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紅梅
[摘 要]作為三大自然學科之一,化學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都有著廣泛的實用性。在高中化學課堂中開展探究式教學,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思想花火,撥云見日,提高化學成績。
[關鍵詞]高中化學;探究式教學;策略
在高中階段,作為一門重要的課程,若想提高化學教學質量,應轉變以往灌輸式的教學手段,掌握科學的化學教學方法,為高中生提供更多的課堂參與機會,注重學生的實驗探究,旨在能在實驗探究與操作中學習到更豐富的化學知識點。傳統的高中化學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參與課堂知識點探究的機會較少,化學教學方式過于死板,嚴重威脅高中化學教學質量。為此,開展化學探究式教學,應順應當前教育的發展趨勢,遵循新課改與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選擇科學的教學方法來實現對人才資源的合理性培養。高中化學知識較為復雜,主要針對化學物質的分子結構、自然界的元素、金屬元素等相關的知識點進行研究,進而掌握更多的化學知識點。為應對當前教育事業的發展方向,應在化學教學系統中融入一定的探究式教學法,通過一系列的實驗探究來提高高中生的學習效果,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主動性,是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能及時滿足現代教育事業發展的基本要求。由此可見,加強高中化學探究式課堂教學方法具有重要性。
一、注意開展靈活的探究式教學方式
傳統的班級授課制具有統一的教室結構和教學功能,整齊劃一的施教程序和課堂模式,嚴謹的課堂結構和規范的學習行為等特點。將探究引入課堂在學習方式與教學方式都與傳統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傳統的統一教學模式不能適應研究型學習的課堂。
把探究引入課堂教學,并無定式,其模式是多樣化的。選擇什么模式作為研究學習的載體取決于教學內容的知識特點、能力要求的取向、學生基礎和學習特點以及教師教學風格。例如,討論、實驗研究、交流匯報、小組互評、模型制作與展示等都可供選擇。只要能使課堂教學的過程稱為師生共同研究的過程,各種形式的教學都值得提倡。
實驗是化學的基石,實驗探究式化學學習方法的靈魂。如果沒有把實驗放在教學的首位,就無從談及研究地學習化學。學生自主實驗要比觀察老師演示實驗表現出更強的欲望,到實驗室上隨堂實驗遠比在教師里活躍。因為,實驗能引發學生探究需要,能滿足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成功體驗。
以實驗為載體,讓學生自主研究地學習化學的教學設計,需要挖掘實驗潛在的功能,改變教材或教師提供現成實驗方案為學生設計實驗方案是可行的方法之一。
選擇適宜的教學模式是優化教學設計的重要一環。研究地學習高中化學,往往涉及到課堂內外,涉及到教學場所的多種選擇。事實上,教室早已不是唯一的教學場所了。根據研究學習的需要,實驗室、化工廠等都將成為組織和實施化學學習的理想場所。適當變換學習場所,將會收到不一樣的效果。
二、注意提出有探究價值的問題
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不僅能讓學生對化學知識本身產生興趣,也為學生引導一種正確的學習傾向,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在高中化學探究式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化學知識主題,以化學內容為依托,提出多種有探究價值的問題,激發學生產生問題意識,帶著問題去思考和探索化學問題的答案。例如,教師可以有效利用每節課開始的時間,根據本節課的主要學習內容,積極尋找并整理與課程內容緊密相關的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探究學習材料,創設一定以問題為導向的探究情境,并用生動的語言為學生提出來,讓學生帶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去自主探究。
三、注意探究的方式
要想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就應該充分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要重新構建化學課堂教學方式,要使化學課堂教學的探究過程成為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動態交互發展的過程,要關注全體學生的發展,充分激發學生思維,尊重和滿足不同學生的發展需要,要把學生看成是鮮活的發展中的人,始終處于課堂教學的核心地位。教師為學而教,以學生為本,運用多種教學方式、方法和手段,創造快樂氣氛,激活學生的學習潛能,努力實現促進學生發展的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探究活動過程中,“指導自學-問題研究-合作探究”教學方式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嚴謹態度和獨立學習能力,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發揮學生的創新潛能,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四、注意總結歸納
歸納,是人類特有的高級思維能力之一。它是人類創造性思維過程中的主要方法。創造性思維是發散思維和集中思維的有機結合,發散性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主導成分,它的最大特點是可以沖破習慣性思維(或者說思維定式)的束縛。在歸納的思維過程中,發散度越大,有價值的答案出現的概率就越大。但是僅進行發散思維還不夠,還難以獲得創造性的結果,所以還必須進行集中思維。集中思維要對發散思維的設想進行分析、驗證(論證)、篩選,最后得出最合理最正確的答案。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就是建立聯想和對比,積極的聯想和對比是發散思維必不可少的條件。也即是說學習新知識要聯系舊知識,學習全章要聯系每節內容,課堂教學、階段復習和期中期末復習皆應當如是。從各種情況分析,學生學習之所以感到困難,缺乏的正是發散性思維能力,即是說缺乏主動自覺的聯想和對比的習慣,因此也就不能能動的歸納出所學知識的規律性要點。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對學生來說,實踐就是復習、預習的思維活動,完成作業和練習。完成的快慢,質量的高低,是否達到了識記、理解和較為熟練的運用知識,是否掌握了讀題、審題、析題、解題的技巧方法,這是衡量學生素質能力的一種尺度。
總之,要實現高中化學的探究式教學,就應充分發揮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提出問題、師生互動,參與動手實踐,讓學生在挖掘“問題”答案的過程中,激發學科的探究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鍛煉其自主探究精神,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