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慶偉
【摘要】目的 臨床分析普外切口感染的治療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普外切口感染患者50例,按照隨機分配方式,將其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25例,所有患者給予抗生素治療,對照組選擇碘伏仿創紗條進行引流,研究組選擇莫匹羅星后凡士林紗條進行引流,對比兩組愈合時間、治療時間。結果 研究組出現感染,實施清創治療,再實施二次縫合治療時間(4.1±1.7)d,愈合時間為(10.8±2.0)d,對照組治療時間為(12.3±1.9)d,愈合時間(25.4±3.7)d,兩組治療效果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對普外切口感染患者,采取莫匹羅星治療,可有效縮短治療時間,提升切口愈合速度,值得臨床推廣運用。
【關鍵詞】普外;切口感染;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969.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15..01
在外科臨床中,切口感染屬于常見性并發癥,因普外科手術數量較多,切口感染率比其他科室明顯要高?;颊叱霈F切口感染,會增加精神、身體負擔,延長住院時間,使治療費用進一步加重,有的嚴重性患者,還會引發膿毒血癥,甚至導致感染性休克。所以,對于普外切口,需要防止感染發生,如果出現切口感染,必須及早控制感染,有效促進切口愈合和患者身體康復。筆者選取我院收治的普外切口感染患者50例,其中25例患者給予莫匹羅星后凡士林紗條進行引流,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普外切口感染患者50例,按照隨機分配方式,將其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25例。研究組男17例,女8例,年齡24~70歲,平均年齡(44.2±8.7)歲,其中13例闌尾切除、5例胃大部切除、3例胃癌根治、3例膽道術、1例結腸術,切口長度3.9~14.9 cm,平均長度(8.1±2.1)cm,脂肪厚度3.8~9.9 cm,平均厚度(5.5±1.9)cm。對照組男15例,女10例,年齡22~71歲,平均年齡(44.8±8.2)歲,其中12例闌尾切除、6例胃大部切除、4例胃癌根治、2例膽道術、1例結腸術,切口長度3.9~14.9 cm,平均長度(8.1±2.1)cm,脂肪厚度3.8~9.9 cm,平均厚度(5.5±1.9)cm。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情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患者出現切口感染之后,采取抗生素治療。
研究組:選擇碘伏對切口皮膚進行擦拭,將切口縫線拆除,選取分泌物到病原體培養,將壞死組織徹底切除,采取生理鹽水和過氧化氫進行切口沖洗,選擇莫匹羅星軟膏進行內涂,選擇凡士林紗條進行金流,每兩日還一次藥,直到創面長出新鮮肉芽組織,再實施二期縫合,等縫合兩周之后再拆線。
對照組:選擇同種方式消毒、拆線和清創沖洗,防止在碘仿紗條引流,每兩日還一次藥,直到創面長出新鮮肉芽組織,再實施二期縫合,等縫合兩周之后再拆線。
1.3 統計學分析
數據全部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經過治療,研究組出現感染,實施清創治療,再實施二次縫合治療時間(4.1±1.7)d,愈合時間為(10.8±2)d,對照組治療時間(12.3±1.9)d,愈合時間(25.4±3.7)d,兩組治療效果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根據臨床調查顯示,切口感染約占院內感染10.88%左右,普外科切口感染占據手術感染例數56.2%,手術切口感染極易發生感染,會消耗身體,增加患者心理壓力,極易產生憤怒、焦慮情況,不配合治療,不利于切口恢復。同時,感染還會延長住院時間,增加治療、檢查費用,增加經濟壓力。因此,怎樣防止感染,盡量出現感染。
手術切口率和手術時間、費用、性質等相關,立足切口性質而言,主要分為污染切口、切口通道感染,隨著手術操作,致病菌也隨之遷移,尤其是急診手術屬于急腹癥,生殖道、胃腸道和腹腔相通,進而使得血液和消化液刺激腹膜腔,引起細菌移位,導致切口感染。立足手術方式而言,因普外科手術屬于暴露性手術,容易破壞皮膚黏膜保護屏障,進而引發感染。立足手術時間而言,手術時間延長一個小時,切口感染氯就會增加一倍。因此,在臨床上,對于普外切口感染治療十分重要。
在本組實驗中,研究組出現感染,實施清創治療,再實施二次縫合治療時間(4.1±1.7)d,愈合時間為(10.8±2.0)d,對照組治療時間為(12.3±1.9)d,愈合時間(25.4±3.7)d,兩組治療效果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針對普外切口感染患者,采取莫匹羅星治療,可有效縮短治療時間,提升切口愈合速度,值得臨床推廣運用。
參考文獻
[1] 謝青青,王晶晶,白薔薇.OSCE在涉外護理專業護生技能考核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7,(07):847-849.
[2] 王新輝.不同麻醉深度對老年腸癌手術患者應激反應的影響[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35):68-69.
[3] 王 晶.不同麻醉深度對老年腸癌手術患者應激反應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6,(13):95.
[4] 王小琳,羅仕蘭,周世群.OSCE考核模式在老年病科護理臨床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J].現代醫藥衛生,2016,(12):1933-1935.
本文編輯:吳宏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