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紅
摘要:美國歷史教師菲利普·比格勒在《論教學》中指出:“書本是學生最重要的知識來源,盡管我也喜愛新技術,知道它的力量,但閱讀的過程是無可替代的。”當前,雖然高三文科班的學生在經歷了歷史學業水平測試和選修課的學習之后,已經儲備了一定的歷史知識,但由于書本知識不扎實,又缺乏閱讀。所以學生很容易記混淆一些知識。例如:新經濟政策、羅斯福新政、新經濟的迷失導致考試失分,怎么辦 ?這就需要我們教師指導、幫助學生運用科學、有效的學習工具——畫思維導圖,以這種方式加強學生的閱讀量,幫助學生重新構建課本知識體系、 進一步把握住課本知識的重點難點。從而理清課本知識與構建知識框架的內在聯系,以確??荚囍谢A知識不丟分。
關鍵詞:歷史復習教學;思維導圖;容量效率
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圖。它的創始人是東尼·巴贊(Tony Buzan),它是表達發射性思維的有效的圖形思維工具,它是一種簡單而又非常有效的思考和筆記的工具,是用“畫”的方式來幫助人們記憶或思考甚至是創作。是一種革命性的思維工具。它采用圖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建立記憶鏈接。思維導圖充分運用左右腦的機能,利用記憶、閱讀、思維的規律,協助人們在科學與藝術、邏輯與想象之間平衡發展,從而開啟人類大腦的無限潛能。思維導圖因此具有人類思維的強大功能。它具有化繁為簡的功能,能夠幫助我們把復雜的事物變得具體化、直觀化。人類的大腦有一種特性就是比較容易記住直觀的事物。尤其是歷史學科時間跨度大、 內容多、涉及面廣。 信息紛繁復雜。大腦處理起來會導致出現思維混亂、張冠李戴的現象。因此 我嘗試在高中歷史復習教學中讓學生運用思維導圖的技巧把原來混亂在一起的信息 梳理成清晰的脈絡幫助學生記憶和思考。
具體在教學實踐中本人是這樣做的: 第一節課先給學生看十分鐘江蘇衛視播放的《最強大腦》節目中有關記憶的內容,然后和學生一起分析為什么他們的記憶力那么超強?引出記憶方法——思維導圖。 激起學生學習思維導圖的興趣。再告訴學生我們歷史學科應如何制作思維導圖。
以課本必修二的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歷史為例:先在黑板中央用紅色筆寫出這幾個核心字、從中心部分分出兩條不同顏色的粗線、一條為一個主干: 第一個主干知識是中國的歷史——在此基礎上再分三個子目錄——古代(農業、手工業、商業、經濟政策)、近代(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現代(經濟建設的發展和曲折、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對外開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第二個主干知識是世界的歷史 在此基礎上再細分三個子目錄——古代、近代、現代。通過做這樣一個思維導圖就把一個學期所要復習的內容展示出來使學生對知識體系有個宏觀的認識、同時知道各章節重點最終達到提高學生學習歷史效率的目的。
具體到每一課時通常會留幾分鐘時間讓學生看一會兒書對所上內容有個大致了解后畫出簡單思維導圖教師再進行講解幫助學生找到本課重點進行拓展理清思路就比較容易了這樣學生學起來既輕松又有興趣。以《開辟新航路》一課為例:先用紅色粉筆在黑板中央先寫出這幾個核心字、然后白色粉筆從中心部分分出主干知識三條 :一條是新航路開辟的背景讓學生思考為什么在西歐國家中發生。學生經過看書、討論得出新航路開辟的客觀條件和主觀條件。這兩個條件就是子目錄 ,它還可再細化 把每個要點羅列出來形成點與點之間內在聯系 這樣便于學生理解 這個問題就好記了。第二個主干知識就是新航路開辟的經過。學生可簡單了解即可,教師再以順口溜形式強化學生記憶。這樣學生學起來既輕松,便于記憶也增強歷史趣味性。第三個主干知識是新航路開辟的影響 這部分內容教材羅列得很詳細 可得出四個子目錄 政治、經濟、軍事、外交而重點在于分析經濟政策 突出重點。這是本課重點也是難點最好由學生議論得出它們具體內容 再通過內容進行評價以及它給我們今天建設帶來什么樣的啟示。
下課后,學生紛紛從自己掌握最熟悉的知識部分入手,嘗試繪制思維導圖。思維導圖繪制后,學生對所要記憶的知識有了一個清晰的印象,從而完成對知識的掌握。面對自己的成果,學生興奮不已。欣賞到自己親手畫的圖。此時,學生把學習當成是件愉快的事情來做。這是以往抄課堂筆記和死背書本所得不到的效果。
對于部分不熟悉的知識,學生的思維是混亂的,那么在繪圖的過程中就需要花一部分時間把所學內容進行整理分類,并了解事件發生的全過程。進而加深對書本知識的掌握和理解程度。雖然畫思維導圖需要不少時間,但整個畫圖的過程卻是快樂的。尤其是當五顏六色的筆和彎曲的線條在紙上任意“馳騁”時的快感。學生用一幅圖便把書上幾頁甚至幾十頁的內容展現出來 每一張圖都是獨一無二的。它無形中增加了課堂容量,提高了課堂效率。但這并不意味著,畫完的東西就不用再看了。根據德國著名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的記憶曲線:人的記憶規律是與記憶時間間隔越短忘得就越快。因此繪圖后教師要要求學生在短時間內進行復習,堅持每周復習一次導圖。越是臨近考試就越要有規律試著在沒有書或筆記的情況下來回憶思維導圖并簡要地畫出自己所能記憶的知識以及對這門課程的理解的思維導圖并將這些思維導圖與總的思維導圖進行對比找出其中的差別。然后進一步再做整理和修正加強對還未掌握好的知識點的記憶。直至那張圖深深地刻在腦子里,提高歷史復習的效率。
給我一塊講臺,我將還學生一片藍天。思維導圖的運用給了學生展示自己的機會。在繪制的過程中學生閱讀課本、查閱資料、認真思考。對復習的知識有了進一步理解掌握,能夠聚焦高考目標、保持清醒的頭腦。使復習效率大大提高,為決勝高考打下堅實的基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