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辰冬
摘 要:實施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互動,能夠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數學教學的實效性。文章對如何實現課堂互動教學、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策略進行探究,旨在提高數學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關鍵詞:數學教學;有效性;課堂互動;實效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28-0086-01
課堂互動是數學教學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關鍵所在,更是新課程改革對數學教學提出的根本要求。教師不應該成為數學課堂唱獨角戲的人,而應該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加強與學生的交流互動,讓教學活動充滿樂趣。要積極探究課堂互動策略,提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一、引導操作探究,培養互動興趣
學生對新鮮事物有著好奇心和求知欲,這在引導學生進行數學探究的過程中具有很大的優勢,因此,教師要利用學生的這種優勢,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設計操作探究活動。要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實踐操作,在操作中與同學和老師進行積極的交流互動,自主完成知識構建。要培養學生互動學習的興趣,為接下來的數學教學打下基礎。例如,在教學三角形時,為了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操作探究活動當中,并為學生營造良好的互動氛圍,教師可以提出下面的問題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美羊羊想用喜羊羊贈送給她的三個金屬條制作一個三角形,但是她怎么擺都做不成,同學們能說說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嗎?在問題的引領下,學生拿出木棒進行操作和探究,遇到問題時與教師和其他的同學進行互動交流。這樣,學生們在互動中解決了問題,得出了結果:出現這種現象是因為其中的一根金屬條過長,超過了另外兩根金屬條長度的總和,這樣自然無法拼出一個三角形。
二、開展數學活動,培養互動意識
課堂互動是提高教學實效性的有效途徑,而要讓學生形成良好的互動意識,教師就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數學活動的設計要盡可能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互動興趣,為學生的互動交流創造有利條件,幫助學生鞏固數學知識,實現教學目標。教師要為學生精心選擇數學活動的內容,使其能夠貼近教材要求以及學生的生活實際,增強學生的互動意識。例如,在教學加減法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開展超市購物的實踐活動。在實際購物當中,會涉及付錢和找錢,要用到加減法的運算。這樣的教學活動能將學生帶入互動情境當中,學生可以輪流扮演售貨員以及顧客,進行“購物”和“結算”。這可以加強學生的互動和交流,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和實用性。
三、營造游戲情境,強化互動欲望
學生對游戲十分喜愛,它能激起互動的欲望。開展游戲活動,能夠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取得良好的互動效果。在游戲過程中,學生需要相互幫助和交流,增強了互動性。教師要巧妙利用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學習特點,讓游戲成為課堂互動的推動力。例如,在教學平均數時,考慮到學生的抽象思維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對平均數概念的理解不夠透徹,教師可以引入跳繩游戲,讓學生進行跳繩比賽。可以設置兩個游戲小組,甲組有5名學生,乙組有7名學生,看哪一組同學在同一時間內完成的跳繩數量多,結果是人數較多的小組獲得了勝利。于是,有的同學指出了這個游戲的不公平性:同學的實力均衡,但兩組的人數不一樣。教師可抓住這個時機引出平均數的概念,從而順利地導入新課,強化學生的互動欲望。
四、引導小組合作,提高互動效果
數學互動課堂的構建需要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要讓學生在自主交流和互動中學習知識和掌握解題技巧,進而從整體上提高數學能力。為了提高互動教學效果,讓學生在和諧的互動氛圍中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教師要有意識地指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要將學生劃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讓學生在小組內相互交流和探討,取長補短,實現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師可以將學生劃分成人數相當的小組,并且要保證每個小組中有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使各小組實力均衡。例如,在教學數學應用題時,教師可以為每個小組設置類型相同、但題目內容不同的問題。1)一根繩子,對折,對折,再對折,這時每折繩長1米,這根繩子長多少米?2)冬冬做作業, 寫語文作業用去時間的一半,寫數學作業又用去剩下時間的一半,最后5分鐘用來讀課外書。問冬冬完成全部作業用多少時間?要讓學生認真思考解答的方法,最終讓小組之間進行題目互換,并對解題方法進行探討和交流。
五、結束語
落實課堂互動是數學教學改革的要求,能夠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觀念,是落實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要舉措。增強課堂互動,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的數學學習變被動為主動,自主構建數學知識體系。為了更好地發揮課堂互動的作用,數學教師要加強教學策略的探索和研究,探索出符合學生發展以及課堂互動教學需要的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王愛玲.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互動技巧[J].基礎教育研究,2015(24).
[2]周錦娟.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有效互動[J].鄖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6(03).
[3]李姝鈺.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J].遼寧師專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