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瑩
摘要:語文是我國素質教育階段的基礎學科,語文也是我國漢語語言以及文字應用能力的綜合,自教育系統產生以來就一直存在。而小學是學生學習的奠基階段,需要打好語文基礎,因此要求教師認真對待小學階段的教學工作,結合小學生的特點打造輕松愉悅的課堂,讓小學生能夠在一個快樂的課堂環境中學習知識,充分建立起對語文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小學階段;語文教學;有效教學
語文是語言和文學以及文化的總稱,是我們漢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所形成的區別于其他民族的顯著標志,是語言性質的綜合文化科目。語言和文章、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的簡約式統稱等都離不開它。語文包含聽、說、讀、寫、譯、編等語言文字能力和知識,也是文化知識的統稱。換句話說,語文是口頭和書面的語言和言語的合稱,也是語言規律和運用語言規律所形成的語言作品和言語互動過程的總和。對學生更好理解別人的話語和表達自己的觀點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對其他學科的學習也起著支持性的作用。
一、依托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競賽化
小學語文課外活動的目的是服務于語文課堂教學,舉行語文課外活動時要注意與課堂教學內容互補,這樣才能有效地提升語文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小學生的思維方式比較單純,很多時候都是與周圍的同學進行比較,因此在小學期間開展一系列的競賽活動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學習語文,鞏固所學的知識,鍛煉學生的能力。比如可以舉辦相關的讀書比賽,擴展學生的閱讀量,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結構,也能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對知識運用的靈活性。教師還可以嘗試利用課外拓展活動改善教學水平。現在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展課外拓展活動,不斷對教學內容和形式進行創新,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掌握知識。傳統的板書講解模式已經不能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與現在提倡的素質教育目標相違背,因此,對于課外拓展活動走進課堂教學的認可度也越來越高。經過近些年不同學校的實踐,有力證明了開展課外拓展活動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更為深刻,更容易接納新的知識與思想,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主動思考,極大地降低了語文教學難度,教學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二、教學得法,做到平實、真實、豐實、扎實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華東師范大學葉瀾教授認為,高效課堂應該做到平實、真實、豐實、扎實,這“四實”是衡量課堂教學是否高效的重要標志。課堂教學中,為了提高教學的質量,我以教學理論作指導,我努力踐行這四實,舍棄了許多華而不實的環節,力爭節節直奔重點。經過自己的不斷實踐,熟練地運用朗讀的有效策略,真正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學習的質量。每節課的設計中總是把學生學習的感悟與朗讀有機結合起來,達到讀體現悟,悟促進讀,好詞佳句名篇加以背誦。設計多種朗讀的形式,有開火車讀、指名讀、引讀、師生共讀、齊讀、小組讀、分行讀等,背誦也是采用這些方式并配以獎勵措施,激勵學生積累,這樣做回歸了語文教學的本質,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三、熟悉所教教材
教材是開展教學活動的依據,教師要對所教的知識爛熟于心融會貫通,只有這樣才能夠在了解了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其學習特點后合理的設置教學計劃。尤其是針對小學生自我控制能力不強,注意力容易被外界的事物轉移的特點,教師更需要事先熟悉所教內容,規劃好重點教學內容以及比較難理解的問題的安排。正如俗語所說“想要給別人一杯水自己必須要有一桶水。”身為教師就需要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對本階段所學的知識要有系統地掌握,還要對整個小學階段所需要掌握的知識進行一個系統的把握,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安排教學計劃,了解每一個年紀應該重點把握的知識側重點。
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主要包括字音字形、句式修辭、閱讀理解、詩詞鑒賞以及寫作教學。字音字形是每個年級都需要扎實掌握的教學內容,但在一二年級打基礎的階段更要重視,要對學生嚴格要求。為了更好地教導學生,教師也需要掌握更多的現代漢語知識,甚至是古代漢語知識,以便通過漢字的造字法和用字法來為學生講解一些比較難識記的漢字。比如說一些多音字或者是字形相近的字,同一個偏旁的字。像江、河、湖、海、溪等字都帶有三點水的偏旁,這是為什么呢?這就可以從造字法來進行分析。用這些新鮮的事物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帶著好奇心去探索和發現而不是被動地去死記硬背,也不是枯燥的把一個漢字抄五遍、十遍。此外,只有準確把握教材才能綜合運用學生的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合理安排教學內容。
四、進行科學評價
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要采用科學化的評價方式,教學評價不僅要對學生的知識進行評價,還要能夠對學生的能力進行評價,此外,還要注重對教師自身的評價,通過教學評價方式的轉變,進一步激發學的學習興趣,取得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要能夠將注重考試分數轉向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科學的評價,要能夠注重對學生的學習態度以及學習能力的評價,要注重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取得的進步,要對學生進行及時的鼓勵,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取得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注重教學的有效性,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育教學中,以此取得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但是在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課堂氣氛緊張、教學方法有待多樣化、教學評價過于單一等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不能很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就不能很好的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為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要創設新興師生關系、教學方法多樣化、教學活動豐富化、進行科學評價等方式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取得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中還需要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以便能夠更好的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潘晶. 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J]. 中國校外教育,2012,26:82.
[2]顧九珍.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的有效教學[J]. 教育科研論壇,2010,09:56-57.
[3]常鳳俠.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J]. 中國校外教育,2015,32:15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