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作為高中教育階段的主課程之一,其教學成效直接影響到高中生的外語素質。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要求高中英語教學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目前,我國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普遍缺乏創新思維能力,高中英語教學水平參差不齊。因此,需要積極研究和探索高中英語教學中創新思維能力培養途徑,以此來滿足新時期英語教育的基本要求。
【關鍵詞】高中英語;創新思維能力;培養途徑
基于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的主要目標是在繼承和發展義務教育階段英語學習內容的基礎上,形成自主、合作學習的良好態勢,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目的。同時,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高度重視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通過有效手段來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創新思維能力,進而實現有效教學目標,達到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的目的。本文通過概述創新思維能力基本內容,對高中英語教學中創新思維能力培養途徑進行深層次、系統化探析。
一、創新思維能力概述
首先,創新思維基于創新意識,是對創新的一種深層次認知與理解,能夠促使人們破除陳規、突破自我、實現創新,將新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出新的方法,總結出新的經驗;其次,創新思維能夠增強個人的自主創新能力,從全新的角度出發去思考和探索問題;再次,創新思維能力作為人們的一種新技能,具備創新思維能力的人更具創造、創新和發明能力。研究表明,創新思維的主要內容包含了發散、聚合、辯證、逆向、辯證、靈感等思維[1]。同時,創新思維能力具有兩個方面的基本特征:一是獨創性,也就是能夠通過獨立的思考和探索,提出新理論,創造新技術;二是求異性,站在與別人不同的立場和角度去思考問題,打破傳統思維制式,提出具有創造性、創新性的理論和事物。高中英語教學中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創新型、創造型、復合型人才的培養。
二、高中英語教學中創新思維能力培養途徑
1.激發學習興趣,突出教學主體
高中英語教學中,需要堅持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傳統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地位十分被動,基本上只能接受教師的講解,不能參與到課堂交流和互動過程當中。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濃、處于教學的被動狀態[2]。因此,基于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發掘每一位學生的潛力,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將學生視為教學主體,引導學生全面學習,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和探索習慣,從而讓學生感到滿意,獲得自信心和成就感。也只有這樣,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才能得到提高,進而有利于其自主探索和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2.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強化學生創新思維意識
對于高中英語教學中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而言,良好的教學環境至關重要,直接關系到學生學習興趣及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因此,高中英語教師要利用現代化、信息化手段,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讓學生身臨其境,切實感受到教學的意義所在。同時,幫助學生科學制定學習目標,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的要領和策略。通過良好的教學環境,不僅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和動機的激發,而且可以深層次發掘出學生的學習潛力、創新思維潛力[3]。例如:日常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針對某個問題,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由學生自行討論,最后對小組討論結果進行點評,學生在自由談論的過程中,自然而然會形成獨立的意見和建議,充分發散創新思維,最終能夠達到培養創新思維意識、提高創新思維能力的目的。
3.科學評價,調動創新積極性
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客觀、科學評價,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自信心的前提和基礎。也就是說,教師的支持和鼓勵,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發掘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自主探索潛力。日常教學過程中,學生會產生一些古怪、離奇的想法,倘若教師給予批評和指責,那么學生的一些創新靈感會被遏制。如果教師能夠仔細聆聽,讓學生講出自己的想法,并給予科學的指正和評價,那么學生將會感受到教師的激勵,可以去大膽創新和嘗試,與教師建立起和諧、融洽的關系。因此,在學生創新能力培養過程中,高中英語教師要重視對學生的科學評價,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和創新積極性,進而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目的[4]。
4.開展課外教學活動,激發創新活力
傳統的高中英語教學模式下,基本上以課堂教學為主,忽視了課外教學手段和方法的推廣應用。研究認為,高中英語教學要切合實際,不能一味地去研究和學習課本知識,在課堂理論知識講解的同時,還需要附加課外活動,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培養學生的創新和探索能力。筆者通過研究認為,高中英語課外活動的開展,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方式:
第一,話劇表演。在某對話課程講解完畢之后,教師可以利用第二課堂,將學生分為若干組,確定一名組長,由組長負責本組話劇編寫,通過自導自演的方式,增強學生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可以起到激發想象力、培養創新思維能力的作用。
第二,組織辯論賽。一切真理的形成均離不開思想的碰撞,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同樣如此,學生只有在相互討論、激烈辯論的過程中,才知道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由于出發點、觀察角度、研究方法不同,所形成的結論有所差距,這個時候,就需要通過辯論來確定出最合理的想法。學生之間的辯論,不僅是思想的碰觸,也是其創新思維能力的較量。長期下去便會增強其創新思維能力。
第三,調查分析。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還需要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去調研現實生活中的一些人和事,調查設計與課本內容密切相關,可以自擬題目、自選角度,對所收集到的一手資料進行研究分析,提出自己的見解和想法。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大膽去嘗試、探索,而且能夠發現書本內容與現實生活的關聯性,有利于生活經驗積累和創新思維能力培養[5]。
除此之外,學生還可以結合課本知識,進行故事編寫、晚會籌辦、公益活動組織等,真正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當中,不僅增強了創新思維能力,而且塑造了個人獨立的想象力。
三、結語
通過對高中英語教學中創新思維能力培養途徑展開研究,我們能夠感受到,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培養是新課程改革的基礎需求,更是高中英語教學的主要目標之一。然而,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期的積累并堅持,教師不僅要改變傳統教學理念、教學方法,還需要創新教學模式,積極引導和鼓勵學生勤學善思、自主探索和創新實踐。只有這樣,才能增強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為國家培養出現代化四有人才提供基礎保障。
參考文獻:
[1]張麗華.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途徑[J].數學大世界(下旬),2016(10):6.
[2]劉華.淺議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作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6(16):94.
[3]楊麗霞.立足高中英語教學實際 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J].才智,2015(33):126-127.
[4]張愛英.如何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5(09):42-43.
[5]周春鮮.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現狀及創新思維能力培養[J].中學生英語(初中版),2014(02):66.
作者簡介:
李衛(1964.12~ ),女,漢族,山東蓬萊人,文學學士,煙臺高級師范學校外教處主任、高級講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