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茵
摘要:隨著國際交流的日益增多,小語種人才培養工作受到了廣泛的關注,但是傳統學習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以及我們自身發展的需要,因此對小語種學習模式進行創新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文中將對小語種學習模式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探究小語種學習模式的創新策略。
關鍵詞:小語種;學習模式;創新策略
小語種人才在國際交流與貿易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我們也關注到了學習小語種的重要意義,很多同學都希望能夠學習新的語言,提升自己的交流能力。而語言的學習是建立在一定的文化背景基礎上的,脫離語言環境是無法提升自身的語言運用能力的,因此創新小語種學習模式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一、小語種學習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習模式較為死板
傳統小語種教學模式主要為課堂教學,在人才培養體系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其形式較為死板,難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課堂教學角度進行分析,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學習的主要原因為提升自身的應試能力,而沒有對自身的實踐能力發展予以關注,而教師也多將教學的重點放在應對考試以及提升學生的理論素養上,卻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實際發展需求,教學的實用性不強,且教學形式多為單一的灌輸模式,學生相對被動,我們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難以得到有效的激發,此時的教學是死板且低效的,有時很多同學雖然能夠掌握較為扎實的基礎語言知識,但是卻不能夠組織詞匯準確表達自己的想法。
(二)缺少專業的學習指導
自主學習也是當前主要的小語種學習模式,我們可以在網絡上尋找優質的小語種學習資源、可以觀看相關的視頻、動畫或聽小語種音樂,也可以在圖書館收集相關資料。但是由于我們的成長環境缺乏小語種文化氛圍,在學習的過程中,很容易找不到重點,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極有可能進入誤區,這不僅會造成時間與資源的浪費,還會阻礙我們小語種素質與運用能力的發展。此時們必須有針對性的學習指導,才能夠實現高質量的學習。隨著技術的發展,網絡已經成為了教育教學的有效途徑之一,在網絡學習中,我們無法與同伴或教師展開實時的交流與互動,教學情景變異、情感淡漠等問題較為突出。同時很多學生并不具備較強的自制能力與自律能力,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他們很有可能去做其它無意義的事,繼而導致整個學習效率的降低。因此總的來說,如果沒有專業的學習指導與管理,自主學習的作用是極為有限的。
(三)社會教育培訓機構質量不一
在經濟發展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教育培訓機構產生,此時教育培訓也漸漸成為了小語種學習的重要模式。社會教育機構在人才培養方面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部分培訓機構聘請了海內外的高精尖人才,并集語言教學以及留學服務等功能于一身,因此教育教學優勢較為明顯,可以推動小語種學習效率與質量的提升。但是不可忽視由于市場具有復雜性,社會教育培訓教育機構的質量是不一的。一些機構盲目追求利益,其師資力量不足,且教師的專業性較低,教學質量不高,而求學者并沒有對教學機構作出正確的評估與分析,一旦進入這種教育機構進行學習,我們并不能學到較多的有用的知識。
二、小語種學習模式創新創新的有效策略
(一)開展交替教學
交替教學即在同一門語言教學中,兩名或三名教師輪流展開教學任務,各教師的教學內容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有重復或交叉的部分。與集體備課以及合作教學相比,交叉教學具有明顯的差異性與特殊性,各教師不需要統一教學方式或對教學內容進行溝通,教師可以以個性化的方式展開教學活動,使小語種教學顯現出不同的風格與特色。在交替教學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以及興趣喜好找尋學習路徑、調整學習模式。
(二)開展結對學習
結對學習就是讓留學生與本國學生展開互動學習,結成學習對子,在課堂以及課下時間,二者可以進行交流互動,相互學習。結對學習模式能夠實現互惠雙贏,使課堂上能夠形成良好的語言學習氛圍,推動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在語言交流的過程中,不同國籍的學生可以進行面對面的互動與交流,此時學生會不自覺的將外語當成交流工具,并在生活中有效運用這類外語進行交流,語言文化可以實現較好的互補與融合。另外,結對學習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節省學習費用,讓不同國籍的學生可以在同班學習,而不需增加資金組班教學。
(三)開展研究性學習
研究性學習是指教師根據教學的需求,為學生設置具有探究價值與意義的任務,然后讓學生以獨立或者合作的方式展開學習與探究。在探究的過程中,資料收集、分析討論、方案執行、成果總結等過程均由學生自主完成,學生的參與度與積極性是可以得到有效的調動的。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對各個國家的文化展開研究,然后撰寫報告或論文,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將會對語言背后的文化因素產生深刻的認識與理解,這對提升其語言運用能力來自有著重要意義。
(四)開展案例教學
案例教學也是一種極為有效的教學手段,能夠實現對小語種學習模式的創新。這種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較為廣泛,教師會根據實際情況準備行業案例,然后讓學生對案例進行分析與思考,這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在小語種學習中,案例教學法也顯現出了一定的應用優勢,在互動、分析與交流中,學生對語言的認知與理解能力將得到有效的鍛煉。
結語:
近年來,小語種學習備受關注,傳統的小語種學習模式包括課堂教學、自主學習以及社會培訓等,這類學習模式雖然在一段時期內起到了人才培養的作用,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它們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如學習模式死板、缺乏專業指導以及社會培訓機構質量不一等,這極大的影響了小語種學習質量的提升。無論是學校還是培訓機構都應當從時代需求出發,創新小語種學習模式。首先可以開展交替教學;其次可以開展結對學習;再次可以開展研究性學習;最后可以開展案例教學。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與興趣選擇適宜的學習模式。
參考文獻:
[1]谷若崢.研究性學習在小語種本科理論課程教學中的具體構建[J].亞太教育,2016(20).
[2]谷若崢,賈如.小語種本科理論課程教學中構建研究性學習模式對教師的要求[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6(05).
[3]張毅,趙婷.小語種學習模式創新策略[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5(01).
[4]邢茜.淺談小語種學習方法和就業前景[J].現代婦女(下旬),2013(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