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梅芳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語文教學作為文化知識的基礎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如何建立更有效的語文課堂成為重點問題。
【關鍵詞】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一、當前高中語文課堂存在的弊端
(一)教師講課占據課堂主體地位,學生缺乏表達機會
教師講課占據課堂主體地位,從而使學生失去表達機會是當 前存在于許多高中課堂中的一個鮮明問題。為了完成繁重的教學任務、將復雜難懂的課文內容講得透徹,學生與老師互動的課堂往往變成老師一人的“獨角戲”。學生因此失去很多在課堂上表達自我的機會,失去與老師和同學互相交流、分享見解的機會。這樣情況下的教學無異于填鴨式教學,老師將知識羅列出來,使學生強行消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大大低于學生自我理解、探究下的效果。
(二)忽略聽、說、讀等基本能力的訓練
由于在高中之前學生已經接受過小學、初中知識的教育,再加上高中語文考試中對基礎知識的考查甚少,所以造成高中語文課堂上基礎知識訓練少之又少,導致高中學生聽、說、讀的能力低下。這無疑違背了語文學習的宗旨,基礎知識如同蓋起一座高樓大廈的地基,地基不穩,大廈就會搖搖欲墜。這直接導致了學生人文素養的低下,對樹立正確的“三觀”及今后的發展有著不利影響。
(三)過于專注課本,忽視了與生活的聯系
新課程背景下要求高中語文教學改變過分注重書本而忽略與現代社會和科學技術聯系的現狀,但目前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普遍存在這一問題,教師往往就題論題,忽視了與實際相結合。而學生處于學校的封閉環境中本就缺乏與外界的接觸,課堂是他們唯一同外界接觸的機會。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利于學生拓寬眼界、培養學習興趣,同時更不利于對書本內容的學習和理解。
高中語文課堂的一系列弊端造成了課堂的無效性,要改變這一現狀就需要施行一系列策略。
二、有效課堂教學的策略
(一)鼓勵學生交流,將課堂“還”給學生
為了改變教師占據課堂主體地位的情況,教師需要鼓勵學生積極發言,為此需要對課堂內容做出一系列改變。首先教師在課堂中要創設生動形象的教學方式,以此調動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基于這一點,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等現代設備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其次,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設置討論和提問環節,分小組設置問題,或者可以設置比賽環節,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相較于教師一人口干舌燥的講解,這樣的互動更能夠點燃學生學習的熱情,多媒體的引入使得學生獲得視覺、聽覺上的刺激,從而使注意力更容易集中,分小組的形式又能激發學生的進取心,使其在學習中不遺余力、迎難而上。這樣的教學模式從另一層面更能加強學生的交流表達能力,促進全面發展。
(二)注重基本能力的訓練
教師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往往忽視基礎知識的培養。在這一問題上,教師可以一改以前陳舊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回歸基礎。為了做到這一點,首先在一堂課的開始,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學習本堂課的生僻字詞,在課堂提問環節也多設置遣詞造句內容。在課業布置中加大基礎知識訓練力度,讓學生多接觸、多學、多練習基礎知識,尤其要注重古詩古文中的字詞學習,這是語文學習中的重頭戲。
加強學生基礎知識的訓練,能夠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回歸語文學習的初衷。只有打好基礎,才能深入學習其人文情懷、精神內涵,但不能過分注重字詞而忽略了更深層次的學習。
(三)注重實際,聯系生活
教師在講課過程中不可用太過生澀難懂的語言進行講解,過分修飾的語句不利于學生理解。教師應當適時列舉現實生活中的例子,引入話題,這樣不僅能夠促進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更能拓寬學生的視野,讓他們走出課本,到更寬廣的社會實際中來,使其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增強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教師還應當不定時給學生播放一些有價值的新聞、訪談節目,使學生避免脫離現實思考問題,拓寬眼界,加深對社會問題的探究,增強社會責任感,還能使學生在枯燥的學習之余適當放松心情,以便更好地學習。
(四)合理的教學進度配合創新的教學方式
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很多不足是由于教學節奏不合理引起的。不合理的教學節奏使得學生跟不上老師的進度,從而效率低下,學到的知識甚少,甚至產生厭學情緒。要改變這一狀況就需要老師與學生不斷地交流溝通,在日積月累的磨合中找到學生適應的最好的節奏,太快則會導致有些學生掉隊,太慢則影響整體學習效果。
創新的教學方式是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有力武器。新穎的課堂主體、具有挑戰性的課堂提問、分組比賽、想象力豐富的課后作業是創新的教學方式,將創新的教學方式配合合理的教學進度,能夠使學生發揮其潛力專注于學習,獲得更大的發展。
三、小結
當前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仍然存在一系列弊端,如教師講課占據課堂的主體地位,學生缺乏表達的機會,忽略聽、說、讀等基本能力的訓練,過于專注課本,忽視了與生活的聯系等。有效的課堂要使學生能夠實實在在獲得知識和能力的進步,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鼓勵學生交流,將課堂“還”給學生,注重基礎知識培養,將課堂與現實生活相結合。建立有效性課堂任重而道遠,高中語文知識的學習不僅是書本知識的學習,更是良好人文素養的養成。
參考文獻
[1]史云飛. 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語文有效課堂教學策略探討[J].亞太教育,2015(36).
[2]李健.高中語文有效課堂教學策略[J].語文天地,2015(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