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慶順

摘 要:隨著國家養殖業的發展,生態養殖技術的應用受到廣泛重視,需要養殖戶轉變傳統的養殖觀念,樹立正確的生態觀念,建立健全相關養殖模式,發揮技術的作用,減少資源浪費問題,降低肉豬的養殖成本,提高其經濟效益。
關鍵詞:肉豬生態養殖;養殖技術;應用措施
在肉豬生態養殖的過程中,養殖戶需要科學應用混養模式,發揮肉豬糞便的作用,在減少資源浪費問題的情況下,可以有效創建專門的養殖機制,提高關鍵養殖技術的應用效果。
一、肉豬生態養殖概念分析
肉豬生態養殖,主要目的就是在保護環境的情況下,保證肉豬健康性。對于生態養豬而言,其屬于跨學科的行業,主要涉及到:養豬知識、動物營養知識、環境衛生知識、生物學知識與土壤肥料學知識。養殖戶可以將養殖業作為主體,制定完善的排泄物處理方案,將農業與牧業結合在一起,在科學利用各方面資源的情況下,發揮相互促進的作用,在降低成本的基礎上,提高肉豬產出,減少對于環境的污染,促進養殖系統生態良性循環。且在肉豬生態養殖技術應用期間,可以打破傳統養殖技術的局限性,減少污染與排放,促進肉豬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與進步。
二、肉豬生態養殖模式分析
在肉豬生態養殖中,養殖戶需要科學應用生態養殖模式,根據相關標準,嚴格控制養豬效益。
1.肉豬-沼氣-魚-水果、蔬菜、糧食模式。此類模式在實際應用中,就是在肉豬養殖場中建設沼氣池,將肉豬糞便放置在沼氣池中,在產生沼氣之后,可以將發酵的肥料用在魚塘養育工作中,且魚塘底部的淤泥,可以應用在水果與糧食的生產中。且在果樹與農作物種植期間,樹葉與秸稈可以應用在肉豬飼料中。這樣,不僅可以減少肉豬養殖中對于外界飼料的依賴程度,還能解決當前糞便環境污染問題,降低農作物的種植成本。
2.家禽-肉豬-沼氣-魚。此類模式在實際應用期間,就是將家禽的糞便收集在一起,在充分發酵之后,添加在肉豬飼料中,可以將其作為肉豬飼料的重要部分。可以將豬糞應用在沼氣池中,經過發酵之后,作為魚類的飼料,形成良好的產業鏈模式,減少對于環境的影響,降低肉豬養殖成本。
3.家禽-沼氣-肉豬-糧食、家禽-肉豬-沼氣-水果、蔬菜模式。在生態養殖的過程中,需要形成良好的生態圈模式,根據其實際變化與特點,制定完善的養殖方案,按照工作要求,科學實施管控活動,滿足現代化肉豬生態養殖要求,提高肉豬排泄物問題的解決效果,減少對于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
三、肉豬生態養殖關鍵技術
在肉豬生態養殖的過程中,關鍵技術較為重要,養殖戶需要予以足夠重視,應用科學的方式對其進行處理,降低對于生態環境的影響。
1.科學選擇養殖場地。在肉豬生態養殖期間,需要對養殖場地進行科學的選擇,盡量將場地建設在交通較為便利、遠離居民的區域,不僅可以提高物資運輸的便捷性,還能減少對于居民的影響,避免出現病毒傳播的現象。為了保證肉豬養殖的生態效果,需要選擇附近有果園或是魚塘的區域,科學建設蔬菜種植基地。例如:將地址選擇在交通較為便利的山區,不僅可以保證空氣清新性,還能提高水資源的品質,拓寬肉豬養殖業的發展空間。
在對養殖場進行建設的過程中,需要做好通風系統與排水系統的設計工作,保證光照的充足性。且需要減少外來病毒對于肉豬的影響,科學設置隔離帶系統,例如:建設速成樹林,可以將其作為隔離帶,減少疾病傳播幾率。在此期間需要注意的是:隔離帶的建設,不可以與肉豬養殖場的距離太近,避免影響養殖場的通風效果。
2.病毒性疾病的控制方式。在肉豬生態養殖期間,經常會出現病毒性疾病,嚴重影響肉豬的健康性。因此,需要做好病毒性疾病的防控工作。如圖1所示,為三段式的病毒性疾病防控流程圖,第一段就是在仔豬斷奶之前的10天左右,對其進行防控。第二段就是在七天之后,連續開展十天的防控工作。第三段就是在第二段的七天之后,連續開展十天的防控工作,不僅可以提高仔豬的疾病預防能力,還能全面優化肉豬養殖體系,滿足相關工作要求。
3.污染治理措施。在肉豬養殖期間,經常會出現嚴重的環境污染現象,如果不能對其進行及時的處理,將會導致污染規模擴大,污染程度加劇。因此,養殖戶需要制定綜合治理方案,針對污染情況,合理分析與掌握環境污染治理要求,樹立健康養殖觀念,對各類資源進行良好的應用。例如:養殖戶在肉豬養殖期間,將沼氣池建設在豬舍的下部,避免在冬天氣候較為寒冷的時候,影響沼氣池的生產效果。目前,在我國肉豬養殖中,最為常見的生態養殖模式為:肉豬-沼氣-水果、蔬菜模式,屬于農業與牧業相互結合的產業鏈條,可以對廢棄物進行綜合的治理,減少對于生態環境的污染。
在山區中,需要將地址選擇在低山與緩坡的區域,可以為養殖戶提供較為良好的發展空間,有利于對排泄物進行治理,例如:將排泄物應用在茶葉種植與竹林種植中,做好處理工作,可以降低工作成本,減少環境污染問題。
4.科學選擇品種。在肉豬生態養殖期間,需要科學選擇品種,制定優良品種的選擇方案,增強肉豬的抗病能力與繁殖能力,提高其存活率。且在選擇優良品種期間,需要重視自繁自養模式的應用,不僅需要保證肉豬疾病抵抗能力,還要降低引進成本,提高養殖戶的經濟效益。在外來引種期間,需要做好疾病檢驗工作,制定完善的引種方案,保證不會出現嚴重的疾病危害。且在肉豬養殖期間,需要制定完善的自繁自養方案,全面優化養殖體系,加大管理力度,滿足其實際發展與建設需求。
四、結語
肉豬養殖業在實際發展期間,需要建立健全管理方案,根據當地實際發展要求等,制定完善的生態養殖模式,發揮豬糞在果樹種植、農作物種植中的作用,全面提高其工作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強工作效果。
參考文獻:
[1]林元潮.肉豬生態養殖技術[J].北京農業,2015(14):212-212.
[2]劉大蓉.家庭農場肉豬生態養殖技術[J].甘肅畜牧獸醫,2016,46(4):107-109.
[3]閆長紅.生態豬養殖技術及其未來發展[J].科學種養,2015(12):169-170.
[4]劉綿剛,張清杰.生態富硒肉豬養殖技術[J].中國畜牧業,2015(17):78-79.
[5]蔣麗萍,蒲元席.豬的養殖技術[J].獸醫導刊,2015(20):86,18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