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喜波
摘 要 “一帶一路”戰略提出,要注重我國與沿線國家的文化交流,促進文化輸出,而文化的輸出與教育密切相關,職業教育借助經濟產業在國外有了一定的發展基礎,因此通過職業教育,落實文化輸出,加強職業教育與文化輸出協同研究也就引起了關注。本文在分析兩者協同發展意義的基礎上,提出了促進職業教育國際化、支持沿線國家基礎文化設施建設、吸引外國留學生以及加強宏觀管理,注重文化輸出層次四個方法,以期能夠為職業教育與文化輸出的協同研究和發展提供思路。
關鍵詞 一帶一路 職業教育 文化輸出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9.001
Collaborative Research on Occupation Education and
Cultural Output under “The Belt and Road" Strategy
XU Xibo
( Huna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Vocational College, Changsha, Hunan 410201)
Abstract "The Belt and Road" strategy, to focus on China and the countries along cultural exchanges, promote cultural output, while the output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occupation education, with the help of economic industry has a certain foundation in foreign countries, so the occupation educa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ultural output, strengthen the occupation education and cultural output collaborative research it also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Based on analyzing the significance of both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to promote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ducation, occupation support along the national cultur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to attract foreign students and strengthen macro management,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ural output levels of the four methods, in order to provide ideas for collaborativ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occupation education and cultural output.
Keywords the Belt and Road; vocational education; cultural output
“一帶一路”政策的提出,不僅是我國面對世界經濟和政治的變化發展做出的重大規劃,也對我國的“走出去”戰略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機遇。在對外交流的內容上,要不僅僅局限于經濟貿易的發展以及優勢產業的輸出,當今世界,文化的競爭和影響力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發展的重要指標,所以,注重與沿線國家的文化交流,促進我國文化輸出也是落實“一帶一路”戰略任務的重要方面。而文化與教育又是緊密相連的,職業教育作為我國教育中最靈活的一部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為文化輸出的一個切入點,通過職業教育加大國家產業文化和社會文化甚至傳統文化的輸出。因此,在一帶一路戰略下,就職業教育與文化輸出進行協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1 職業教育與文化輸出協同發展的意義
(1)職業教育為文化輸出提供良好的切入點。任何方面的交流溝通都需要有一個適合的切入點,在有著地域、風俗以及經濟差異的國家之間進行文化交流更是如此,要能夠找到一個進行交流的契合點,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發散,逐漸進行文化交流與輸出,這樣才容易得到理解和接受。職業教育以早已走出去的優勢產業的發展為依托,不僅為我國企業在沿線國家的發展提供大量的技術人才,同時也承擔使外國員工不斷理解和接受中國企業文化和制度的任務,在同外國員工進行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可以傳播中國的優秀企業思想和文化,并且適時地講解一些中國的傳統習俗,因此職業教育的發展可以作為我國文化輸出和交流的一個切入點。然后,當國外對中國文化有所了解之后,可以加大同國外文化的交流和溝通,逐步擴大我國文化輸出的內容和范圍,此時,職業教育還可以承擔一定的文化傳播的任務,作為文化輸出的一個路徑方法得以應用。
(2)文化輸出為我國職業教育的國際化發展奠定一定的人文基礎。只有枯燥的技術講解和理論傳達,職業教育在國外的發展勢必是枯燥的,缺乏活力的,并且,教育的發展需要一定的文化發展為其做支撐,就職業教育來說,教育目的是以教會學習者某一工作領域的技術技巧為主,但也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在教育過程中加強人文素養和正確價值觀的培育,尤其在當今世界,文化多元化的發展,正在通過各種渠道滲透進我們的生活,一時之間,給人們的思想造成沖擊,接受職業教育的受教育者較高校學生又容易產生信仰和價值觀上的迷茫,因此,在職業教育的國際化發展中,通過一定的文化輸出,不僅可以為職業教育增添活力,創造屬于我國的職業教育品牌,還可以擴大我國職業教育和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和感染力,積極應對來自世界的多元文化的沖擊。endprint
2 我國職業教育與文化輸出協同發展存在的問題
認識到職業教育與文化輸出協同研究的重要性,是促進職業教育與文化輸出融合發展的第一步,為雙方的發展奠定了思想基礎。然而在此之前我們還應看到職業教育和文化輸出中還存在著一些阻礙雙方發展的因素,因此,在探索促進雙方融合的路徑之前,我們還應該剖析其存在的問題,以期在通過問題的解決和“一帶一路”戰略思想的指導,實現職業教育國際化與文化輸出的雙贏。
首先,職業教育以教授技術和相關理論知識為主,往往缺乏企業文化的傳播和人文素養的培育。在國內的職業教育中,主要是以培育技術性人才為主,在課程實施過程中,鮮少涉及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和中國優秀企業文化和傳統文化的教育,一旦走出國門,在支援我國建設于國外的優勢產業過程中極易受到當地文化的影響,這樣不僅不利于我國優秀文化的輸出,反而會造成我國文化被邊緣化。其次,文化產業也是文化輸出的一個強有力載體,但是近年來,職業教育針對文化產業培養技術人才的積極性和質量不高,以影視為例,真正能走出國門,造成國際影響力,并以影視為載體傳播中國文化的作品并不多。最后,囊括于“一帶一路”戰略中的國家大部分都是發展中國家,國內基礎設施較落后,生產力水平不高,因此造成教育資源的缺乏,再加上國家之間地域和文化上的差異,導致職業教育一時之間難以結合當地的實際需求與我國文化輸出的任務,做好培養戰略和準備,造成了職業教育與文化輸出的困難。
其次,“一帶一路”戰略中雖然涉及到了要積極發展我國文化產業,加大與周邊國家的文化溝通。但是在文化產業政策和法律上都沒有明確提出針對這一戰略所應遵守的規則,這就可能造成文化交流過程中出現互不兼容的問題。一切的合作都是基于我國在經濟和產業上的扶持帶來的相互信任,但是沿線國家由于地緣政治,相互之間關系十分復雜,在各個方面存在合作同時也有爭端,因此,相互之間的信任十分容易被打破,缺乏信任,又沒有相關的政策扶持,我國的文化產業在國外的發展將很難進行。同時,如上所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不高,文化基礎設施落后,文化傳播的網絡建設上還處于起步階段,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我國同外國進行文化交流與學習。此外,面對我國經濟與綜合實力的提升,國際上出現了“中國將成為世界霸主”的說法,導致我國的對外形象帶有一定的侵略性,在同沿線國家的交流中,很容易在民眾中出現一方面對我國職業教育和企業的歡迎,另一方面有對國又中國文化的排斥現象,難以為文化的交流奠定民心基礎。
3 職業教育與文化輸出協同研究和發展的方法
探究職業教育與文化輸出的方法,不僅僅是為了加強雙方的融合,更是落實“一帶一路”戰略任務的要求,把握“一帶一路”戰略所帶來的發展機遇。通過對職業教育與文化輸入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簡單的論述,本文在“一帶一路”戰略指導下,以解決問題為出發點,提出了以下幾點促進職業教育與文化輸出協同研究與發展的方法,以期能夠對中國的文化交流、產業發展以及職業教育質量水平的提高做出貢獻。
(1)加強我國職業教育的國際化,提高國際競爭力。首先,要想走出國門,自身實力要強,因此要全面提升我國職業教育的質量,我國職業教育數量多、規模大,但是質量較發達國家低,在同沿線國家的合作中,難以同發達國家進行競爭,甚至處于被動地位。在職業教育的發展過程中,要加大資源投入,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師資力量的引進,重視職業教育中人文素養的培養,提高職業教育的國際競爭力,為文化輸出奠定一定的教育基礎。同時,在職業教育的國際化發展進程中,關注各國文化之間的差異和需求,設置和開發適合國外的不同的課程與專業,一方面為中國企業培養適合的外國員工,吸納外國人員就業,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另一方面能夠借此加強同民間的聯系,在教育過程中傳播中國文化和中國特色,促進中國文化產業在國外的發展和交流。最后,結合當地的教育實際,合作辦學,由于沿線國家基礎文化設施的落后,職業教育的欠缺,我國可以以此為契機,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引進中國優秀人才,充實當地的教育師資力量,在此過程中增強雙方的文化交流與溝通,促進我國優秀文化的輸出與發展。
(2)支持沿線國家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一帶一路”戰略沿線國家數量多,但大部分屬于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尤其是文化產業設施落后,傳播路徑少,造成我國文化即使能成功的輸入,也難以廣泛傳播開來,受眾面積小,就達不到一定的預期效果。因此,在同周邊國家進行往來時,除了注重我國優勢產能的輸送,還要為文化的發展奠定物質基礎,即幫助經濟發展水平落后的國家開展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文化發展機制,同時將我國的優秀文化介紹出去,以產業扶持換文化發展。例如,幫助沿線國家加強通訊設備的建設,促進電視機、廣播等現代媒體的普及,當地的基礎設施建設跟上來了,人民接觸文化內容的方式增多,自然能夠加大對我國文化的了解和學習,不僅可以為我國“一帶一路”的發展在當地奠定民心基礎,而且能夠將我國優秀文化輸出去,增強我國文化的影響力和國際競爭力。
(3)政策扶持,吸引吸納外國學生和留學生。文化的傳播不僅需要我們傳播方的努力,更需要接收方的肯定,置身于當地文化環境,感受當地的文化氛圍,使人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一定的影響,也是文化傳播的一個重要途徑。因此,國家可以給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留學生更多的政策支持,鼓勵外國學校到我國高校甚至企業實習,在此過程中不斷的進行文化的交流與溝通,在日后通過他們將中國的文化傳播出去。另外,要為中外學生提供共同學習的機會,可以采用一對一的方法,讓中外學生在共同學習和生活的過程中達到文化交流的目的。同時,在職業教育學校建設之初,配備專門的深諳我國優秀文化的老師,使其參與到國外的我國職業教育學校的教學中,幫助職業教育完善文化課程的建設,承擔一定的文化傳播的任務和教學,讓當地學生不僅學習到我國的產業技術,同時了解到中國的優秀文化,為我國的文化輸出提供路徑。
(4)加強宏觀管理,輸出具有代表性的中國文化。文化輸出的內容不是隨意的,好的文化能夠引起人們的共鳴,得到傳播,促進我國文化安全,而文化中的糟粕則不僅會破壞中國的大國形象,而且會影響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我國有著豐富的傳統與現代文化,然而在得以傳承的過程中也不免受到各種思潮和環境的影響,承擔文化傳播和輸出任務的職業教育和相關文化產業部門一定要注重我國文化輸出內容的層次,首先是日常文化,包括茶、絲綢等的輸出,其次是一些優秀的戲劇和影視等藝術文化的傳播,最后是思想文化的發展,發展過程中也要加強宏觀管理,注意內容的審核,不僅是為了讓外國友人了解到我國優秀文化,更是在審核過程中促進自身對我國文化的反思和認識。
參考文獻
[1] 時亞梅.中國文化輸出的必要性與對策探析[J].理論觀察,2014(4):60-62.
[2] 李和錚.中國高等教育向周邊國家輸出對策探討與研究[J].昆明冶金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7).
[3] 法冠浦.“一帶一路”戰略對外文化輸出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6(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