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廷艷
摘要:新課改要求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強調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改善。初中語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到的目標,需要師生的配合,更需要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生活之中,認真地進行思考和探究。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造思維能力是新時期素質教育的重要目標,這與新世紀培養創造型人才的教育理念是一致的。
關鍵詞:自主探索;學習興趣;學習能力
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讓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學習熱情和創造熱情,是當今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的核心因素。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被要求更加注重學生自學意識的培養,讓學生的學習習慣有良好的鍛造。課堂教學過程中雖然有教師的講解過程,但是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交流合作在課堂中也占有很大比重。本文將以初中語文教學為例,具體講解一下實踐教學過程中對于一些普遍問題的解決方案。
一、轉變教學方式,自主探索
探索能力是自我學習能力中的一項重要技能,是提高語文學習能力的關鍵所在。想要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轉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在保證教學任務能完成的情況下適當地給學生添加一些自主探索過程,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究數學問題,這樣更有利于學生逐漸養成自主探究的能力,并在課后利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學習語文知識。
二、搭建文本對話平臺,激發自主學習興趣
學生的閱讀活動是通過與作者的文本對話,達到對作者和自我的雙重“發現”,最終達到知識的傳遞與精神的升華,使自己內在的生命本質獲得一種更高層次的新形式。學生在與作者對話、與文本對話時,教師若能因勢利導,巧妙地給學生搭建與自我對話的平臺,能點燃他們心靈的火花,在類比聯想中,會出現頓悟的境界,思想感情得到升華。如,在講授《背影》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感受到“父愛子”的主題,筆者要求學生找出父親為“我”做的事,來體會如山的父愛。學生在反復閱讀后,歸納了很多答案,且每個答案都合情合理。通過這個環節,學生體會到了大愛無聲,真正的愛往往表現在一些小事上。筆者因勢利導,請他們找出自己感受的父母之愛,結果許多學生泣不成聲,在感動父母對自己的愛意的同時,也懊悔自己不懂得感恩。
三、探索多種方法,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多種多樣的方法,教師在平時要注意進行搜集。相比于高中生,初中生的學習目標還不太明確,他們往往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強化學生的觀念,告訴學生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學生如果有了自主學習能力,那么他們學習起來就會更加的輕松,在應試教育下取得的分數也就會更高,有利于他們考上一個更好的高中,從而為以后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老師在教學時,要注意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有了學習的主動性,他們就會更加積極的去學習語文知識。所以教師一定要積極的探索多種教學方法,并且根據實際去進行相應的改進。長久下來,教師就會摸索出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方法,從而大大的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效率。
四、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分析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
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才能對癥下藥,才能提高教學效率。在初中語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過程中,我們發現,學生有無限的學習潛能,而與此同時,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獨立的思考和對知識的理解,對此,作為教師應該善于捕捉學生的特點以及長處,挖掘學生的潛能,因材施教,才能使教學效率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比如,有的學生基礎知識比較扎實,但是對于問題的理解能力不足,教師應該讓學生增加閱讀積累量,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再比如有的同學文筆比較好,但是基礎知識掌握不夠扎實,對閱讀知識的理解比較情緒化,沒有合理的方法,這樣教師應該注意學生方法的鞏固和扎實,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五、布置合理的作業加以鞏固,及時開展預習復習工作
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離不開學生自身的努力和堅持,為了有效提高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語文學習過程中首先應該學會及時開展預習工作和復習工作,這樣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在上課過程中才能有針對性地聽講,才能有效地解決自己在預習過程中的問題,提高自己對問題的把握能力。開展復習工作時,學生首先應該努力完成老師布置的每一項任務,及時鞏固自己所學習到的知識,這樣在日復一日的堅持中,學生不僅會有扎實的基本功,更能夠自如地解決問題,即使是從來沒有涉及過的問題,也能在合理方法的引導下順利地完成,這樣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也就事半功倍了。
六、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老師應當鼓勵學生自覺的擴大語文學習的空間,把語文學習放飛到大自然、到社會、到網絡中去尋覓豐富的食糧,與自然對話,和自然交朋友,走進大社會,讓學生感受社會和生活的變化,引發學生關注生活中的語文,語文和生活的聯系。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形式是課堂教學的補充,是加強學習語文的最佳形式,如寫作興趣小組、、成語接龍、演講、詩歌朗誦等,在這些活動中,學生會有課堂上不一樣的反應,而會不斷地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學習來促進發展自我運用能力。如寫作運用,涉及到自己的理想、自我意識、自我發泄等內心活動,而不是程式化的。在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語文活動時,老師要以欣賞的眼光來看,不能全盤否定,認為學生是浪費時間。語文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此類活動對于學生自身開展語文學習的教育價值,以及對于學生自我發展應具有的心理學意義。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創辦開展此類活動,并體驗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快樂和進步。
初中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合理的方法,更需要不斷的堅持和師生的相互配合,只有這樣才能讓語文課堂變得更加充實、豐富,給學生帶來更多的快樂和更大的樂趣,讓學生不僅收獲知識,更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收獲方法,對其今后的學習發展來說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能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會在不知不覺中讓語文學習有質的。
參考文獻:
[1]胡昱,探究新時期初中語文教育教學中我的高效課堂觀,課外語文(下):2015(02).
[2]劉小娟,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6(10).
[3]洪艷.初中語文閱讀與寫作一體化教學策略探討[J].新課程導學,2016(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