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強
【摘要】“學本課堂”,就是要求老師在教學中尊重學生,以學生為本,以學習為本,以學情為本,以培養學生能力為本,做到“先學后導,以學為本;講練結合,以練為主;激發興趣,關注學情”,把課堂還給學生,努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態度、習慣和能力,讓課堂成為學生學習和成長的樂園。而如何構建“學本課堂”教學模式?筆者認為要解決下面幾個問題:
【關鍵詞】“學本課堂”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9-0137-02
一、轉變陳舊的教學觀念
我國課改雖已進行了很長時間,但舊的教學觀念還是殘留在老師們的腦中,老師們總認為教學就是“教”在前,“學”在后,沒有“教”就“學”不了。所以,老師們總是努力做到“教而不悔”“誨人不倦”,殊不知這樣卻剝奪了學生自主學習、質疑問難、合作探究的權利,變成了“滿堂灌”“填鴨式”教學,這與當前社會以人才需求類型為指導的教育形勢是格格不入的。因此,老師們要重新審視自己固有的課堂理念,重新定位自己在教學中的角色,為幫助學生自主學習做出有益的探索。
二、全方位、多角度開展教學行為
實行先學后導 先學的“學”是有目的有步驟的學,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課前先學教師要提出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問題,讓學生進行自學;課內先學,教師要提出自學要求,確定學生自學思考的方向,體現知識點,突出重難點;在學生自學時,教師通過檢查、詢問發現學生自學中的疑難問題,并進行梳理、歸類,為“導”做好準備。這樣的先學,既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又調動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同時也有效地克服了教師教學中的盲目性。
“導”是貫穿整個課堂的靈魂,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后導讓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變為主動建構,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導”有講究,學生會的不導,個別學生不會讓學生導,普遍性、代表性不會的教師作點撥性的引導,同時分析原因,尋找規律,總結提高,真正讓學生全面掌握。
先學后導不僅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并且引導學生進一步生成一些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在課后進一步思考。同時,先學后導教給學生有效的學習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發展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
堅持講練結合 教學過程要堅持“講練結合,以練為主”的原則。講練結合要做到教學的起點、知識點、易錯點先練后講;重難點和考點邊練邊講;重點提高的先講后練;課堂上老師要精講,講知識點、重難點,講學生普遍不懂的問題,講知識的歸類、總結和提升,不用老師講的堅決不講。
練習是用來鞏固知識和鍛煉能力的。練習包括課堂上的練習與課后的練習。練習題要體現知識點、重難點和考點;要適合自己的學生,適合教學的實際需要;要靈活多樣,有一定的坡度和拓展性;要適量精簡,一般是課本的例題、練習和考試題,也可以是教師自己根據教學進度編制的練習題。練習要做到有練必改,有改必評,使練習真正起到提高學生學習能力與學習水平的作用。
注意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最大的動力。要使學生學得好,首先要使學生對教師和學習有興趣。教師尊重學生、關心學生、熱愛學生,學生會與老師發生情感共鳴;教師上課氣氛民主,輕松愉快,語言幽默,妙趣橫生,這樣的課堂,學生肯定學得津津有味,學而不厭;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對學生小小的進步、點滴的成功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把學習變成充滿激勵的過程,想方設法讓學生樹立自信,體驗獲得進步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
多加關注學情 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為學生的發展服務,老師的一切教學行為都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因此,老師要多加關注學情。老師備課時要分析學生對有關舊知識的學習情況、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和學習需要,盡可能從學生的“已知”“未知”“能知”“想知”和“怎么知”等五個方面全面分析學生情況。在教學中,老師要通過教學觀察,及時了解自己的教法是否適應學生的學習需要,學生對教學的態度,學生在學習中哪些知識技能掌握得比較好,哪些掌握不理想,還存在什么偏差和問題,教師可以根據這些信息,及時對教學做出調整。課后的作業批改是老師了解學情的重要途徑。因此,老師要利用作業批改及時進行查漏補缺,調整教學思路,因材施教,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另外,教師通過與學生課外溝通,了解學生的行為、思想情感、學習情況等,可以在教學時有的放矢,這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也是大有裨益的。
三、四步走,構建課堂教學新模式
“學本課堂”教學模式是:嘗試學習——釋疑解難——鞏固練習——總結提高。該教學模式能充分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的自主意識和自學能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學生對知識探求的欲望,促進師生的合作交流,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創設出一種民主和諧的學習氣氛。在這種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雖然起到釋疑、解惑、引導、合作的作用,但它要求教師要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指導,從而提高教師主導作用。
學本課堂是一個“人人愿學習、人人都學習、人人會學習”的課堂模式,它可以讓學生體驗成功和快樂,進而成長為自主、獨立、創新意識濃厚的新時代人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