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坤+李文娜+侯建+陳思+郝俊+李春彥



【摘要】中德SGAVE項目在中國取得階段性的成功,培養了一批高質量的汽車機電技術人才。為更好的進行高職院校其它專業的建設,長春汽車工業高等專科學校汽車試驗技術專業積極開展中德SGAVE教學模式推廣工作,以實現對傳統專業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創新。SGAVE項目對于工學交替的要求較高,但實際情況受諸多因素的限制,因此,結合教學實際情況,在向汽車試驗技術專業推廣的過程中,對教學模式進行了相應的調整。
【關鍵詞】SGAVE項目 汽車試驗技術 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9-0024-03
一、SGAVE項目簡介
201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德國五大汽車制造企業與德國國際合作機構共同推出了中德SGAVE項目,項目主要目標培養高質量的汽車機電技術人才,項目持續3年(2011年至2014年),共計25所試點學校(2011年5所,2012年10所,2013年10所),每所學校1個試點班,每班30人。項目包含十個工作包,涉及8個學習領域,貫穿于3年6個學期中,學習內容由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SGAVE項目為更有效的培養汽車機電技術人才,結合我國職業教育的特點及現狀,制定了一套人才培養方案,如圖1所示。在前兩個學期學生主要在學校進行理論學習,對8個學習領域較簡單的部分進行學習。在第三和第四學期分別安排出20%和30%的時間在企業實習,可以使學生初步了解自己以后的工作環境及工作任務。在第五和第六學期主要是企業實習,各有30%和20%的時間回到學校學習理論,讓學生充分將理論和實踐不斷融合,實現學生在校教學與企業工作較好的銜接,不斷鞏固,不斷提高。第四學期末和第六學期末各有一次考核,評價學生理論學習和企業實習的效果,評價方式多元化,使學生學習目標清晰。
SGAVE項目采用德國職業教育專家針對我國高職院校和售后服務企業特點開發的人才培養計劃。培養的學生具有較高的專業技術能力、溝通能力、自學習能力等綜合職業能力,并得到了企業的認可。此項目可以更好的適應我國當前的職業教育現狀,對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全新的探索,為進一步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現有課程體系,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二、SGAVE項目在汽車試驗技術專業的推廣方案及分析
長春汽車工業高等專科學校作為第一批入圍SGAVE項目的試點院校,在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培養出一批高質量的汽車機電技術人才。SGAVE項目教學模式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使學生能夠很好的適用學校到企業的轉變,因此,借鑒其培養模式,于2014年在汽車試驗技術專業進行探索和實踐。
1.汽車試驗技術專業課程領域劃分及安排
將汽車試驗技術專業包含多個學習領域,經過整理分析主要有一下幾個領域:汽車試驗設備操作維護,汽車整車性能試驗,汽車發動機試驗,汽車底盤試驗,汽車電子電氣試驗,汽車噪聲、振動與聲振粗糙度試驗(NVH),汽車可靠性試驗,汽車零部件試驗,實驗數據采集分析及處理,如圖2所示。各個領域的學習內容安排按照難易程度進行安排,各個學期對這個9個領域同時進行,但是學習的內容是由簡單到復雜、從單一到綜合、由外圍到核心進行,實現學習的遞推式進行,使整個過程循序漸進,增加學生的學習效果。
在第一學期開始的課程是各個領域里較簡單的部分,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能夠初步的認識自己所學專業的大概內容。在第二學期時,不再是第一學期學習的入門級知識,具有一定的層次上升,還是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自主學習,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拔高。第三個學期下廠實習,通過前兩個學期的在校學習,學生對自己的所學的專業知識、未來的就業方向及工作職責已經有了較全面的認識,進入企業實習可以將在學校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到實習過程中,雖然前兩個學期所學的內容較為簡單,但是在課程進行的過程中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較好的培養,在實習崗位上遇到的問題可以通過所學內容和自學能力將問題解決,提高自己在崗位上的職業技能。在四學期回學校繼續學習相應的課程,內容較之前學習的更加深入,學生通過之前所學的知識和培養的能力進行相關內容的學習,老師負責引導和點撥學生討論解決遇到的問題。在第五、六學期再次下廠實習,下廠時間所占的比例提高,整個的任務主要完成企業的實習任務,鍛煉自己的工作能力。在實習期間可以很好的將所學的內容及培養的能力應用在工作崗位上,實現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操作的互補學習。
2. SGAVE項目教學模式在汽車試驗技術專業調整及分析
SGAVE項目中學生頻繁的進行工學交替,強化學生對企業的認識和適應能力,增強學生對企業的忠誠度,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但此項目選取的人數較少,學校可以較容易的聯系企業讓學生進行相關的實習,在面對數量較大的學生數時,需要企業提供更多的實習崗位,或是學校尋找更多的實習企業,這對學校和企業都是不小的挑戰。從第三學期到六學期進行的反復實習,實習時間較少且分散,需要企業保證人員頻繁變動而不影響生產過程,大部分企業都很難支撐這么頻繁且時間短暫的實習。汽車試驗技術專業的特點也決定了學生應進行整段較長時間的實習,才會取得較好的實習效果。
通過以上分析,必須根據目前的實際情況對實習時間進行相應的調整。將汽車試驗技術專業人才培養計劃進行相應調整,如圖3所示,在校課時第三學期30%、第五學期20%、第六學期10%,這樣可以使學校和企業更好的對學生實習進行安排,學生也可以實現“工學交替”對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
由于對學生在企業的實習時間進行了縮減及集中,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會增加學生的實訓課程,使學生在學校學習期間也能夠進行實踐操作。學生經過一、二學期的理論學習對汽車試驗技術專業課程已經有一定的認識,經過第三個學期的實習,可以使學生能夠更好的了解自己在企業的工作任務,熟悉以后的工作崗位,當學生回到學校以后能更加有針對性的學習相關的知識。四學期進行更加深入系統的學習,有了之前在企業實習的經歷,學生會對所學的知識會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完成大學大部分的學習內容。第五、六學期進入企業進行實習,實習時間較長,學生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進行實習,實現從學校到企業的轉變,適應以后的工作崗位。
3.汽車試驗技術專業教學模式改革后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通過此次教學模式改革汽車試驗技術專業的學生學習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綜合素質等得到較好的提高。學生做為課堂主角,以問題為導向進行教學,對每一學習領域采用剝洋蔥的方式進行,內容層層遞進,最終實現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汽車試驗技術專業人數為100人,對比教學模式改革前后學生的成績情況,可以看出從2014年進行教學改革后,考核不合格學生數量有很明顯的減少,隨著改革過渡和落實,考試不合格的學生數量進一步減少。隨著培養模式的轉變,學生的學習成績得到了很好的提高,如圖4所示,培養出的學生也得到了企業的認可和歡迎,企業招聘錄取情況如圖5所示。
三、總結
通過參考SGAVE項目對汽車試驗技術專業進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以適應該專業的培養模式,并取得了階段性的提高,進行一下幾點總結。
1.將汽車試驗技術專業的授課內容劃分為9個領域,在每一個學期都進行每個領域的學習,為使學生更好的掌握相應的知識點,授課內容由淺入深、簡單到復雜,實現學生的能力遞進培養。
2.授課內容以問題和處理問題為導向進行學習,以任務驅動的方式,使學生進行討論和學習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并實施解決問題的方案,整個過程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能動性,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3.通過工學交替,可以使學生更好的了解自己以后的工作崗位,提前適應工作環境,更好的實現從學校到企業的工作轉變,同時使培養的技能人才更加的符合公司的需求,學生、學校和企業相互聯系彼此互益。
課題項目:吉林省高等教育學會2015年度高教科研課題,課題名稱:中德SGAVE行為導向教學模式在汽車試驗技術專業教學上的應用,編號:JGJX2015D4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