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美芹
摘要:有關電影產業的扶持性政策,對我國文化產業的提升以及文化軟實力的增強,起著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對我國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本文對我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的實施現狀和重要意義做以描述、分析。
關鍵詞:農村電影;放映工程;現狀;意義
根據學院的要求,我近幾年暑假期間一直在電影公司頂崗實習。在這個過程中,我深入了解了我國農村電影的現狀,對我國實施農村電影放映工程的重要意義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電影是一種文化產品,它在人們消費的同時,也在不知不覺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習慣、價值取向。如果提升到政治高度,那么電影就是一種宣傳工具。只是這種“工具”,并不是赤裸裸地讓你如何如何,而是讓你在藝術欣賞中,潛移默化地發生作用。當然這種說法,一些“藝術至上”導演未必會完全認同。可是,一部電影自從它公諸于世,所產生的各種各樣的情感體驗以及影響是客觀存在的。大家知道,美國的電影票房占到全球的92%,這是非常驚人的軟實力!美國人在電影中的形象、美國式的價值觀等等,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觀眾、影響著這個世界。而作為世界上三大電影生產國之一,我國的電影產量也是逐年遞增,令人矚目。以2010年為例,當年我國的產量達到526部,足以和美國的產量比肩。但是從全球的市場占有率來看,中國居然還不到2%。這是一個驚人的對比,作為一個正在崛起的大國,這樣的實力顯然與我國的身份極不匹配,中國進一步發展電影產業勢在必行。
當前,我國的農村電影放映及城市院線的發展正處于一個穩步上升、或者說是一個相對輝煌的時期,體現了我國對文化產業的重視,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國家對作為文化產業中電影產業的扶持效應。有關電影產業的扶持性政策,對我國文化產業的提升以及文化軟實力的增強,起著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對我國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下面,我對我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的實施現狀和重要意義做以描述、分析,不當之處請方家指正。
一、農村電影放映工程
“2131工程”是國家廣電總局、文化部等五部委于1998年提出的跨世紀農村電影工程和文化建設項目,即在21世紀,實現每一個行政村(社區)每一個月放一場電影的目標。國家“十一五”文化發展規劃綱要中,將“2131工程”列入七項公共文化建設重點工程。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于2005年11月7日,提出《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意見》中也強調:積極發展農村電影放映,繼續實施農村電影數字化放映“2131”工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是農村電影“2131”工程的延伸和發展,既是一件惠及百姓的好事、實事和新事,也是提高農民素質、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重要途徑。農村電影放映工程以“政府買單、群眾看電影”的形式,讓農民在勞作之余通過豐富的影視內容開闊眼界,增長見識,豐富業余文化生活。此舉對實現和保障農民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普及科學技術知識,提高農民群眾的思想道德、科學文化素質,不斷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中國,農民仍然是最大的一個群體,無論現在城市電影做得多么好,但是如果農村電影做不好的話,就存在巨大的缺憾。實踐證明,農村電影放映工程是一項宣傳黨的方針政策、促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廣大農民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水平、反對敵對勢力宣傳、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項順民意、暖民心的世紀德政工程,它有力地推動了全國農村電影事業的發展,使農民群眾看電影難的情況得到極大的改善,同時,也對我國整個電影產業的發展,起到了極大地推動作用。
二、村電影放映工程的管理現狀
圍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體要求,堅持社會效益第一的原則,以數字化放映為龍頭,以機制體制改革為動力,積極探索完善“企業經營、市場運作、政府買服務”的農村電影發展新思路。縣區農村電影放映工程,一般由當地電影放映企業進行實施。當地放映企業,在加入農村電影院線公司之后,通過院線公司,在國家廣電總局數字節目中心直接購買影片,保證了影片的內容導向和節目源的質量。
2012年底,我省通過建設農村電影數字化放映監管平臺,對農村電影放映工程進行更加科學、規范化的監管,平臺生成的數據,作為確認電影放映場次的重要參考依據。農村電影數字化監管平臺通過GPS衛星定位、GPRS數據回傳等高科技手段,使監管工作更加直觀。當地政府主管部門和電影放映企業,可以通過監管窗口,對放映隊的具體工作進行監管。總之,通過對農村電影進行數字化放映改造,使得農村電影放映工作從放映到監管,具有了很強的可操作性。目前來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的實施,帶來諸多方面的有利影響。
首先,有利于推動電影制片業的發展,增強電影創作的活力,不斷提升我國電影的創作實力。大家知道,我國的電影產量現在是可以和美國比肩的。產量雖然大,可是能夠在城市主流商業院線上映的影片卻屈指可數。那么另外的影片如何上映,如何收回投資、甚至盈利,就成為為一個問題。如果沒有上映渠道、不能收回投資,不能盈利,就會嚴重影響到電影作品的創作與生產。據了解,不能夠在主流院線上映的電影,原來的銷售渠道只有電視臺、網絡和一些非主流院線,還要冒著極大的被盜版的風險。農村電影放映工程的實施,讓這些電影有了更加廣闊的放映平臺。每個行政村每個月放映一場電影,量是非常大的。讓好的影片能夠有一個順暢的放映渠道,能夠獲取一定的利潤,無疑會促進電影制作者的創作熱情。放映渠道有了、盈利有了、創作熱情有了,再由量變到質變,好電影就出來了。好電影出來了,就可以從一定程度上提升我國電影的影響力,提升我國的文化軟實力。可以說,農村電影放映工程的實施,使得我國電影放映形成一個多層面、立體的大市場,從而使得城市、農村電影的發展更加協調有序、相得益彰。
其次,豐富相對匱乏的農村廣大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促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廣大農民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水平。這幾年,農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高,而業文化生活則相對匱乏。當然,電視有了,還有很多地方也可以上網。但是電影作為主流的文化消費品,在農村就顯得捉襟見肘了,城市和農村在電影觀看上有著巨大的鴻溝。筆者認為,這并不是一個正常的現象。當然,要讓讓農村建設出城市里那樣的星級影院,也是極不現實的。這在一定意義上,也許跟資本和市場的性質有關系。但是,星級影院不能搞,并不代表農民就不能享有觀看電影的權利。不能搞星級影院,可以搞普通影院,不能搞普通影院,就搞流動放映。反正,一定要讓農民這個最為廣大的群體看上電影。黨和國家從來就沒有忘記這些為國家做著貢獻的群體,農村電影放映工程的實施,體現了黨和國家對廣大農民群眾精神生活的關心。反過來,農民群眾通過觀看一些優秀的國產電影、科教影片,可以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可以更好地建設自己的家園,為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
第三,激活相對平靜的農村文化市場,培育農村電影市場的發展,促進整個電影產業鏈條更加健康、完善。業內人士都知道,電影市場是需要培育的。如何培育?最主要的還在電影產品本身。現在很多人看電影,包括很多城市觀眾,還不知道怎么看。比如影院內的音響,他就不知道怎么去聽,只聽見“稀里嘩啦”到處都響。這樣,是不會提高他對電影的觀看興趣的。當然,作為流動放映的農村電影,在效果上優勢還不是非常明顯。應該說,數字電影的興起,從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這一現狀,起碼從畫面和還音質量上,還是有所提高的。因此,電影要放映好,要調好放映設備、及時更換放映機的燈泡,讓群眾對電影有個重新認識的過程。電影放好了,觀眾就有了,就會有部分想進軍農村市場的企業要求我們放映廣告,這是個良性的循環。當然,農村的文化市場遠不止放電影這件事情,但作為農村文化市場上的重要一員,農村電影有義務一馬當先。文化產業被譽為21世紀的“朝陽產業”,對于目前相對平靜的農村文化市場而言,著實有著巨大的開發潛力。
當然,農村電影還可以作為黨和政府的另一個宣傳平臺而存在,在這里,就不再做進一步的闡述了。總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對我國電影產業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我國電影產業的良好發展,對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三、農村電影放映工程存在的問題
(一)存在認識不到位的問題
農村電影放映工程是黨和國家關注民生,尤其是關注文化民生的重大舉措,是各級黨委和政府與人民群眾保持密切聯系的橋梁;此外,農村電影放映工程對電影產業的良好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對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國家“十一五”文化發展規劃綱要中,將“2131工程”列入七項公共文化建設重點工程,足見其不單是一項電影放映業務工作,而是一項不折不扣的政治任務和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戰略部署。但實際操作中,存在部分基層領導認識不到位、不能夠積極配合的現象。
(二)好題材的片源偏少
在農村公益電影放映的片源安排上,各級院線公司處于商業利益的考慮,都是放映一些過時的或題材比較舊的影片,而市場上新出的好影片幾乎看不到,或者要購買才能觀看,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民觀看電影的積極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