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榮祥
摘要:鄉土資源是指我們身邊的地域特色、民間藝術及學生特長和生活實際,我們在生活中細心觀察,潛心研究,科學整合鄉土資源,將它們應用于思品課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鄉土資源;初中政治;價值意義;課堂情境;解決重點;彌補局限;教學內容;選擇資源;生活實際
一、思想品德鄉土課程資源的價值意義
(一)拓寬思想品德課程資源,保證新課程改革順利推進
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是保證新課程實施的基本條件,鄉土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是保證基層學校新課程實施的關鍵所在。若缺少了強有力的資源支撐,基層學校的新課程實施將成為“無米之炊”。鄉土課程資源深深地打上了當地的烙印,給課程提供了獨具特色的資源支撐,造就了個性化的課程。鄉土課程資源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且在不斷發展變化,源源不斷地產生新的課程資源。只要因地制宜,根據本地區自然環境的差異、民族文化、經濟發展狀況等開發利用,讓思想品德課程與生活中存在的資源緊密相連,就能確保思想品德課程資源永不枯竭,也就找到了讓思想品德課生生不息的“源頭活水”。
(二)性是思想品德課的一個突出特征。在教學中,學生通過參觀學習和社會調查等一系列活動,對家鄉的歷史沿革、風土人情、生活狀況有了進一步了解,對改革開放給家鄉帶來的巨大變化有了深刻感受,從而增強了學生的愛鄉之情、愛國之情,也培養了學生注重實踐,實事求是的態度和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同時學生在情感和認知上產生共鳴,真正實現了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由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探究,確立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
二、運用鄉土資源,創設課堂情境
在講《世界文化之旅》這一課時,我利用多媒體播放“向海自然風光”進行導入,當同學們看見丹頂鶴在自由自在地飛翔時,他們異口同聲地說:“向海!丹頂鶴!”很自然的導入“小到一個地區,大到一個國家都會有它不同的文化特色。這些多樣的文化特色組成了多元文化的?地球村?,這節課就讓我們共同踏上?世界文化之旅?,領略璀璨迷人的世界風光。”將我縣自然景觀整合到課堂,使學生倍感親切,從而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運用鄉土資源,解決教學重點
在講《燦爛的中華文化》這一課時,利用縣里的民間藝術來闡述文化的博大精深這一教學重點。我設計了“談一談——感受中華文化的特點”這一活動,讓學生將課前調查的能體現我縣鄉土文化的物品進行展示。在這個活動里,有些同學讓自己的爺爺奶奶制成木雕作品或剪紙作品,有的將在本縣旅游照片拿到了課堂。
四、運用鄉土資源,彌補教材局限
在這一課,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中華文化對我國的影響,我利用我縣新修建的“墨寶園”的藝術特征進行引導。讓學生了解墨寶園是一座集國內外當代書法名家書法作品碑刻藝術和園林建筑藝術為一體,集傳統文化與現代設計于一身的書法主題園林,是充分展現通榆地域文化、生態旅游文化特色的文化園林,是中國第一個大地印章園林景區。從而更驗證了中華文化對我國有著深遠的影響,在這個環節里,鄉土材料起到了教材所不能比擬的作用
五、根據教學內容需要選擇鄉土課資源
鄉土課程資源的選擇是為完成思想品德課教學目標服務的,選用的內容一定要緊密聯系教學內容,并能幫助理解所學的理論要點。而且要求準確具體,必須是本地區已經發生或正在發生的客觀實在,不能把不確切的鄉土材料作為講授觀點的論據。例如在講解“豐富多彩的文化”時,可利用我縣傣族、哈尼族、瑤族、彝族等多民族聚居的情況進行講解,課前教師布置不同民族的學生分組調查了解本民族的傳統節日,收集節日來歷、節日食品、節日禮儀、節日服裝等資料,課中由各民族學生分別介紹自己的民族節日,并嘗試說出節日所表達的文化內涵。這樣學生就能在相互了解民族節日的同時,感受不同的民族文化特征,理解“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就是通過這些各具特色的文化習俗表現出來的”,由此就很容易理解世界文化為什么豐富多彩了。
六、按照學生接受能力選擇鄉土課程資源
鄉土課程資源的選擇要考慮學生的現有知識基礎和理解能力。難度較大或過于簡單的課程資源,都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參與程度,可能出現教師在課堂上唱獨角戲或只與個別學生進行探討分析問題的狀況,直接影響到教學的效果。教師可先從學生易于理解的鄉土資源入手,再根據學生能力的發展,逐步加大難度。例如在講授道德與法律的關系時,教師可將本縣傣族信奉的小乘佛教的基本精神與法律規范聯系起來講解。但對初中生來說,引用高深的佛家經典很難理解,若舉一些傣族平常的佛教生活中要求人們行善積德,尊老愛幼,不偷不搶的道德規范,學生就容易理解。
七、聯系學生生活實際選擇鄉土課程資源
在思想品德教學中,應盡量縮小課程資源和學生在時間、空間的距離和學生心理、情感方面的差異。因此,應盡量選擇學生身邊的熟悉的素材,或是近期發生的事情,只有這樣的課程資源,才具有直觀性、生動性,易于學生理解接受。選擇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鄉土課程資源組織教學,能讓學生感到政治就在我身邊,思想品德課是一門終身受用的課程,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其主動參與的意識,使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
總之,鄉土課程資源的開發與運用是思想品德課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實現思想品德課程與現實生活密切聯系起來的便捷途徑。思想品德課教師應自覺地、有意識地將鄉土課程資源引入課堂,積極創造條件,促進學生的道德踐行,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不斷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徐渭漲. 《鄉土課程資源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東北師范大學2011
[2]呂晴晴. 《鄉土資源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天津師范大學》2015
[3]張立波. 《淺談高中政治課教學中的鄉土資源開發與應用》.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