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等數學作為理工科院校的一門重要基礎必修課,習題課的練習對學生熟練掌握知識點起著重要的作用。 微課是一種以教學視頻為主要呈現方式,圍繞學科知識點和疑難問等進行的教學過程及相關資源之有機結合體。在習題課中引入微課工具后,可以引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強師生間的互動, 提高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微課 學習積極性 新型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9-0106-01
一、在傳統習題課中引入微課的必要性
不少學生已經適應了高中的被動學習模式, 即通過大量的練習來掌握某些知識點, 然而, 高等數學的學時安排的非常緊湊, 上課時講授理論內容已經很難, 課上只能講解書上的例題. 例如重積分一章教學安排基本上就一次習題課,而這章內容實際上很多,短短的一次習題課絕對不可能把必要的解題技巧都包括在內。對于基礎薄弱的同學,偶爾一個地方沒有聽懂,就跟不上教師黑板板書和PPT翻頁的節奏,回去看筆記也是不得要領。常此下去,學生不理解的地方會積壓下來,到了考試和測驗的時候,老師以為學生會的地方,學生其實掌握的并不扎實,很多步驟和計算過程都是照搬過來,并沒有真正理解,題目變化個形式不少同學就會出錯,因此,傳統的習題課模式已經顯現出很多不足之處。
二、習題課引入微課的優勢
現在對于學生來說,手機已經成了接受外界信息必不可少的工具,我們一方面要防止其消極作用,即上課時候玩手機游戲和聊天,另一方面也可以發揮其積極作用,即將微課資源傳到網絡上,要求學生自主下載和學習。學生通過網絡很容易用手機觀看微課資源。一段15~20分鐘的視頻可以讓學生反復觀看,并且配合同步講解,學生可以暫停并思考。每個視頻主要集中講解某一個小知識點,目的在于補充解題技巧和幫助學生消化上課來不及仔細講解的例題。借助于現代信息技術,微課教學為學生創設自主及協作學習環境,使學生充分地參與到數學活動中,獲得求知的滿足與成功的體驗。
三、微課習題課內容的選擇和制作
微課習題課中選擇的習題最好不要用書上的原題,而是用上課來不及細講而具有典型性的題。從以往的教學經驗來看,定積分中極限還原成定積分的形式,三重積分截面法的技巧,格林公式積分和路徑無關使用條件的注意點等,都是學生不容易掌握的類型,也是制作微課習題課的很好的素材。微課的使用對象主要是學生,在制作時,不能偏離大多數學生的實際解題能力,要多向學生了解他們的想法,給出正確和錯誤的解法,讓學生去分析和比較。
在互聯網相當發達的今天,網絡上各種課程資源十分豐富, 單純的PPT+錄屏這種制作模式可能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因此設計微課時要盡量新穎而有趣,以吸引更多的學生的使用積極性。內容上甚至可以借用一些網絡游戲的元素,用恰當的方式增強內容的表達效果。在制作過程中,還可以采用其他的制作工具, 如手繪軟件Explaindio Video Creator,萬彩動畫大師等等。
四、加強對學生使用情況的了解, 加強互動環節
根據教學經驗,微課習題課制作完畢后,如果單純的讓學生去自主學習,很難收到預定的效果。大多數學生只是開始看了一下有點新鮮感,后面就不再認真觀看了,因此,對微課的使用效果要建立考察機制。以往傳統上課時,以學生的作業作為平時分的主要評價標準,現在可以把微課用網絡課程的形式發布,學生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學習并且完成相應的問題。可以在微課中設置若干個互動的環節,只有認真學習的學生才能回答的出,這樣才真正發揮了微課對上課環節的補充作用。
五、結語
微課作為一種新型教學資源,將文字、圖像和聲音融為一體,直觀生動的展現學習內容,從讓學生被動接受到主動學習,微課作為一個工具起著重要的作用。作為一個教師應該不斷提高信息技術能力,結合當今學生的學習情況設計微課,從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良好的課程建設意識,這將給傳統的高等數學教學帶來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 黃梅花.高等數學微課教學價值分析及實效性評估[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 2016, 96(5): 96-98.
[2] 周莉,藺宏,張敬. 關于高等數學微課教學的研究[J].理論觀察,2016,12(126): 194-195.
[3] 周麗霞, 基于學生主體論的微課數學教學模式研究, 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 2015,4(158): 69-70.
基金項目:江蘇科技大學蘇州理工學院2016年教學改革建設項目(編號:123170022)。
作者簡介:趙奇(1981.12-),男,漢族,江蘇鎮江人,數學碩士,講師,從事最優化方向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