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臣
摘 要:后進生作為班級中的特殊小部分群體,需要教師與之心靈相通,幫助其樹立自信心,找準轉化工作的切入點,使其在成績及思想方面有所改變,在全面貫徹素質教育的方針下,轉化后進生是一項長期艱巨的工作。
關鍵詞:關愛 后進生 轉化 樹立自信
中圖分類號:G62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9-0-01
教師的天職在于育人,在于培育學生美好的心靈,“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以外,更要尊重、關愛和支持學生 ,否則教師淵博的學識會失去光彩。二十幾年的從教中,我以此為教育信條,來轉化后進生。
所謂后進生,我認為有兩種學生:一種是學習成績暫時落后的學生,另一種則是思想上暫時落后的學生 。他們的特點主要表現為:由于各方面較差,自卑感強,常受到批評、諷刺、挖苦,加上個別教師的“另眼相看”,使他們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而自暴自棄。后進生的形成,與家庭、社會和學生等因素有關,更與教師的思想教育、教育態(tài)度和方法有關。為此,我從他們的長處和閃光點入手進行后進生的轉化工作。
一、尊重信任,喚起自尊心
尊重學生是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基礎,更是教師轉化后進生的重要方法之一。我在工作中特別注意以下兩點:
1.對后進生要求要適度,并不失時機地發(fā)展他的特長
對后進生的要求要考慮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操之過急,“恨鐵不成鋼”有度,嚴中有別。對不同的學生應該有不同的要求,慢慢地轉化他們。如班上的羅京之類的同學,平時不遵守紀律,懶散自由,學習成績差。我經過觀察,分析原因,從而耐心教育,對他們提出具體要求,當他們取得一丁點進步時,我都給予表揚,鼓勵,并授予他們“進步之星”等的稱號。再耐心地引導他們怎樣當好小組長,從而帶動其他同學。在我循序漸進地教育下,他們不斷改正自己的缺點,各方面進步比較快,學期末,不少學生還獲得了學習進步獎。往后我根據他們各自的組織能力,選他們當班干部,使他們在學習上又邁出了新的一步。
2.讓后進生獲得成功,激發(fā)他們的上進心
后進生也處在兒童向少年過渡的階段,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他們同優(yōu)秀生一樣渴望進步,渴望成才。我在課堂上提問時特別注意這一點,盡量設計一些偏向、適合后進生的問題,讓平時課堂上不喜歡舉手發(fā)言的同學大膽舉手發(fā)言,一旦發(fā)現他們舉手,就讓他們發(fā)言,并對他們的觀點給予鼓勵和表揚。就這樣,慢慢的他們就愛回答問題了,上課的注意力也集中了,也一天天進步。進而激發(fā)他們的上進心。
二、傾注關愛,找回自信心
陶行知說過“教師的職責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學生的職責是‘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如果說學習上暫時落后的學生是班級中表面上的后進生,那么思想上處于落后的學生則是一個班級潛伏著的后進生,這種學生更需要我們的幫助。班主任的神圣天職,更表現在對后進生的轉化上,讓他們創(chuàng)造出奇跡。班富貴同學是班上的大男孩,各科成績都差,平時沉默寡言,不喜歡參加集體活動,從和他多次談話中我了解到,他認為自己特別笨,智力不如人,老師、同學會看不起他,上課不敢面對老師的眼光,平時不愿與同學接近,學習上有困難也不敢問老師、同學。針對他的情況,我提出和他交朋友建議,經常給他講一些名人成才的故事,使他懂得“勤能補拙是良策”的道理,課堂上還有意無意地給他親切的目光和友好的微笑,并讓他回答一些較容易的問題,答對了進行表揚、鼓勵,還安排課余時間耐心地幫他補習功課。使他感受到班級的存在與溫暖。對老師從“戒心”變?yōu)椤百N心”,從“疏遠”變?yōu)椤坝H近”。教育實踐告訴我們,愛是一種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師情感可以溫暖一顆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頭。當學生體會到老師對自己的一片愛心和殷切期望時,他們就會變得“親其師而信其道”。
三、集體幫助,樹立自信心
后進生也必須融入班集體之中學習、生活,同班集體一起進步。一個團結友愛、奮發(fā)向上的班集體,既是后進生矯正不良道德品質的熔爐,又是后進生實現轉化、走向進步的搖籃。我在教育和轉化后進生中起主導作用。為樹立良好的班風,發(fā)揮集體的力量,使后進生身處一個團結友愛、融洽和諧的環(huán)境和氛圍之中,我向全班提出“不讓一個伙伴掉隊是全班同學的共同責任”的口號,并在班級里開展各種活動:(1)互幫互學的“一幫一”活動。安排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與后進生同桌,讓他們時刻提醒、督促后進生遵守紀律,專心聽課,課余當“小老師”輔導其學習,幫助改進學習方法。(2)豐富多采的課外活動。如學雷鋒做好事,朗讀、講故事比賽,知識競賽,游戲搶答等,使后進生融入班級生活之中,并為他們提供展示自我、表現才能的機會和舞臺。(3)爭當“紅花少年”、“文明學生”和“改正一個缺點,為班級爭光”的活動,發(fā)揚了正氣,抑制了歪風,形成“學先進、比先進、爭先進”的良好班風。
“好學生是鼓勵出來的” 。我們的學生需要鼓勵,需要給予關心和支持,尤其是自我意識迅速發(fā)展的學生,他們更是如此,哪怕是一個眼神,一個手勢,一句話語都飽含著老師對學生無限的關愛。作為教書育人的我,不但從后進生身上了解他們的志趣和個性特征、閃光點,去轉化他們,而且把這些作為突破點和推動其前進的動因進行教育。當然,轉化后進生是一項長期、復雜、艱巨的教育工作,需要一個過程,我會遵循因材施教、循循善誘的原則,與學校、家庭和社會密切配合,共同形成一體化的教育網絡,爭取獲得更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旭霞. 淺談如何轉化后進生[J]. 中國校外教育,2015,(17):42
[2]張瑜. 淺談如何轉化后進生[J]. 科學教育,2011,(01):19.
[3]暴鳳芝. 淺談如何轉化后進生[A]. .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 第十一卷[C].:,2016: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