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網頁設計與制作》項目教學中存在項目包含知識點多、學生人數多輔導不到位和學生知識水平參差不齊等問題。微課具有內容少、時間短的特點,指向具體的問題,針對精細化的知識點。本文作者根據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和微課的特點提出將微課應用于《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項目教學中可以提高教學效果,并介紹將微課應用于該課程中應做到:根據知識點細化任務,用微課介紹知識點和操作步驟,設計學習路徑引導有效學習以及合理設置微課內容、引導學生思考。
【關鍵詞】微課 網頁設計與制作 項目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9-0097-02
一、微課概述
1.微課的概念
國內最早提出微課概念的是胡鐵生老師。胡老師對“微課”作出的最新概念是:微課又名“微課程”,是“微型視頻網絡課程”的簡稱,它是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針對某個學科知識點(如重點、難點、疑點、考點等)或教學環節(如學習活動、主題、實驗、任務等)而設計開發的一種情景化、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新型網絡課程資源。基于這種觀點,“微課”是一種網絡課程資源。
國內還有不少關于微課的概念:
焦建利教授認為:微課是以闡釋某一知識點為目標,以短小精悍的在線視頻為表現形式,以學習或教學應用為目的的在線教學視頻。
首屆中小學微課大賽文件認為:“微課”全稱“微型視頻課程”,它是以教學視頻為主要呈現方式,圍繞學科知識點、例題習題、疑難問題、實驗操作等進行的教學過程及相關資源之有機結合體。
高校微課大賽文件認為:“微課”是指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開展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
張一春老師認為:“微課”是指為使學習者自主學習獲得最佳效果,經過精心的信息化教學設計,以流媒體形式展示的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開展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
本文作者比較贊同張一春老師和同高校微課大賽文件的觀點,微課指的是微型教學活動。但是,以上的觀點無一不認為,微課的呈現形式是“視頻”或“流媒體”。本文作者認為:課程在實施的過程中采用微課形式進行教學,針對某個知識點/技能點(如重點、難點、疑點、考點等)或教學環節(如學習活動、主題、實驗、任務等)以微型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在線視頻網絡課程。
2.微課的特點
微課程是一個有控制的實習系統,是一個為集中解決某一特定的教學行為簡化了的、細分的教學。其特點:從內容上來說少,一般只安排一個知識點的講授;從時間來說短,大都要求在十五分鐘內完成;從教學過程來說,它不在乎教學環節的完整性,但整體上仍包括:引入課題,內容講授,和總結三個步驟;它是一堂完整課教學過程的濃縮精煉。雖然微型活動課程小,但強調“短、小、精、悍”。微課的“微”是其外在的特征,“活動實踐”才是其本質特征。
二、《網頁設計與制作》項目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項目教學中包含的知識點較多
在本課程的項目教學中,每個項目包含的教學內容一般比較多,知識點也比較多。在上課的過程中,教師示范和講解的內容如果太多,學生就會出現煩躁情緒和學習焦慮現象,有的學生聽完以后就忘了,到操作的時候根本不知道該怎么動手。作者考慮到全體學生的學習水平不同,為學生提供操作步驟的文檔或視頻,學生在閱讀文檔或觀看視頻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看到后面的內容就忘記前面的內容。盡管跟著步驟邊學邊做,最后也能夠順利完成項目任務,但項目完成了,學生對某些知識點卻忘得一干二凈,不能進行知識的遷移和拓展。如何加深學生對每個知識點的印象,使學生完完全全掌握項目中包含的知識點,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呢?分析以上現象,其原因在于項目包含的知識點過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大多數是“依葫蘆畫瓢”,較多地是在模仿,缺少思考,而且容易產生畏難情緒。
2.學生人數多,教師沒辦法逐一輔導
現有的教學班人數都比較多,由于學生第一次接觸代碼,很多學生在操作過程中問題比較多,而課堂時間有限,教師在課堂輔導的過程中沒辦法逐一地對學生進行輔導。輔導不到位,有些學生就會出現不耐煩、甚至是馬虎應付的情緒,大大影響了教學的有效性。
3.學生計算機操作水平參差不齊
本校學生有來自廣州的,他們的計算機操作水平較高。也有來自梅州的,它們初中接觸電腦的機會比較少,計算機操作水平一般也比較弱。這樣就導致同一個班的學生往往有的操作起來很快,有的卻進度緩慢。對于進度快的同學來說,他們需要老師講解拓展的內容,而進度慢的同學卻需要老師進行重復的講解。這在課堂上就產生了矛盾,教師重復講解時,已掌握的同學就不愿聽,教師講解拓展內容時,還沒完成基礎任務的同學會聽得一頭霧水,聽不下去。這兩種情況都會嚴重影響課堂的教學秩序。
三、微課在《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中的應用
基于以上存在的問題,本文作者認為把微課應用到《網頁設計與制作》的項目教學中,可以改善存在的這些問題,從而促進教學的有效性。
通過前面的分析,我們知道微課的內容少,圍繞的是某個精細化的知識點;時間短,可以讓學生集中注意力,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并動手進行實踐操作。根據微課的這兩個特點,本文作者認為將微課應用于《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的項目教學中應做到:
首先,必須將項目中的任務進行細化。《網頁設計與制作》這門課采用了項目教學的方法,為每個單元的內容設計了相應的項目。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將項目任務根據知識點細分為更小的任務,做到一個知識點就是一個小任務。如:在div+css布局的項目中,本文作者將項目任務《歡樂餐廳》的制作按照一行一列結構、三行一列結構、兩列結構和混合結構細分為四個網頁的制作。接著又將每個網頁中根據涉及的知識點細分任務,如一行一列結構中分為:了解div標簽、盒模型、網頁寬度與居中設置,并在歡迎頁面對應這三個知識點設置了任務。endprint
第二,微課的內容是某個知識點的介紹或者與任務相似的操作演示。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完成根據上面根據知識點設置的任務,知識點的講解和完成任務的操作提示就可以制作成微課。如:盒模型的介紹,可以先用文字介紹,再用動畫過程演示出盒模型由內層到外層的結構展示與組合。再如:網頁寬度和居中的設置,可以錄制一段視頻,內容為利用css設置一個div容器的寬度,以及居中對齊的操作過程。這樣的內容少、時間短,學生了解了知識點以后完成相應的操作,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中完成任務,提高學習的成就感,從而提高學習的興趣。這樣就避免以下現象的出現:教師將一個網頁的任務全部布置后從頭到尾講一遍,學生剛一上課就感覺到知識點多、任務繁重,產生厭學的情況。
第三,需要設計學習的路徑,引導學生有效地利用微課中提供的各種學習資源。幫學生把任務細分,并提供相應的資源后教師要為學生設計學習的路徑,引導學生要完成該任務必須先學習或者參考的內容,這樣學生才能充分利用寶貴的40分鐘去學到盡可能多的內容,不致于在教師提供的內容中迷失方向。如:學生要完成歡迎頁面中上下藍色邊框的制作這個任務時(如圖3),在任務后面可以提醒學生先學習盒模型的知識。這樣學生在理解盒模型的基礎上就可以明白該任務可以通過設置div的背景顏色和內邊距來實現。
最后,在學習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思考,而不是一味模仿。也就是在微課的內容上,特別是一些操作的示范上注意不要直接提供任務的操作視頻,而是提供類似的操作視頻,這樣學生在看了視頻后必須經過思考,將操作的要點遷移到任務中,這樣任務完成了,學生也能進行舉一反三,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也更透徹。
每一個微課針對的就是一個知識點,每個任務根據每個知識點設置,這樣就可以避免內容多,學生聽講后又忘記知識和操作步驟的情況。同時,清晰的學習指引可以讓學生有針對性的學習知識點,如果沒掌握還可以重新看回相應的微課,任務完成進展快的同學還可以自主學習拓展的任務相關知識點和操作,而教師也可以從重復內容的個別輔導中脫離出來,花更多的時間觀察課堂,發現學生在完成任務中出現的問題。
四、結語
微課在項目教學中的應用可以解決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同事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將微課更有效地應用于信息技術的教學中也是信息技術發展的一種趨勢。但是,微課也并不是萬能的,在應用的過程中我們還是要牢記這樣的觀點:對于教學來說,并不是最新的技術就是最有效的,也不是新技術用得越多教學就越有效;只有根據情況選擇合適的技術并進行合適的應用,才能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所以,微課在教學中應該如何應用,需要我們不斷地“上下求索”。
參考文獻:
[1]胡鐵生.中小學微課的設計制作與評審指標解讀.ppt[DB/OL]. http://file.dgjy.net/attachments/Content/File/20130301/1cc3f0cadb19472597f79dcde228b59d.rar. 2013(2).
[2][4]張一春. 微課是什么?我給出的定義[EB/O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dfa9ca20101ouw0.html. 2013(4).
[3]魏亮.走進微課程[J].基礎教育研究.2013(1~2).92-93.
作者簡介:鐘勇強(1976-),男,漢族,籍貫:江西南昌,職務/職稱:教導處副主任/中學一級,學歷:大學本科,單位:廣州市天河職業高級中學,研究方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