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摘 要:德育工作是小學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是學生未來走向社會為人處世的雄厚資本。在借鑒相關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班主任工作實際,淺顯論述多年來開展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點滴體會。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點滴體會
貝多芬說:“把‘德性教給你們的孩子,因為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錢。這是我的經驗之談。在患難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殺的,除了藝術以外也是道德。”由此可見,德育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德育位居五育之首,德育乃是教育之根本。班級是學校最基本的組成單位,因此,德育工作的有效落實離不開班主任工作。換言之,班主任工作成效事關學校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只有做好了班主任德育工作,學生的思想道德總體水平才會節節攀升,學校的德育工作實效才能與日俱增。下面筆者將在借鑒相關理論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班主任工作實際,淺顯論述自己在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點滴體會。
一、放大亮點、縮小缺點
莎士比亞在《一報還一報》中這樣寫道:“最好的好人,都是犯過錯誤的過來人;一個人往往因為有一點小小的缺點,將來會變得更好。”作為正處于成長階段的小學生更是如此,犯錯誤是必然,不犯錯誤是偶然。但是,對于學生所犯的這些錯誤,教師不能拿著放大鏡去看。相反,對于學生的這些錯誤,教師一定要“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當然,并不是說教師對于學生的錯誤要“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而是要采取合理的方式去引導學生,讓學生自覺改正這些錯誤。對于學生的亮點,教師一定要拿著顯微鏡去看,要將學生的各種優點無限放大。
筆者班上曾經有一個叫王×的男孩,因為父母離異,所以性格孤僻,不善于和同學交往。有一段時間,班上的同學頻繁丟東西,這個丟了文具盒,那個丟了新鋼筆……幾個班干部私底下告訴我,這些東西是王ד偷”的。當時,我就當面對這幾名班干部說:“不能輕易懷疑自己的同學。”然后,我對這件事情展開了悄無聲息的調查。通過調查,我發現這些東西確實是王×拿走的。于是,有一次,我以讓王×修改作業錯誤為名,把王×叫到了我的辦公室。我從側面給他講了許多道理,讓他明白了不經別人允許拿別人的東西不僅是不禮貌的,還很容易讓別人產生誤解。在我的開導下,王×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并且沒過幾天,同學們丟失的東西都找到了。
教師常懷一顆寬容之心,容忍學生在學習生活中所犯的一些小錯誤,并以這些小錯誤為切入點,對學生進行了富有成效的德育;教師常用一些賞識教育,發掘并放大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各種優點,并以這些優點為著力點,對學生進行事半功倍的德育。
二、少立規矩、多樹榜樣
“無規矩,不成方圓。”鑒于此,一些班主任教師會立一大堆規矩讓學生去遵守,這些規矩從學生的學習、生活、三操以及衣食住行等各個方面做出了明確的規定。這樣的班級管理方式貌似事無巨細,實則百密一疏。“疏”在哪里?學生是一個個鮮明的個體,過多的規矩會束縛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這樣的班級管理方式就“疏”在了對學生個體的忽視,極不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有人不禁要問:“規矩少了,學生不就會為所欲為嗎?”當然不會!在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要少立規矩,多樹榜樣。班主任教師要充分發揮榜樣的示范引領作用,對學生進行正面引導,進而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德育。
在班級德育過程中,筆者經常會評選一些“遵守紀律小標兵”“熱愛勞動小標兵”“團結同學小標兵”“樂于助人小標兵”“孝敬父母小標兵”以及“熱愛集體小標兵”等等。這些“小標兵”是教師為班級所有學生樹立的學習榜樣,在這些小標兵的示范引領下,班級各項工作會有條不紊地開展。與此同時,班級德育工作也會逐步取得成效。
學生以教師樹立的榜樣為學習的對象,對照榜樣的行為規范、言行舉止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
三、關注整體、關心個體
蘇霍姆林斯基說:“要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幼小的心靈,晶瑩透亮的露珠是美麗可愛的,但卻十分脆弱,一不小心,就會滾落破碎,不復存在,學生的心靈,如同脆弱的露珠,需要老師的倍加呵護。”在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關注整個班集體,更要細致入微地關心每一位學生個體。小學班主任教師切不可理所當然地認為小學生思想單純、想法簡單,一定要在平日里多與學生交心。對于一些事關學生自身利益的事情,班主任教師一定要多征求學生自己的意見。對于一些情緒低沉、害羞自卑的小學生,班主任教師一定要給予更多的關心。
再以前面提到的那個王×同學為例,因為父母離異,所以王×在平日里少言寡語、性格孤僻。鑒于此,筆者在課堂上總會給予他更多的關注,如經常讓他在課堂上回答問題,創造機會讓他與同學交流,搭建平臺讓他在同學面前表現等。此外,在課外,筆者會讓一些表現好的同學主動與王×交朋友,和他一起做游戲等。久而久之,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變得性格開朗、能說會笑了。
教師在關注整個班集體的基礎上,以一顆慈愛之心去關心每一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感受到了師愛的溫暖。在師愛的滋潤下,學生不僅會努力學習文化知識,還會自覺塑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質。
四、批評有度、表揚有方
認可贊美和鼓勵,能使白癡變天才,否定批評和諷刺,可使天才成白癡。由此可見,在教育過程中,贊美與批評都是不可或缺的。在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過程中,教師一定不能吝惜自己對學生的贊美,因為贊美能讓學生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當然,教師也不能把對學生的批評拋到九霄云外,因為適度的批評能夠及時撥正學生的發展方向,扼殺學生的不良思想苗頭。在對學生進行表揚的時候,班主任教師也不能一概而論、一招吃遍天下。為了更好地發揮表揚的激勵作用,班主任教師對學生的表揚要經常變換花樣,要采取有效的方式方法。在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的時候,班長教師切不可一票否決,一棍子打死。為了更好地發揮批評的糾偏作用,班主任教師一定要依據錯誤內容,適時適度地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
例如,當某位學生拾金不昧時,筆者會在全班學生的面前表揚他;當某位學生在學習或生活中幫助了其他同學時,筆者會在班會上提出來對他進行口頭表揚;當某些學生為班級榮譽做出貢獻時,筆者會讓全班學生為他們送上熱情的掌聲。總之,對于學生的表揚,教師會大張旗鼓、營造聲勢。當某位學生與同學鬧矛盾、吵架甚至打架的時候,筆者會在私底下進行說服教育;當某位學生經常遲到的時候,筆者會以責備的目光注視著他,讓他明白經常遲到是不對的等。總之,對于學生的批評,教師會偃旗息鼓、悄無聲息。
小學班主任教師始終如一地采取多元的方式方法對學生表現優異的地方進行了富有成效的表揚,激勵學生朝著良好的方向健康發展。此外,小學班主任教師采取適時適度的方式對學生表現不好的地方進行了恰如其分的批評,及時地扼殺了學生在思想上的不良苗頭。
當然,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策略遠不止這些,筆者還經常立足課堂、著眼細節,即筆者始終如一地立足課堂教學,著眼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每一處細節,從細節處著手對學生進行德育;筆者也時常借助活動蕩滌心靈,即筆者會有序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各種道德實踐活動,借助這些道德實踐活動,蕩滌學生的心靈,塑造學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總而言之,在小學班主任工作過程中,教師要將德育工作放在首位,讓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成為學生未來走向社會、邁向成功的最雄厚的資本。
參考文獻:
[1]王瑩.小學班主任開展德育教育工作的心得分享[J].中國西部,2017(2):35-36.
[2]張瑾.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幾點心得[J].讀與寫(上,下旬),2014(11):7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