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麗貞
【摘要】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綜合性學習是學生語文能力形成的重要途徑。《語文課程標準》強調:“綜合性學習主要體現為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生活實踐的緊密結合。”如果教師注意借助綜合性學習來巧妙地鏈接課堂內外,拓展學生學習和創造的空間,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不僅能促進聽、說、讀、寫的有機整合,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還能幫助學生在實踐中強化能力、增長智慧。
【關鍵詞】學習興趣;語文;綜合性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一、在嘗試中萌發興趣
在小學低年級,教師很容易忽略語文綜合性學習?!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綜合性學習有利于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逼鋵?,低年級學生對周圍事物有著非常強烈的好奇心,教師可以從這個特點出發,結合語文學習,引導他們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于激發其學習興趣。
一年級語文學習的主要任務是識字,教師可以圍繞“識字”來嘗試開展多樣的綜合性活動。如制作識字小報,學生可以把報紙上或其他紙張上認識的字剪下來,集成一張小報;在生活中認字,學生可以和家長在家中或其他地方找出認識的字等。這些活動很簡易,資源隨處可得,學生能輕易完成。特別是制作識字小報,對低年級學生來說,非常有成就感,因為這是他們對漢字最初、最感性的認識與擁有。這種嘗試也讓學生收獲成功的喜悅,學生的識字能力和興趣也在課內外的學習過程中逐漸培養了起來。
二、在探究中激發興趣
綜合性學習可以是單獨的一個活動,也可以是一系列活動或循環往復、螺旋上升的活動組合。隨著年級的升高,綜合性學習的廣度和深度都有了變化,學生學習、研究語文的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升。如何將課內外巧妙地鏈接,促進學生聽、說、讀、寫的有機整合,引導他們深入探究?我們可以通過綜合性學習活動來開啟“學習需求”倒逼模式。比如探尋漢字字理、漢字聽寫大賽等,通過這種間接途徑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他們在這些綜合性學習活動中發現語文知識的欠缺,從而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欲望和興趣。
“探尋漢字字理”是一項很有意義的活動。我國漢字的發展史是一部鴻篇巨制,是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優秀文化。我先通過語文課來打開探尋之旅的大門。如根據漢字的演化過程教學“婦”字,出示PPT,并告訴學生:一個婦女手持掃帚在打掃,這是家庭主婦的日常工作,所以,這是“已婚的女子”的意思。還比如教學“改”字,我借助PPT來講解:一個小孩跪著,旁邊有一只手,拿著棍子打他,要他改正所犯的過錯……直觀的形象加上生動的解說語言,使學生一下子就明白了這個字的意思,而且有關這個字的故事深入了他們的記憶,以后每次講到這個字時,他們總能說起這個字的故事。其他的字是怎么來的呢?它們是什么意思呢?有了思考和需求,于是,參與“探尋漢字字理”活動的熱情自然而然地被點燃了。他們利用“漢典”網,利用《說文解字》追尋著漢字留下的蹤跡,知道了“庚”“化”為何物,并且樂此不疲。
如果說“探尋漢字字理”從“字形”和“字意”的角度來認識和鞏固漢字,那么,什么情況下該使用哪個漢字呢?新一輪的學習需求掀起了更高的浪潮,“漢字聽寫大賽”為他們搭建了“使用”漢字的舞臺,他們根據詞意、句意寫出漢字,從“運用”的角度來認識漢字。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教師的指導下組織有趣味的語文活動,在活動中學習語文、學會合作?!睂W習興趣是學習需要的外在表現形式,綜合性學習把觸角伸向課外這些豐富多彩的聽、說、讀、寫實踐活動,把學習知識和能力訓練密切結合起來,一個個探尋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勤于思考的習慣,有利于促進學生在合作中進步,有助于通過綜合性學習來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三、在創新中迸發興趣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綜合性學習有利于培養學生主動探 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的精神?!本C合性學習空間廣闊,活動內容有吸引力,小學生又具有爭強好勝的心理特征,這樣就容易使全體學生都得到鍛煉,起到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意識的作用。在綜合性學習中,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和競爭創新能力等都得到發展,同時又使一部分聰明的學生得到培養,從而使他們的個性得以充分張揚,培養了他們的創造精神。
“燈謎”是一種高級的文字游戲,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門綜合性藝術。它不僅僅是“謎”的藝術,還與生活百科、詩詞歌賦、古今中外、風土人情等融會貫通,自成一道風景,很有創新性,很受學生的歡迎。因此,舉行猜“燈謎”大賽和“燈謎”制作活動在 語文綜合性學習中經常出現,成了他們“創造”性學習語文的重要途徑。
在這項活動中,學生自主設計活動過程,自主探究制謎方法,借訪問、調查、查閱與實踐來充分展開研究,借分扣法、剔除法、隱藏法等,把班級同學的名字制成了謎,把學校特征制成了謎,把學到的知識制成了謎?!盁糁i”制作涉獵的知識面非常廣,這種“創新”的舉動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了知識廣度和深度的欠缺,激起他們進一步挑戰學習的自覺性。
綜合性學習加強了語文知識與其他知識以及與生活的聯系,幫助學生在實踐中強化能力、增長智慧,促進他們的語文素養全面、協調發展。
“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這是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亞杰在《教育科學與兒童心理》中提到的。興趣能給學習帶來動力和信心。如果能調動學生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興趣,不僅能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更有利于他們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和接受。
參考文獻
[1]李長吉.論活動課程中的思辨[J]. 教育發展研究,2003(Z1).
[2]張馨芳.小學語文綜合性學習初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