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颯颯
摘 要:文章分析利用中國傳統(tǒng)文化加強大學生廉潔教育的重要性,認為廉潔文化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廉潔文化是大學生認同的價值導向,并從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滲透傳統(tǒng)廉潔文化教育理念、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融入廉潔文化教育因素、在監(jiān)評機制中強化廉潔教育的融入等方面,研究利用中國傳統(tǒng)文化加強大學生廉潔教育的路徑。
關鍵詞:中國傳統(tǒng)文化;大學生廉潔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28-0006-02
大學生是建設社會主義、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棟梁之材,大學生廉潔教育與國家長遠戰(zhàn)略目標的實現(xiàn)息息相關。因此,高校教師要充分利用中國傳統(tǒng)文化加強大學生廉潔教育,注重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滲透傳統(tǒng)廉潔文化教育理念、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融入廉潔文化教育因素、在監(jiān)評機制中強化廉潔教育的融入,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培養(yǎng)大學生愛崗敬業(yè)、克己奉公的廉潔精神。
一、利用中國傳統(tǒng)文化加強大學生廉潔教育的重要性
1. 加強大學生廉潔教育刻不容緩
隨著文化日益呈現(xiàn)多元性以及各種社會現(xiàn)實利益的誘惑,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正處于形成階段的大學生有時容易受到負面行為的影響。清華大學孫立平教授在《腐敗使我們失去了什么》一文中指出:若腐敗開始成為一種人人要去適應的生活方式,甚至開始成為一種被人們接受或默認的價值,在這樣的心理氛圍中,腐敗文化就會成為行為準則與思維方式,并產(chǎn)生一系列心安理得的腐敗行為。因此,如果不加以教育引導,就會出現(xiàn)道德失范、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見利忘義、損公肥私的行為,可能會使大學生在步入社會后走向更大程度的腐敗。可見,加強大學生的廉潔教育是黨和國家前瞻性的戰(zhàn)略舉措,以免“百年修不足,一朝容易殘”。
2. 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對大學生進行廉潔教育的優(yōu)質資源
中華民族在文明演化過程中形成了深厚的思想文化觀念,這些傳統(tǒng)文化對人們的行為有著重要的影響和指導作用。清正廉潔是中華民族崇尚的一種美德,《辭海》對“廉潔”的解釋是“清廉,清白”,與“貪污”相對。《楚辭·招魂》中說:“朕幼清以廉潔兮。”東漢著名學者王逸在《楚辭·章句》注釋中說,“不受曰廉,不污曰潔”。今天所講的廉潔,多指現(xiàn)代職業(yè)道德的一種行為,即不濫用職權接受他人以謀求利益為目的的財物饋贈,收賄受賄。儒家文化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儒家思想突顯仁、孝、悌、忠、信、禮、義、廉、恥,提倡以“禮義廉恥”作為維系國家生存與發(fā)展的維度。管仲說: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傳統(tǒng)廉潔文化也包括民為邦本的思想、仁者愛人的身正取信思想、誠信為本的言出必行思想、戒奢以儉的修身養(yǎng)性思想、正直公道的做事風格等,這些思想行為蘊含著做人做事的大道理。
二、利用中國傳統(tǒng)文化加強大學生廉潔教育的可行性
1. 廉潔文化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個社會的廉潔氛圍是否濃厚,是衡量這個社會是否健全的重要指標。一種文化是否先進,應看這種文化是否包含廉潔文化,缺乏廉潔理念的文化是不健全的文化。蘊含于中國古代政論文章、哲學著作、歷史典籍、詩詞小說等中的廉潔文化,凝聚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追求和歷久彌新的精神財富,而大學生正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者,他們傳承歷代賢達的人格魅力,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內(nèi)化自身的思想品質。
2. 廉潔文化是大學生認同的價值導向
文化認同是社會個體對某種群體文化的心理認可,是一種文化軟實力的體現(xiàn),它可以聚合認知,表現(xiàn)國家和民族的精神魂魄,進而提升整個民族的國際競爭力。中國傳統(tǒng)廉潔文化體現(xiàn)了真、善、美的豐富文化內(nèi)涵,提倡崇尚清廉、道義、勤儉、至善、公正、質樸等行為實踐,這本身就是人類對真、善、美的共同追求。通過傳統(tǒng)廉潔文化的熏陶,大學生可以增加心理認同,把廉潔行為作為一種慣性的行為處事模式而內(nèi)化于心。
三、利用中國傳統(tǒng)文化加強大學生廉潔教育的路徑
1. 在教育教學中滲透傳統(tǒng)廉潔文化教育理念
高校可以在大學一些課程中通過中國傳統(tǒng)廉潔文化對大學生進行廉潔教育,從而固化廉潔意識、形成價值評判。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高校要注重寓教于文,以文傳道,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教師可以重點教育學生懂得“民為邦本”的廉潔思想,要用博愛的胸懷接納民眾,萬事考慮民眾的感受和處境,“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要通過高尚的道德品格取信于民,這也就是現(xiàn)在所講的“為人民服務”理念;要教育學生懂得“誠信為本”,朱熹說“誠者,真實無妄之謂”,孔子主張“言必信,行必果”,周敦頤也認為“誠,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還要教育學生懂得“戒奢以儉”,因為“儉以成廉,侈以成貪,奢儉者貪廉之根柢”,李商隱也曾說過“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當然,更要教育學生懂得畏懼,知道廉恥。顧炎武在《日知錄·廉恥》中說“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人而如此,則禍敗亂亡,亦無所不至,況為大臣而無所不取,無所不為,則天下其有不亂者乎”,可見廉與恥是相輔相成的。一個人如果對恥辱非常敏感,那么必然會實踐善行的準則,就會知恥而向善。
2. 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融入廉潔文化教育因素
大學校園文化有潛移默化的育人功能,這是其他教育方式所無法代替的。高校要通過舉辦各類文化活動,有效增強校園與社會之間的溝通,從而使廉潔教育置于一個更加廣闊的平臺,大大拓展廉潔教育的深度和廣度。尤其是要注重發(fā)揮學生社團的教育與監(jiān)督功能,合理設計學生團體組織機構,要把廉潔教育作為學生干部的培訓課程之一,注重引導學生對廉潔文化進行認知,對社會與個體價值進行反思,讓學生樹立牢固的清正廉潔觀念。此外,高校還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為學生提供優(yōu)秀文化學習內(nèi)容,使廉潔成為學生的一種習慣,成為學生的一種文化自覺。要竭力讓學生明白:貪污受賄、濫用職權、以權謀私等行為既違背職業(yè)道德,又涉嫌犯罪,是被社會和人民深惡痛絕的。endprint
3. 在監(jiān)評機制中強化廉潔教育的融入
人類越進步,社會越發(fā)展,就越需要科學的健全的制度做保障。而加強大學生廉潔教育,注重防患于未然,也要靠制度來保證。比如,高校可以將大學生的廉潔行為考察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考評相結合,建立廉潔記錄卡,并形成一種制度。要教育學生懂得“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道理,養(yǎng)成“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貴品質,懂得“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注重從身邊小事做起,不拜金、不奢靡、不貪婪,做到考試不作弊,競選干部不賄選,要光明磊落,心胸坦蕩,明辨是非。面對腐敗行為要敢于挺身而出,勇于批評。每當學生有此善舉,教師都可以將其入檔,讓學生慢慢形成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廉潔思想。
四、結束語
總之,大學生是建設社會主義、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棟梁之材,大學生廉潔教育與國家長遠戰(zhàn)略目標的實現(xiàn)息息相關。因此,高校教師要充分利用中國傳統(tǒng)文化加強大學生廉潔教育。對大學生進行廉潔教育是至關重要的,但要想真正凈化社會空氣,僅僅依靠道德感化有時是難以實現(xiàn)的,還必須要有相匹配的現(xiàn)代法治制度。要注重健全相關法律,達到人人自律;要通過各種有效的方式加強廉潔教育,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培養(yǎng)大學生愛崗敬業(yè)、克己奉公的廉潔精神。
參考文獻:
[1]廖曉華.淺論高校廉政文化建設對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影響[J].福建商業(yè)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01).
[2]辭海編輯委員會.辭海[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2.
[3]陶易.用傳統(tǒng)文化對大學生進行廉潔教育[J].高教論壇,2013(10).
[4]趙潤田.康熙教子秘語[M].北京:東方出版社,2014.
[5]白靜.略論新媒體環(huán)境下大學生廉潔教育的實現(xiàn)途徑[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08).
[6]李紅權,張春宇.大學生廉潔教育:目標、現(xiàn)狀與對策[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10).
[7]黃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chuàng)新研究[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3).
[8]武建軍,聶國東.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導向下的高校大學生廉潔教育的開展[J].教育探索,2015(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