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變電站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是在變電站工程項目管理中監控工程項目費用,記錄相關成本數據,分析這些數據以保證及時采取正確的糾編工作。項目成本控制程序按成本發生時間可分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個階段。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手段有計劃控制、預測控制、會計控制和制度控制,在具體的施工項目成本管理活動中,各成本控制手段是綜合利用的,不能孤立、簡單地使用某種手段。
【關鍵詞】 工程項目 施工成本 成本控制 質量成本
一、概述
成本控制是在項目管理中監控工程項目費用,記錄大量的相關成本數據,分析這些數據以保證及時采取正確的糾編工作。由于項目管理是一次性行為,它的管理對象只有一個工程項目,且將隨著項目建設的完成而結束其歷史使命。為了確保項目必盈不虧,成本控制不僅必然,而且必須做好。
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程序按成本發生時間可分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個階段,也就是成本控制循環中的設計階段、執行階段和考核階段。
成本控制的原作者是:開源與節流相結合的原則;全面控制原則;動態控制原則;目標管理原則;節約原則等。
施工成本控制要點主要有: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實施、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手段、施工項目質量成本控制等,現對這幾點進行簡要闡述。
一 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實施
施工成本控制的實施就是在施工過程中,對工程成本的形成進行監督并及時糾正發生的偏差,使工程限制在計劃范圍內,以實現降低成本的目標
1、施工前期的成本控制
(1)根據設計圖紙和有關技術資料,對施工方法、施工順序、作業組織形式、機械設備選型、技術組織措施等進行認真的研究分析,制定出科學先進、經濟合理的施工方案。
(2)根據企業下達的成本目標,以部分分項工程量為基礎,聯系勞動定額、材料消耗定額和技術組織措施的節約計劃,在優化的施工方案指導下,編制明細而具體的成本計劃,并按照部門、施工隊和班組的分工進行分解,作為部門、施工隊和班組的責任成本落實下去,為今后的成本控制作好準備。
2、施工期間的成本控制
(1)做好月度成本原始資料的收集和整理,正確計算月度成本,分析月度預算成本與實際成本的差異。對于成本異常的現象則要特別重視,并在查明原因的基礎上,采取果斷措施,盡快加以糾正。
(2)在月度成本核算的基礎上,實行責任成本核算。也就是利用原有會計核算的資料,重新按責任部門或責任者歸集成本費用,每月結算一次,并與責任成本進行對比,由責任部門或責任者自行分析成本差異和產生的原因,自行采取措施糾正差異,為全面實現責任成本創造條件。
(3)經常檢查對外經濟合同的履行情況。如遇拖期或質量不符合要求時,應根據合同規定向對方索賠;對缺乏履約能力的單位,要采取果斷措施,立即中止合同,并另找可靠的合作單位,以免影響施工,造成經濟損失。
(4)定期檢查各責任部門和責任者的成本控制情況。檢查成本控制責、權、利的落實情況(一般為每月一次),發現成本差異偏高或偏低的情況,應會同責任部門或責任者分析產生差異的原因,并督促他們采取相應的對策來糾正差異;如有因責、權、利不到位而影響成本控制的情況,應針對責、權、利不到位的原因,調整有關各方的關系,落實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使成本控制工作得以順利進行。
3、竣工驗收階段的成本控制
(1)精心安排、干凈利落地完成工程竣工掃尾工作。從現實情況看,很多工程一到竣工掃尾階段,就把主要施工力量抽調到其他在建工程,以致掃尾工作拖拖拉拉,戰線拉得很長,機械設備無法及時轉移,成本費用照常發生,使在建階段取得的經濟效益逐步流失。
(2)重視竣工驗收工作,順利交付使用。在驗收以前,要準備好驗收所需要的各種書面資料(包括竣工圖)送甲方備查;對驗收中甲方提出的意見,應根據設計要求和合同內容認真處理,如果涉及費用,應請甲方簽證,列入工程結算。
(3)及時辦理工程結算。一般來說:工程結算造價=施工圖預算±設計變更,但在施工過程中,有些按實結算的經濟業務,是由財務部門直接支付的,在辦理工程結算以前,要求項目預算員和成本員進行一次全面的核對。
(4)在工程保質期間,應由項目經理指定保修工作的責任者,并責成保修責任者根據實際情況提出保修計劃(包括費用計劃),以此作為控制保修費用的依據。
二 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手段
1、計劃控制
計劃控制是用計劃的手段對施工項目成本進行控制。施工項目的成本預測和決策為編制成本計劃提供依據。編制成本計劃首先要設計降低成本的技術組織措施,然后編制降低成本計劃,將承包成本降低后便形成成本計劃。施工過程中的成本控制,就是以成本計劃為標準執行的。
2、預測控制
預算是在施工前根據一定標準(如定額)或要求(如利潤)計算的買賣(交易)價格。作為施工經營收入的最高限額,減去預期利潤,便是工程成本(預算成本),它可以作為控制成本的依據。用預算控制成本有二種類型:
一是包干預算,即一次包死預算總額,無論中間有何變化,成本總額不予調整。
二是彈性預算,即先確定包干總額,但可根據工程的變化進行洽商,作相應的變動。我國目前大多采用彈性預算模式進行控制。
3、制度控制
制度是對例行性活動應遵循的方法、程序、要求及標準所作的規定。成本的制度控制就是通過制訂成本管理制度,對成本控制作出具體規定,作為行動準則,約束管理人員和工人,達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實際上,在具體的施工項目成本管理活動中,上述成本控制手段是綜合利用的,不能孤立、簡單地使用某種手段。
三 結論
綜上,變電站工程項目成本控制是在項目管理中監控工程項目費用,記錄大量的相關成本數據,分析這些數據以保證及時采取正確的糾編工作。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目的在于降低項目成本,提高經濟效益,通過加強材料計劃、采購、存貯、領用等各環節的管理是降低工程成本、提高電網建設施工企業經濟效益的關鍵。
【參考文獻】
[1] 陸惠民、蘇振民、王延樹.工程項目管理[J].東南大學出版社,2002年9月.
[2] 張釗.建筑工程施工項目成本的管理與控制[J]中國科技信息,2009年第8期.
作者簡介:楊慶萍(1971-),安徽合肥,安徽送變電工程公司,長期從事電網建設企業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