養,全面提升綜合素質。高校在醫藥人才培養上,要注重其思政教育的培養,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制定明確的未來發展規劃,使學生熱愛自己所學專業,提升自身的社會責任感,充分地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工作與生活中去,為我國醫藥產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5.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教育行業人才培養資金問題是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國家及政府要高度重視我國醫藥人才的培養,促進我國醫藥產業的大力發展,在人才培養上出臺相關政策,加強資金方面的鼓勵與支持。高校要引進國內外著名界內研究學者,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建設實踐培訓基地,完善軟、硬件教學設施,為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提供良好的環境,以利于學生安心踏實地學習與進修,培養在醫藥界的特長,走向社會后,提升自身的社會競爭力。
結語
我國醫藥產業發展比較迅速,對醫藥人才的培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人才對于企業來講,是其發展不可缺少的血液。在醫藥人才培養方面,一定要結合當前社會的發展狀況,適應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標準,認清當前醫藥行業的發展趨勢,及時地發現與分析醫藥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在教學方面進行改革,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國家及政府機關重視醫藥人才培養,參與其人才培養計劃與培養目標的制定。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辦學優勢,為社會輸送高水平的復合型醫藥人才。
參考文獻:
[1] 張健.新醫改背景下高校醫藥營銷人才培養的教學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下旬),2014,(11).
[2] 譚利斌,吳建魏,黃鶴聰.中醫藥人才一體化培養模式的思路探究[J].現代醫院,2016,(7).
[3] 張菊艷,董國俊,張萃.醫藥高校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對接改革探討[J].中國藥業,2015,(8).
[4] 余沛霖,姜佳霖,陳麗錦,閆藝之.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在醫藥人才培養中的成效與問題[J].藥學教育,2016,(4).
[責任編輯 劉 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