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今社會已進入信息時代,多媒體和網絡技術對教育的影響將會越來越大,已逐步成為教師“教”和學生“學”的有力工具。本文結合筆者工作實際,將信息技術在小學生自主學習中進行探索研究,將會使教學內容、方法、模式,教學媒介以及教師和學生角色發生深刻的變革。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生;自主學習
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融合,是將信息技術作為內容、方法和手段,融于課程和課堂教學。以多媒體和網絡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使得知識不再以單一的文本形式來傳遞,而是融入了以聲音、圖片、影像等為介質的,形象、具體、生動的,可多層次感知的傳授。知識內容的豐富與傳遞形式的多樣不僅改變著教師“教”和學生的“學”,而且改變著師生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方式。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融合可促進師生信息意識的樹立;促進課程及課堂內容結構的變革;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促進教師教學方式的變革;促進新型教學模式的建立。在變革的過程中,我們要特別重視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
一、信息技術的運用,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
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的教學活動僅限于一本教科書、一塊黑板和簡單圖形展示來完成。單調貧乏,枯燥無味,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主動性無法有效調動,學習能動和創造性不能得到很好的發揮。利用網絡和多媒體技術把學生帶入問題情境、應用情境、直觀情境、虛擬情境、思維情境、合作情境、創作情境,激發學生探索興趣、研究興趣及求知興趣,將教學活動各要素融合起來,給學生提供學習的挑戰,在探索中解決問題,在研究中升華知識與技能。
網絡和多媒體技術的介入,使學生保持與學科知識關聯較緊密的信息的敏感度,能夠及時共享到優質的教育教學資源,能運用網絡搜索、在線交流等方法獲取信息,可以分類整合、歸納分析,達到為我所用。
利用信息技術可獨立學習和協作學習功能,讓學生在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的選擇、學習活動的開展、學習成果的展示等都有自主性,充分滿足學生的個性需要,體現學生的首創精神。讓學生有多種機會在不同的情境下去應用他們所學的知識,進行實踐體驗,實現自我反饋,根據反饋信息來形成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解決實際問題,建構知識體系。
二、信息技術的運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良好的興趣就會有良好的學習動機?!昂闷妗笔菍W生的天性,他們對新穎的、未知的、知道而沒有見過的事物都感興趣,要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必須滿足他們這些需求。然而傳統的教學都是嚴格按照教學大綱,把學生封閉在枯燥的教材和單調的課堂內,致使學生學習的興趣日益衰減。
將信息技術融于教學課堂,利用網絡信息量大、知識面廣,多媒體技術圖文并茂、聲像并舉、能動會變、形象直觀的特點為學生提供各方面的信息知識,創設各種情境畫面,有效地呈現知識的多樣性和再現實物的直觀性,使學生獲得全面的知識結構并感知事物的藝術效果,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在大腦中形成一幅活生生的畫面,真正的進入角色,進行情感體驗,從而有效地激起學生各種感官的參與,調動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激發動機和興趣。如:《草原》是一篇描繪了內蒙古美麗的自然風光和濃郁的風俗民情的課文。教師在授課時,可事先制作出反映大草原風光和民俗的課件,讓學生目睹明朗的天空,一碧千里的草原,明如玻璃帶子的河流,襟飄帶舞的迎客隊伍,蒙古包外的握手和蒙古包內的款待與飯后表演,課文《草原》的內容便可迎刃而解。伴隨悅耳的音樂和解說,學生再看著草原的風光,聽著牧民的歡聲笑語,感受著主人的熱情好客,此時,教師只要稍加點撥,學生便能明白這課文的主旨,真正理解“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這句詩的意境。同時,還可以通過課件畫面,看到群馬疾馳的情況、蒙古族的服飾、牧民待客的方式、套馬、摔跤、舞蹈等,接受更多課本中沒有的知識,得到更多的感悟。
為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有些活動、實驗和過程需要讓學生看得見,看得清,看得明白,我們可以利用PowerPoint的強大功能和flsh的動畫特效,將不可能的變得可能,把太快的變慢,把太小的變大。例如:在科學“沉浮實驗”的教學中,我們可以用PowerPoint把實驗要求明確地告訴學生,把實驗器材直觀地呈現出來,讓學生知道是什么,怎樣用。用flsh把實驗過程清晰的演示出來,可以放慢,讓學生看得更仔細更清楚;可以點斷,讓學生明了應該注意什么。隨后學生分組實驗的成功率會大提高,學生掌握相關操作技能的情況會非常明顯,這樣學生會迅速地獲得成功經驗,減少失敗的教訓。
利用信息技術編寫的系列有針對性的練習,其生動有趣和形式多樣必將使效果明顯,是傳統練習方法不可比擬的。它的最大成功之處在于化學習被動為主動,化抽象為具體,通過帶娛樂性的練習,能輕松鞏固已學知識,從而切實激發學生發自內在的學習動力,真正做到“減負提質”之目的。
三、信息技術的運用,幫助進行探索和發現
教學過程,事實上就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探索、發現、研究、解決問題,繼而對其進行拓展、延伸、創新的過程。于是,探索、發現問題就成為教學活動的關鍵,研究和解決問題是教學活動的重點。而問題又產生于情境,因此,創設情景就是組織課堂教學的核心。豐富的網絡信息和多媒體教學軟件等為我們提供了強大的情景資源。如在《圓的面積》的教學中,利用Powerpoint設置這樣一個場景:一匹馬拴在草地的木樁上,它可以吃多少草?學生通過探索發現,馬吃草的多少與以韁繩為半徑的圓的大小有關,于是,圓的面積計算就成了解決問題的關鍵。學生通過進一步的探索,發現了利用已掌握的計算長方形面積的方法,不能直接進行圓面積的計算。這時,可以利用Flash軟件動態展示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方法的研究和解決的過程,體會圖形轉化可以解決問題,由此拓展延伸到圓形可以沿半徑切割,拼成一個近似的平行四邊形。課件演示切16份、32份、64份后拼成的情況,讓學生發現切割的份數越多,就越像,學生就會想到,如果切割得非常非常多(無窮思維的初步建立),拼成的圖形就是平行四邊形了。可見,信息技術創設情景可以激發學生探索和發現問題,研究和解決問題,也能由舊知拓展延伸到新知,甚至創立新知識,它產生的作用是傳統教學手段無法比擬的。我在教學活動中,把網絡上豐富的資源,提供給學生,讓學生對感興趣的內容選擇性地學習和利用,也可以利用課件呈現不同的方法和手段,供學生參考。
四、信息技術的運用,突破教學的重點難點
小學生遇到知識重難點往往不容易解決。這時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創設情景,把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協同起來,找準問題的突破口,促進心理內化,加深學生對重難點的理解,從而達到其它教學手段達不到的效果。例如:小學低年級語文幾乎都有識字教學,如果用flash制作,讓生字各種筆畫順序都以動畫的形式展現出來,比單純的教師示范,學生比劃,口頭要求的效果要好上許多,且大大節省時間。同時,播放規范讀音音頻,不但清楚,而且標準,讓教師有時間和精力更多地關注學生,指導學困生。這樣新穎有趣的音頻視頻,更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保持一定的專注度,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獲得良好的效果。
五、結束語
總之,信息技術是一種能促進教育教學飛躍式發展的手段和工具,它與教學的有機結合,是教學改革中催生課堂科技化與智能化的必然手段。由于其視聽結合、手眼并用的特點及其模擬、反饋、個別指導和游戲的內在感染力,具有極大的吸引力,起到了任何傳統教學手段難以替代的作用。學生在這些現代化手段的引領下,必將對學習更有興趣,自主學習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會逐步加強,助推探索新知的強烈愿望。
作者簡介:
陸繼東(1968~),男,現就職于重慶市九龍坡區田壩小學校,主要從事小學教學與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