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玲
摘要:漢字的造型獨特優(yōu)美,內涵博大精深,它以豐盈無限的靈性,記錄中華民族睿智的觀察、細膩的體驗、卓越的思考、恢弘的景象、精確的表現(xiàn),是中國文化的瑰寶。寫字是落實語言文字訓練的重要內容,也是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一項基礎工程。長期認真地寫字,可以陶冶情操,形成審美意識,養(yǎng)成良好習慣,提高文化素養(yǎng)。
關鍵詞:寫字教學;小學語文;對策
漢字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瑰寶,當代學生練好字不僅是對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還可以有效的陶冶自身情操,促進身心健康,給人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所以,現(xiàn)代小學生的寫字教學時至關重要的。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了小學寫字課教學策略。
一、激趣導入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興趣,就會迸發(fā)出無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如何讓學生對寫字感興趣呢?教學中,我一般采用講故事、猜謎語、讀兒歌、看動畫等方法導入寫字課,例如,講“王羲之墨汁當醋”“自居易苦練書法”“懷素芭蕉葉上練字”等有趣的故事;唱“筆畫要領歌”“筆順寫法兒歌”等兒歌:看“神筆馬良”“大書法家王羲之”等精彩動畫視頻,學生聽得津津有味,看得興致勃勃。這樣既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了,又使學生拓寬了視野,陶冶了情操,激發(fā)了學生寫字的興趣,為上好寫字課做好開端。
二、教師示范
有的老師在進行書寫技法的指導時喜歡用電腦課件演示代替教師的板書,我認為這樣不利于學生的掌握。因為書寫技巧單靠講,學生是很難理解的,只有直觀的觀察才能幫助學生理解。教師要在講清要領的基礎上多做示范。讓學生親眼看到怎樣運筆、怎樣行筆、怎樣收筆;讓學生理解“橫平、豎直、撇有尖、捺有腳”一系列的動作、姿勢等都是課件上所見不到、聽不到的,老師好的范字更能喚發(fā)學生強烈的練字欲望。示范包括全體示范和個別示范。對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及重點字應該在投影儀或黑板上示范分析;對個別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示范要對癥下藥,有的放矢。教師應注意邊示范邊講解,讓學生看清每個筆畫的起筆、行筆、收筆的方法。
三、觀察分析
觀察是認識事物的基礎。唐代書法家、書法理論家孫過庭在《書譜》中提到,“察之者尚精,擬之者貴似”。可見,細致的觀察對寫好字的重要性。很多字小學生還是剛剛認識,在臨摹時常常看一筆寫一筆,一個字寫得東倒西歪,結構松散。因此,要讓學生學會觀察、善于觀察、整體觀察,這是把字寫好的前提條件之一。教學時,我一般挑選本課練習內容中的字進行示范,先請學生觀察這些字的筆畫筆順、外形特點。例如,“捺”為什么要“一波三折”?怎樣才能寫出“一波三折”?然后再分析這些字的形體結構,讓學生弄清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具體位置。老師在引導學生觀察字形時,還要讓學生學會比較。例如,在指導學生寫“水”字時,先在黑板上的田字格里分別寫上兩個“水”,一個是書寫正確的“水”,一個是寫得不勻稱的“水”。最后總結:凡是這類獨體字,中間要寫得稍長,兩邊稍短,注意勻稱。老師適當?shù)氖痉赌茏寣W生的感受更直觀,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書寫水平,又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四、練好基本功
練好基本功,是寫好字的關鍵。寫字的基本功主要包括基本筆畫,基本筆順和間架結構三個方面。在教學中,必須直觀性強,避免抽象的說教,從而提高孩子寫字興趣。
(1)指導書寫筆畫。漢字的每個基本筆畫都有起筆、行筆、收筆三個動作,即使是最小的點,也必須三個段落分明。寫豎時,要注意它的虛實變化,一定要寫直;寫撇時,末端要出尖,掌握筆畫要領后,要進行強化訓練,逐步養(yǎng)成習慣。教學時,我都配以口訣,如“點”,起筆輕、行筆短、收筆重。又如“長橫”,起筆重、行筆長、收筆重。這樣孩子們在愉快的學習中就掌握了筆畫的書寫。
(2)指導書寫筆順。寫好筆順是寫好字的前提。要求學生掌握并記住筆順的書寫規(guī)則,了解其規(guī)律。每寫一個字,先寫哪一筆,后寫哪一筆,先寫哪一部分,后寫哪一部分,都要有序。學生掌握了筆順規(guī)則,寫起來得心應手。
(3)指導寫好間架結構。寫好字的間架結構,又是寫好字的關鍵。漢字結構大體上分兩類:一類是獨體字,一類是合體字。獨體字是沒有偏旁部首,只有基本點畫結構而成的字。如:一、二、三、大、小等。合體字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獨體字組合而成的字.合體字可依據(jù)其結構分成以下幾種類型:上下結構、左右結構、品字形結構、上中下結構、左中右結構、內外結構等。首先,要講清結構如何安排。如:寫獨體字,首先讓學生考慮寫在田字格中間的什么位置,首筆的落筆應在什么地方,心中要有數(shù)。寫合體字,指導學生注意筆畫疏密要勻稱,結構比例要適當。讓學生仔細觀察看清每個字結構各部分的大小、寬窄,以及每一筆畫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同時我又利用課件播放書寫效果,讓孩子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對抽象的漢字產生興趣,有了強烈的寫字欲望。
(4)指導描紅和臨寫。小學生模仿性比較強,因此在指導寫字時,讓學生先描紅再臨寫。寫好字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描紅的效果要比臨寫的效果來得快而直接。我首先著力抓好描紅和臨寫的結合點,借助田字格,以及描紅時對字的整體感受的體驗。低年級學生年齡小,注意力時間短,每次描紅時間不宜過長,一刻鐘左右就應該讓他們休息一會。
五、交流評價
蘇霍姆林斯基說:“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兒童的好勝心、榮譽感極強,針對這一心理特點,我鼓勵學生大膽地展示自己。我一般采用板演、實物投影儀等手段展示學生的寫字作業(yè),不僅展示優(yōu)秀作業(yè),還從一些寫字基礎不太好的學生的作業(yè)中挑出一些寫得好的字加以表揚,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進步。真正感受到寫字的快樂,為寫好字增添力量和信心。交流評價的過程也是審美的過程,在欣賞評價中能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
葉圣陶先生說:“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因此,寫字教學要科學地安排時間,恰當處理講與練、教與學、練習與指導、教師與學生的關系,精講多練,以練為主,加強訓練,引導學生確立“提筆即是練字”的意識,養(yǎng)成“動筆就不茍、練筆必規(guī)范”的良好書寫習慣,多管齊下,就一定能達到寫字教學的目標和要求。
參考文獻:
[1]王敬敏.完善小學寫字教學的途徑與對策[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4(7):9-11.
[2]吳劍峰.小學寫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0(12):53-5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