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學徒制下的高職培養人才質量是高等職業院校服務地方和企業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途徑,構建完善的培養質量監控標準體系是特色職業院校自我發展的重要保障。首先介紹了現代學徒制下的指導思想和高職培養質量監控下的現狀與不足,通過培養體系和培養模式詳細地明確了現代學徒制下高職培養質量監控體系的組成,在此基礎上構建了可行性的高職培養質量監控標準。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質量監控標準;高職院校
近年來,高等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帶動著社會經濟的提高,高職院校的培養為我國各行各業輸送了大量的技能型專業人才。“現代學徒制”也就是把傳統的學徒制與現代的教育思想相結合,通過學校與企業的合作,制定、培養企業所需要的專有人才,以校企合作為切入點,工學合作是中心,把學校、企業、社會、政府四者結合起來共同制定和培養人才。
一、“現代學徒制”的高職指導思想
(一)“現代學徒制”的要素介紹
“現代學徒制”是一種新型的培養模式,根據西方發達國家的社會生產過程演變而來的, 它的基本特征分為三個方面:⑴一份學校、企業和學生三方協議,也可以成為傳統的契約。⑵2個主體思想,由學校和企業單位共同完成對人才的培養。⑶學校課程制定與企業需求專業的互動、學校專業骨干教師與企業技術人員的互動、培養學生身份和學徒身份的互動[1]。
(二)“現代學徒制”的核心價值觀
傳統的人才培養質量監控標準是根據學生在校的學分制和掌握基礎理論知識為主體的考核模式,而如今推行的“現代學徒制”模式下,政府、社會和企業更關注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靈活地把校園里學到的基本理論知識與現場企業師傅指導下學到的專業技能融合起來,重視對學生的創新和想象能力,以“現代學徒制”的創新和操作能力來探索符合現代化職業教育發展的質量監控標準。
學校以培養合格、全面發展的優秀畢業生、促進高職院校的平穩發展為基本;企業以培訓專業技能、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快速發展為訴求。雙方把職業能力、基礎知識、專業技能貫穿于學徒制的思想中,共同為了發展這個基本目標,突破傳統的單一培養模式,轉變為校企共同制定培養體系,把學校和企業的各自資源結合起來,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原則[2]。
二、高職培養質量監控存在的現狀與不足
(一)監控的組織不完善
隨著社會的發展,政府已經對高職院校加大了實訓基地的建設與投入,主要是培養專業技能人才,很多實訓基地的建設、運用不僅僅需要學校實訓老師的教學,更重要的是需要具有企業現場工作經歷的技術骨干進行指導,同時很多企業所具有的設備、資源,學校也不夠完善,企業沒有參與教學指導,所以當前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監控主體不僅僅是高職院校,同樣迫切需要企業參加起來,共同完成對校企合作辦、專業老師、學生等多層次、寬領域的監控[3]。
(二)監控制度的不健全
很多高職院校的尚未建立起符合自身發展的人才培養質量監控標準體系,單純地通過生源質量、學分教育管理、理論教學等相關的教學管理制度,沒有切合實際建立監控標準和評價體系,雖然有部分高職院校建立了,但是制度的不完善、不健全,缺乏實際的運行效果,很難起到客觀性、準確性、科學性的評價效果[4]。
(三)監控內容的不完整
很多高職院校,甚至是高等本科院校的人才培養質量監控標準僅僅是通過對老師的課堂教學、專業知識的存儲、組織能力和理論教學方法進行評價。企業、政府和職業院校之間共同制定的人才培養方案和校企合作的資源優勢利用和配置、企業選派的的現場技能師傅與教師的培訓、指導學徒等同樣需要監控,這些方面的監控比較少,都有待于提出和完善[5]。
三、高職培養質量監控標準的制定
(一)教學環節質量監控點的選擇
教學質量的監控是一個動態、變換發展的過程,學生從高考后的選擇大學進校到3年的高職學習生活畢業,這個多元化的過程,需要學校有計劃、準備地進行設計和包裝,努力以培養優秀的畢業生為目標[6]。首先是從入校的學生生源質量監控入手,加大力度宣傳學校的辦學思想、辦學目標和辦學特色,對入校的學生高中基礎知識、興趣愛好、就業理想、心理健康等監控;其次是對教學基本情況,特別是專業課程的安排、實訓室的建設、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監控;再就是對教學過程的監控,例如課堂教學、實驗教學、學習風氣、社會實踐、教學風格;最后就是對畢業生綜合素質的監控[7]。
(二)基本的教學監控和管理
1.教學檢查的監控
從每學期的開學、中期、期末之間的日常教學檢查和教學巡查。由負責教學的副校長、教學督導處、二級學院領導、學生輔導員、教務員組織的機構,對每天學生的遲到、曠課、專業教師的到崗情況監督和記錄;中期檢查教師的教案上課進度、批改作業的次數、學生點名冊的記載情況;期末期間分別開展教師和學生座談會和信息反饋意見;檢查各個二級學院專業建設和課程標準的設計情況;全面收集教學反饋信息,并在學期專業教師座談會上提出相關整改意見。
2.各種評價指標標準用表的制定
制定各類評價標準,例如《教研室管理評價制度》、《學生頂崗實習管理質量評價標準》、《實訓(實驗)課程教學質量評價標準》、《特色專業建設評價標準》、《現代學徒制“雙導師”教學質量評價標準》等,這些可以作為教學部門和教務處對人才培養質量考核和評價的重要標準。
四、小節與展望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近幾年來,高等教育的招生人數逐步減少,高職院校的生源競爭壓力顯著增大,生源不僅僅來自高考、中職、技能單招等,這些生源的綜合能力層次不齊,學校有責任加大力度對人才培養質量要求的提高,采用“現代學徒制”下的人才培養模式,結合高職培養質量監控標準,有效地提高學校整體的辦學教育質量,促進高職院校的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 趙鵬飛,陳秀虎.“現代學徒制”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12):38-44.
[2] 成潔.現代學徒制的校本研究與實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4(16):74-76.
[3] 段蕓.高等工程教育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構建[J].繼續教育研究,2012(1):151-153.
[4] 李海英.高等職業院校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構建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5.09.39-40.
[5] 吳立平,劉鳳麗.應用型本科高校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及運行機構構建[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6.(1):36.
[6] 董先.企業對學校人才培養質量滿意度測評研究[J].現代企業教育,2014.(10):253-254
[7] 鄭彩虹.構建高職藝術院校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的實踐與探索[J].美與時代(中),2014.(14):42-43.
基金項目:
基于現代學徒制下高職培養質量監控標準及其方案的研究(Y2017014)
作者簡介:
蔡磊(1986-),男,漢族,湖北天門人,碩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車輛疲勞強度、高等教育管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