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鳳莉
摘要:小學語文是一門特別重要的課程,其對學生文化體系的構建是非常重要的。語文是孩子一開始上學就接觸的一門課程,學生對于廣闊世界的接觸很多就是從語文開始的,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不僅能學到豐富的語言文化知識,而且還能受到精神的教育,因此,語文教學對于學生積極人格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為此,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與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積極人格;對策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積極人格培養存在的問題
1.教師忽略小學生積極人格培養的教育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認為小學生的年齡小,沒有健全的人格,忽略了對小學生積極人格的教育,忽略了小學生時期人格培養的可塑性。老師沒有根據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特點選擇正確的觀念去授課,按部就班地完成課程的教學,缺少對小學生在人格魅力的激發。
2.缺少互動,課堂氛圍差
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上,缺少老師與小學生們的互動,課堂氛圍比較嚴肅,小學生也基本上很少參與課堂的討論、相互學習交流,在小學語文的教學課堂上,教師對課堂氛圍的營造并不重視,也沒有意識到課堂的氛圍對學生學習成績的影響以及培養學生積極交流和優秀人格的培養。
3.教學模式傳統
目前很多小學的上課方式都是采用教師在課堂上教授,學生跟著老師的思維走,在課后按時完成老師在課堂上布置的作業,回去復習一下知識。這樣做導致的結果更多的是學生過于被動地學習,學生也只是為了完成任務,這樣學生的成績很難提高,教學的質量也會大大受影響,而學生的積極性也會逐漸減退,很難將人格素質的培養滲透到教育中。
二、在小學教學中滲透積極人格的培養策略
1.樹立“以生為本”教育觀念
教師對學生人格的發展具有指導定向的作用,教師既是學校宗旨的執行者,又是學生評價言行的標準,換句話說,無論是教師的言行舉止還是教育觀念、教育方法、管理風格等,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人格。諸如在專制型的教師管理風格下,學生言行特征是作業效率高、對領導依賴性強、缺乏自主行動、常有不滿情緒;在放任型的教師管理風格下,學生的言行特征則是作業效率低、任性、經常發生失敗和挫折現象;而在民主型的教師管理風格下,學生則表現為完成作業的目標是一貫的、行動積極主動、很少表現出不滿的情緒。顯而易見,第三種管理風格更受學生的歡迎,究其受歡迎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師秉持“以生為本”的教育觀念,在這樣的管理模式下,教師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那么作為學習的主人,作為擁有獨立人格的個體,學生將投入更大的激情實現學習目標。
2.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資源
在我們看來,小學語文教材中所囊括的語文知識與理論都是非常簡單、淺層次的,其實不然,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編纂工作是非常謹慎與精細的,語文教材中,每一篇課文都與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有著高度的一致性,都能夠對小學生起到非常好的啟示與感染作用。因此,語文教師必須要充分挖掘出語文教材中的全部有利因素,從中提煉出對于學生積極人格培育有利的地方。
在教授《烏鴉和狐貍》的時候,我先讓學生自己去品讀,讓他們各抒己見,然后結合學生的回答,進行一定的引導。我印象深刻的一個學生這樣說道:“我們不能輕易相信那些壞人所說的話,要不然肉肉就讓壞人騙走了!”
這句話雖然顯得簡單,但是學生明顯領悟了這篇文章的真諦,這樣我們再進行一定的引導,就能對學生進行積極人格的正面培訓。在課堂上還有一些學生會認為狐貍特別聰明,說自己以后也要學習狐貍。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正確地引導,我們要教導學生不要存在不勞而獲、詐騙別人的心理。這樣我們就從正反兩面對于學生積極人格的培養就顯得更為全面了。
3.積極與小學生課堂互動
當前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局限,40分鐘的語文教學時間,并沒有給語文教師和小學生留出太多的互動時間,但是,這并不能夠成為語文教師不與小學生進行交流與溝通的理由,語文教師可以將互動時間和空間進行拓展,從語文課堂轉移到小學生的校園生活當中,在課下,抓住機會多和小學生進行交流,逐漸走進小學生的內心世界,走進小學生群體當中,傳播積極正面的思想與理念。語文教師還可以選取真實生活中非常具有感染力的真人真事,讓小學生們從他們身上汲取更多的正能量。比如:每年中央電視臺的《感動中國》欄目播出后,我都會給學生播放,然后陪他們一起觀看,在觀看的過程中,他們一起進行交流感受,我在分享自己的想法的同時也聽取學生的想法,在這樣平等的交流之下,學生更易受真善美所感染,由此更為容易擁有積極的人格。
4.多鼓勵學生
小學語文的教育,對于學生積極人格的培育要在尊重學生差異的基礎上進行。每一個學生因為他們所生長的環境是不同的,所以,他們在面對不同問題的時候表現得也是不相同的,我們首先要了解到這一點,在教育過程中要做到因材施教,對每一個學生多多鼓勵,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學習面前更加積極、主動。這對于學生以后更為積極主動地面對問題是非常有利的。
例如,我在授課的過程中就發現一個學生每節課都很認真的在聽講,但是當我問學生問題的時候,那個學生就會把頭低下來。后來,課下我就找這個學生談話,問她為什么不回答問題。那個學生扭捏了半天才說怕自己答得不好。我就鼓勵她,說看她聽課那么認真肯定會答得很好。并隨機問了她幾個簡單的問題,那個學生剛一開始還是不敢說,但是后來在我的鼓勵下說出了自己的見解,而且答得非常好。我聽她回答完就給予了她夸獎,并告訴她,我非常喜歡她的答案,也希望以后在課堂上能夠聽到她回答問題。這樣,在以后的課堂上她終于舉起來手,這個時候我就讓她回答問題,等她回答完還號召全班同學為她精彩的回答鼓掌。從那以后,那個學生回答問題就更加的積極主動,為人也更加積極大方了。
對于學生積極人格的培育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成的,因此,我們要從教學實際出發,以學生為我們教學的出發點,這樣在我們進行小學語文教學的時候,就能給予學生更多人格的影響,讓他們從小學語文的課程中去汲取力量,從而使他們能夠擁有更為積極的人格,為他們以后的人生之路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亞娟.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積極人格特質的培養[J].新課程·上旬,2016(12):225-225.
[2]王麗金.小學語文教學與健全人格教育[J].科技視界,2014(32):273-27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