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義
摘要: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不僅有利于學校的專業發展,更符合企業的需求,同時也對學生未來的發展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在創新能力培養過程中,要發揮學生的創造性與開拓精神,從創造性思維、行為主體、創造途徑三個方向對創造性思維進行具體分析;創新能力培養還要學會借鑒學習;要建立正確的評價內容,促進學生的成長。
關鍵詞:創新能力;創新思維;放射性思維;直覺思維
一、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便是在教學中融入創造性與開拓性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在美術設計專業,縱觀設計歷史,那些富有創造性的產品與作品無不成為經典,被載入了設計史,教師教學中要鼓勵學生標新立異,敢于創新設計。要在生活中尋找素材,吸取設計靈感,要具有敢前人不敢的開拓精神。
1加強學生直覺思維的訓練
直覺思維也就是第一感覺,是人腦對于突然出現在面前的新事物、新形象、新問題及其關系的一種迅速的識別,是一種沒有事先思考或邏輯分析的判斷活動。這種思維帶有迅速地以整體上看待事物,敏銳直接地從本質上去理解事物的特點,在美術設計中能直接地幫助學生領會對象的內容、象征和本質。在設計教學中,教師可以創設情景,提出一些啟發性問題,讓學生大膽猜測、合理想象。
2加強學生放射性思維訓練
放射性思維是指從已知信息中產生大量變化的、獨特的新信息的一種沿不同方向、在不同范圍、不因循傳統的思維方式。它是創造性思維的核心,具有三個重要特征:即思維的流暢性、變通性和獨創性。因此,在美術設計教學中,應注重對學生進行放射性思維、縱向思維、橫向思維的訓練,鼓勵學生自由思考,甚至異想天開。創意就要突破常規,有想像力突破的作品才更有吸引力。一件好的作品,創意必有原創性,有全新的設計元素,演繹的是一個創造性思維過程,展現的是一種表現能力。采用放射性思維可以開動大腦、活躍思想,讓創意豐富多彩。在進行設計創新教學中,必須打破習慣性的橫向、縱向思考定式,培養能收又能放的能力。
3學習設計思維導圖,加強創新思維過程培養
在教學中,大腦風暴被廣泛應用,特別是在美術設計專業教學中,大腦風暴是1938年由美國人阿歷克斯.奧斯本創造的一種思維創造方案。這種方案的理論依據是創造過程包括產生觀點與評價觀點兩個步驟,前者又分為發現事實(確定問題與準備)各發現觀點(從舊的觀點綜合演化而來)兩步,在發現觀點最有用。這種設計方案對于設計者尋找設計靈感非常有用,學生學習設計時應該掌握這種方法,而思維導圖訓練正是這種方案的延伸,學生進行設計構思時可借鑒這個方法來尋找靈感。下面是就“優雅”為主題的一個放射性思維的廣告思維導圖,學生們可以從中嘗試如何尋找創新設計的思維訓練。
二、創新能力的培養,要學會借鑒學習
沒有任何一個人生下來就是設計師,都需要一個培養過程,這個法則同樣也適用于美術設計學習。那些優秀的富有的創造性的設計作品,總是能夠吸引人的眼球,并給予我們啟發。我們生活在信息高度發達的社會,互聯網、電視、電影、報刊、雜志、街頭等傳播媒介都在宣傳許多的設計作品,學生們不自覺地就從中吸取大量的信息,豐富了學生的知識積累,拓寬了他們的視野,啟發了創作的思路,借鑒學習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設計創造水平。但是,過度的借鑒就是抄襲,同時也會破壞自己的獨立自主的創造能力,教師要指導學生從中吸收前輩作品的精華,吸取有用的成分以作參考,從中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加以融會、變通,形成自己的設計風格。
三、創新能力培養,要有正確的評價內容
學生的創新評價方法應當做到全面、合理,應該以學生創新發展為主體,不僅面對全體學生,還要強調個體美術設計創新的發展,強調設計過程評價,面向市場,通過市場來檢驗。
第一,注重學生的鑒賞能力評價:眼高手高說的是學生的鑒賞能力達到一定的水平才能領會高水平設計的精粹。學生只有鑒賞能力提高了,設計水平才能得到發展。相反,沒有一定的鑒賞水平,就沒有提高設計水平的基礎。
第二,注重學生的文化藝術修養評價:美術設計是綜合性較強的學科,除了專業的學習,還要涉及到音樂、建筑、文學、歷史、戲劇等。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會微就是現代與歷史文化相結合的成功設計典范,作者將中國傳統的印章和書法等藝術形式與運動特征結合起來,經過藝術手法夸張變形、巧妙地幻化成一個向前奔跑、舞動著迎接勝利的運動人形。人的造型同時形似現代“京”字的神韻,蘊含濃重的中國韻味。如果作者沒有深厚的文化素養,是不可能設計出這樣的標志作品。
第三,注重學生的學習能力評價:學生的學習能力是評價的標準之一。學習能力包括學習綜合能力、學習專業基礎能力、自身知識更新能力及創新學習方法能力。只有將學習能力有效地提高,才能保證創新能力的培養。
第四,注重學生的創造性評價:上文指出創造性的培養是創新能力培養的核心,沒有創造性就無從創新。要從學生的創新思維、獨立個性、借鑒學習三個方面評價。
第五,注重實踐性評價:鄧小平同志說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美術設計本就是為社會服務,要引入社會對學生創新能力評價,學生的設計作品能不能達到社會的認可,能不能為企業所用,能不能與別的同類的作品有區別,有沒有自己的設計創新,就是要在實踐中不斷檢驗,不斷提高設計自己創新水平。
第六,進行一定的量化指標評價:將各項評價進行量化,使用一定的數學方法對各項指標進行量化,設定優秀、良好、合格與不合格四個檔次,收集大量的數字如評價學生的創造性方面,使出第一指標、第二指標、第三指標,根據各指標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具體分析。如就創造性思維創新例出三級指標,就每級指標設定一定比重,學生可以根據具體的分值比例測算出相應的自己分數(設定這項目分值滿分為1,優秀0.9以上,良好0.8-0.9,合格0.6以上,不合格0.6以下)。
第七,及時進行評價反饋:通過以上的評價體系,就可以分別計算出學生的創造性創新能力的估值,學生根據每項目數值比較就容易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看清自己今后要努力的方向。其它的項目也一樣可以制定出詳細的量化指標,以供學生檢測。
參考文獻:
[1]吳家驊著.設計思維與表達[M].北京: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1995: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