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秉清
摘 要 羽毛球運動在我國普及較好,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羽毛球教學也逐漸被學校引入到體育教學中來。本文對羽毛球教學現狀進行了分析,發現目前部分學校在羽毛球教學中存在學生對羽毛球課堂教學認知不夠、羽毛球教學場地缺乏、教學模式單一等一系列問題,針對這些問題筆者提出了一些解決對策,旨在提高羽毛球教學質量。
關鍵詞 羽毛球教學 現狀 對策
中圖分類號:G847 文獻標識碼:A
受羽毛球競技運動和全民健身理念影響,羽毛球運動在全國各地掀起了熱潮,學校體育也出現了羽毛球,全國大多數學校開設了羽毛球選項技術課,對羽毛球的普及和業余羽毛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羽毛球運動還有助于學生智力、體力的開發,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盡管羽毛球運動對學生有很多益處,但是在部分學校的羽毛球教學中,其教學效果并不顯著。因此,加強對羽毛球教學現狀的研究及提高羽毛球教學的有效性顯得尤為重要。
1羽毛球教學現狀
1.1學生缺乏對羽毛球課堂教學的認知
雖然有很多學生選擇羽毛球選項課,但是真正抱著學習羽毛球的態度來上課的同學極少,通過訪談調查發現大多數學生是為了在室內上課,可以逃避嚴寒酷暑,才選擇了羽毛球選項課。并且,在上課期間老師讓學生自已練習時,很多同學并沒按照老師的指導去練習,而是坐在一起聊天、玩手機,導致教學質量偏低,這些都是學生對羽毛球教學的認知不足,不重視羽毛球教學導致的。
1.2羽毛球教學場地缺乏,配套設施不完善
據調查,很多學校的羽毛球教學場地并不能滿足學生日常學習需求,甚至有些中職院校根本就沒有室內運動館,即使有球館也是一館多用,盡管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學校的辦學層次有所提高,但是學校領導的體育意識還是比較薄弱,對羽毛球教學重視不夠,把大部分經費都投入在專業課程的設置上,只有少部分放在了體育設施建設中,導致羽毛球配套設施不完善。
1.3教學模式單一、滯后
在羽毛球教學中很多教師依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采用“灌輸式教學”的形式,沒有顧慮到學生的主觀感受,不能做到因材施教。而且部分教師教育模式單一,一般都是老師先給學生做示范動作,講解技術要領。然后學生們分散練習,但是教師解散之后大部分學生都在自由活動并沒有真正練習,這不僅嚴重影響了教育教學質量,也不利于羽毛球運動在學校的推廣和普及,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也失去了對羽毛球原有的興趣愛好。
2高校羽毛球教學發展對策
2.1提高學生對羽毛球運動的認知,促進深度學習
很多學生選擇羽毛球為體育選修課,是由于在其上課過程中并不需要太大的體力勞動,且比較容易學習,學生在這種認知是導致學生在羽毛球課堂上不積極參與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將羽毛球的理論知識、相關運動員信息、羽毛球技巧相結合,讓學生對羽毛球發展史及相關信息有深入的了解。同時,為學生講解羽毛球運動的作用及其魅力,讓學生對羽毛球有更加深刻的認識,真正意識到羽毛球學科不僅僅是一項體育技能,同時還對學生自身的身體素質和內心各方面培養具有重要作用。
2.2提高校領導重視程度,加強對羽毛球課程的經費投入
羽毛球是一項體育運動,同樣需要場地、器材等硬件支持。良好的硬件措施保障是羽毛球教學開展的重要前提,但是大部分學校羽毛球教學的硬件措施非常緊張,教學中羽毛球場地的限制成為影響教學質量的主要原因。針對這種現象學校領導必須加強對羽毛球教學的重視程度,加強對羽毛球課程的經費投入,增加羽毛球場地和器材,為羽毛球教學提供充足的羽毛球設施和良好的教學環境。同時,引入專業的羽毛球教育人才,為學生提傳授更加專業的羽毛球技巧。只有充足的羽毛球教學的硬件設施和專業的羽毛球教育人才,才有可能讓羽毛球教學在學校體育教學中脫穎而出,形成體育特色。
2.3豐富教育模式
由于學生基礎水平的差異、性別體質等先天條件、興趣愛好程度的不同,同樣的教學手段不可能適合每一個學生。而在當前羽毛球教學中,教學模式往往是以班級為單位統一授課,學生學習進度和學習方法都是相同的,這樣雖然方便了教師的教學過程,但對學生的學習和提高并不科學有效。在羽毛球教學中,我們應該鼓勵教師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對不同的同學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發揮其本身的最大能力,做到因材施教。此外,教師可以將其他學科的教學模式試著運用到羽毛球教學中,如:翻轉課堂教學、分層次教學法、情景教學法、多媒體教學、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等等。以“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教育模式為例:學校可以組織學生羽毛球相關的比賽,也可以讓老師參與到比賽當中,羽毛球比賽更能引起學生的關注,讓學生在觀看羽毛球比賽的同時,感受到羽毛球運動的魅力,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羽毛球運動當中。如果學生在比賽中取得好的成績,更能帶動一大批學生練習羽毛球,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促進學校羽毛球運動的飛速發展。
2.4完善羽毛球課考評機制
學校可以將考核內容分為以下兩項,兩項考核內容各占一半學分:(1)理論考核,學校可以為學生統一訂購羽毛球教材,根據學習的理論知識,進行理論知識的考核;(2)技術方面考核,學校可以針對本學期學生所學羽毛球技術,讓學生抽簽決定考核內容,避免考核內容重復。從考評機制上進行改革,由學校牽頭,體育部主管負責教學考評機制的改革,從制度上引起老師和學生的重視,這樣老師上課更加認真負責,學生也會更加努力刻苦學習,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
總之,在羽毛球教學中應提高學生對羽毛球運動的認知,促進深度學習、提高校領導重視程度,加強對羽毛球課程的經費投入、豐富教育模式。努力通過羽毛球課,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以及養成鍛煉身體的好習慣,為學生步入社會后開展體育活動打下良好的運動基礎。
參考文獻
[1] 時瑤瑤.高校羽毛球教學現狀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6,(09):71-72+75.
[2] 李寬.長春市高校羽毛球教學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D].吉林體育學院,2016.
[3] 鄭劍鋒.職業院校羽毛球教學現狀調查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28):76+7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