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麗娟
摘 要:學生進入高中階段后,思想變得叛逆,自主獨立意識也在增強,他們不愿意被約束和管教,違反學校校紀校規的現象時有發生,學習上也不盡心盡力,總是得過且過,敷衍塞責。文章從班主任要掌握和家長溝通的一些方法、班主任要對家長的各個方面進行研究兩方面,探討班主任與家長溝通的技巧。
關鍵詞:班主任;溝通;家長;進步;技巧
中圖分類號:G631;G45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30-0006-01
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除了要對學生的言行舉止明察秋毫、見微知著,還要在發現問題之后和學生及時溝通解決。當然,班主任更要未雨綢繆,防微杜漸。但有時學生的思想會呈現出復雜性和多變性的特點,教學中難免會出現一些棘手的突發事件,或者學生出現了難以解開的心結等。此時,班主任就需要和家長進行溝通從而解決問題。
一、班主任要掌握和家長溝通的一些方法
高中生的課業負擔重,在校時間長,其在學校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成績必須要讓家長知曉,學校和家庭的教育必須雙管齊下,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班主任可以通過手機建立一個班級的微信群,把班級學生的整體學習氛圍和狀態告知家長。還有,各科教師布置的假期作業也要群發給家長,讓家長做到心中有數,從而監督和督促孩子的學習。但是班主任不要把信息平臺作為批評學生的手段和途徑,因為此種做法會傷害到學生及家長的自尊心,反而不利于解決問題。問題的解決不是曝光,更不是呵斥,而是平心靜氣、理智客觀地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班主任可以單獨和有問題學生的家長私聊,分析學生到底是思想出現了問題,還是情緒出現了波動,還是知識的學習中出現了漏洞。班主任要和家長一起研究,然后再語重心長、設身處地和學生交談。相信班主任真誠的心和誠懇的話一定會溫暖和解凍學生的心靈。
班主任和家長對學生有著共同的期望和目標,就是希望他們不但要有健康的身體和心理,還要在學業上孜孜以求、篤志好學,并通過學習使自身更優秀。因此,班主任和家長溝通交流時,不要趾高氣揚、居高臨下、疾言厲色。班主任不能把學生犯的錯誤歸結成家長的錯誤,將惱怒的情緒一股腦兒發泄到家長身上,這樣不僅問題得不到解決,而且家長還會更加痛心。所以,班主任要注意自己和家長的談話方式和語氣,要把學生的問題當作是自己孩子發生的問題,然后和家長共同尋找解決的方法,進而做好對學生的管理。比如,對情緒低迷的學生要共同鼓勵,對學習懶惰的學生要及時規勸等。總之,學校和家庭對學生的教育要步調一致、齊抓共管,對學生的思想的溝渠要時時疏通,對學生思想的雜草要時時清除。
二、班主任要對家長的各個方面進行研究
每個學生家長的性格和知識水平會有不同,他們對孩子的期望和要求也各有不同。因此,班主任要對學生家長的各個方面進行研究,并針對不同的家長制定不同的談話方式和內容。班主任暫且可以把家長大致分為這樣幾個類型。第一類是知識型家長,這類家長十分關注孩子的成長和學習情況,他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能做到耐心持久。對于這類家長,班主任一定要耐心聽取家長的心聲,但也要有自己理智客觀的分析判斷,把學生在校和在家的情況進行比較,然后與家長共同面對,積極解決問題。
還有一些溺愛孩子的家長,對自己孩子的錯誤要么視而不見,要么輕描淡寫、不以為意,甚至會出現袒護包庇的現象。久而久之,孩子在學習上不思進取、得過且過,厭惡學習,在思想上自私懶惰、我行我素,在集體中找不到自己合適的位置。這對他們的成長的危害是極大的。對于此類家長,班主任不要急于批評學生,而要千方百計地找到學生身上的優點,先在情感上和家長拉近距離,讓家長意識到自己的孩子完全有理由和潛力發展成更優秀的人,然后再語重心長地勸說家長放任孩子實際上是在阻礙孩子的發展進步,是在用自己“愛”的方式害孩子,要讓孩子學會感恩,勇于擔當。
還有一類家長對孩子管理十分嚴格,但是方法單一,不是訓斥孩子,就是將自己的孩子和其他的孩子相比較,導致孩子的逆反心理和抵觸情緒嚴重,也使家長的一顆火熱期待的心被孩子的執拗擊得粉碎。對此,班主任可給家長推薦一些如何教育孩子的書籍,讓家長先學習一下,然后適時交流指導,反饋信息。家長的主觀會傷害孩子的自尊,當孩子的自尊心消失之后,整個人就會喪失基本的動力。所以,家長不要輕易將自己的孩子和其他的孩子相比較,要告訴孩子:只要今天的你比昨天的你進步了,哪怕是點滴的進步,我也會肯定你的努力。
還有一類家長由于家里的生活負擔重,會經常給孩子訴說生活的艱辛。這樣,就會使孩子稚嫩的心靈有了超乎于年齡的重荷,他們還未豐滿的羽翼被綁上了重物,起飛都很吃力,又如何能扶搖直上九萬里呢?對于這類家長,班主任要對家長動之以情,讓他們學會輕松地面對苦難,從而讓孩子輕裝前行。
三、結束語
總之,家庭和學校的教育關乎學生進步和發展,班主任必須做好學生家長的工作,切實發揮好家庭對學生的督導和教育作用,從而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得益彰。同時,家庭和學校要共同組成一個統一的教育聯盟戰線,群策群力、集思廣益,為學生的發展開拓出廣闊的領域和空間,從而讓學生輕裝上陣,學有所成。
參考文獻:
[1]黃松林.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靈魂[J].青年教師,2016(11).
[2]姜小剛.探析初中班主任的管理溝通技巧[J].教師,2017(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