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柱明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林業資源的需求也越來越急切。但我們也同樣意識到,可持續發展是我們利用林業資源的必由之路。森林資源作為我國重要的生態資源,其良性發展的問題不容忽視。因此,需要高度重視新時期可持續發展林業戰略工作的順利展開。在本文中,筆者將對新時期可持續發展林業戰略的相關內容進行具體的分析和介紹,希望對相關工作的展開有所幫助。
關鍵詞:新時期;可持續發展;林業戰略
一、可持續發展的含義
可持續發展的含義最早源于1972年,在聯合國會議上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含義,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不斷增加其內涵。狹義的可持續發展的內涵,是要求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能夠不對子孫后代的生存造成威脅??沙掷m發展能夠保證人類經濟發展的同時也能給使得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不受到破壞,能夠使得子孫后代能夠安居樂業和持續發展。廣義的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涉及的區域較為廣泛,涉及到的領域較多,包含著政治、經濟、環境、經濟和社會等眾多的方面,每一個研究領域由于站的角度不哦天哪個,研究的方向和含義也不同。總之,可持續發展走的是一條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持續發展之路,即能夠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能夠不對子孫后代的發展造成威脅。
在新的時期,我國從自己的本國國情出發,走出來中國的可持續發展之路。中國的可持續發展之路,要求尊重自然、師法自然、保護自然并且與之和諧相處。
對于林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要求林業產業不但能夠滿足當代人的需求,還能不對后代人的生存造成威脅。林業的發展與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有密切的關系,林業經濟需要從自然資源和環境資源兩個方面出發,為林業的發展帶來利益。
二、目前林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1.體制落后。在我國,目前的森工企業存在著一個普遍的問題是政企不分,使得森林資源的監當下督、管理和采伐存在諸多的問題,很多的林業局存在著即使政府行業的管理部門行使政府職能,有從事林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從而出現監管不嚴的現象。很多的森林資源存在著資產短缺的現象,很多地區仍然沿襲著傳統的政企不分的傳統體制框架,不能很好的適應當下社會的 發展需求,使得經濟和和環境受到破壞和威脅。
2.管理成本稿。在我國林區的經營方式,主要是依靠以場輪伐的經營額主要模式在經營,很多的工作人員居住在林場,工業的布局也主要采取采掘的方式進行,通過單一的生產來進行產業結構的布局和調整。但是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這種以場輪伐的方式展現出諸多的問題,傳統的布局數量過多,但規模不大,人口較少,這樣還會導致對于林業管理的成本較高,不利于林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新時期可持續林業發展戰略
在對林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的管控中,要首先重視先進技術的應用,加快調整落后的產能,使得企業的管理和創造能力有所提升,使得產業能夠進行積極的調整和改造,使得高耗能、高污染、低效能的生產工藝能夠快速的被淘汰。另外,要重視企業的結構化調整,使得產業結構得到優化和調整,使得第一、二、三產業能夠得到比例的優化,從而實現產業的規?;?、集成化發展。對于林業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制定,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考慮,下面進行具體的介紹:
1.堅持宏觀調控。對于林業的調控,要從三個方面出發:第一,要牢牢遵守社會主義新林區的建設和規劃大綱;第二要以“十二.五”規劃為大綱;第三,要堅持生態文明建設,實現可持續發展。重視招商引資,通過改革和引進技術、管理以及生產經驗,使得林區的生態和經濟體系能夠有機的結合,使得林業產業能夠得到有機發展。
2.注意森林防火。針對森林防火,我們從林業可持續發展角度出發,提出以下幾條解決措施,具體如下:
(1)將森林網格化,重要林木重點保護。對于經常發生火災的地區,我們了可以通過建立防火帶來將此處區域與其他區域分割開來。如果發生火災,那么損失僅為一小部分林地。林業部門應專門設置具體地點,具體人員對重要林木區域、易發生火災區域重點巡察,這些措施能夠使森林火災不幸發生時,不會出現較大規模的火災,從而使損失降到最低。
(2)將農田,林地相互區分,建立防護帶。如果只是通過懲罰措施來禁止農民焚燒秸稈,燒荒,禁止人民上山祭拜,焚燒紙錢,這種粗暴的手段只能是飲鴆止渴,起不到良好的社會效應。我們必須采取積極主動的方式,扭轉這種不利的局面。一方面,我們要加強宣傳教育,告訴人們防火的重要性和森里火災的危害,定期組織學校單位參加相關的主題活動。同時社會要不斷倡導文明祭祀,改變人們上山燒紙這種陋習,養成文明的民俗活動。可以指定地點,讓人民有地方去延續習俗。另一方面,我們可以通過將農田與林地建立防護帶的措施,來降低農田明火飄散到森林中造成森林火災的風險,有效防止了農業火災蔓延擴散到森林火災的可能性。
(3)加強林區植被的防火能力。不同樹種的防火能力是不同的。在易發生的地區種植防火林木能夠有效的防止森林火災。對于農田邊緣、公路兩旁、出山口、人為活動較為頻繁的森林地區及重點林區保護地可以栽種女貞、刺槐、楊樹、冬青等防火能力強的樹種。通過這種辦法,能夠將森林火災的風險降到最低。在出現少量明火時,不會引發森里火災,有效保護珍惜樹種及林地安全。
(4)采取合理的方法進行煉山造林。加強煉山造林的標準,嚴禁在煉山過程中造成火災。比如說:風力、空氣濕度、護林人員數量、隔離帶寬度等因素,都應該在我們的考慮范圍之內。只有這些指標嚴格達標,才能進行煉山造林。
(5)選擇合適地點建立瞭望臺,增加護林工作的人工投入。在高處設置瞭望臺,當火災發生時,我們可以做出快速而及時的反應,及時準確的發布防火等級。森林中一旦出現明火,要立即采取行動,防止產生更大的損失。護林工作者應該進行全面、實地檢測工作,將護林工作高效細致完成。
3.推進林業體制的改革。在進行林業體制的調整時,要實現政企分開、社企分離,這樣才能實現對資源的管理和利用的分離,更好的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為此,要以集體林權制度作為改革的重點內容,改善人的居住環境和現代林業綜合配套改革。通過增加社會的改革力度,從而加大企業的改革力度,實現林業的市場化經營。
四、結語
近幾年來,國家高度重視可持續發展林業戰略的制定,林業部門近幾年來也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但是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仍然發現許多嚴峻的問題。因了此,在新時期需要制定更加行之有效的戰略來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在本文中,筆者首先分析可持續發展的含義、隨后對目前林業發展存在的問題進行探析,最后對新時期可持續林業發展戰略進行具體的分析。希望本文的內容對于相關工作的展開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羅眠,組織管理學,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136~143.
[2]吉林森林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露水河刨花板分公司【J】國際木業,2007,(06).
[3]國家林業局中國森林資源報告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8.
[4]中國吉林森工集團“十一五”和中長期發展規劃,2006.
[5]陸憊圣對我國人造板生產發展前景的幾點看法【J】人造板通訊,2008(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