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媛媛
摘 要:社會在不斷的進步,為實現廣播電視臺的長足發展,要重視在體制改革背景下廣播電視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文將對廣播電視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展開分析,闡述創新途徑,利用思政教育工作,幫助工作人員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為受眾提供思想發展的正確方向。
關鍵詞:廣播電視臺;思想政治教育;體制改革;創新舉措
前言:廣播電視臺對人們的生活、工作,對社會政治、經濟等都產生較大的影響,廣播電視臺的價值觀念在一定程度上也會決定著社會的價值觀念。因此,在體制改革背景中,要強化對廣播電視臺思想政治的教育工作,豐富思政內容,促使思政工作與當前社會的發展相吻合,符合體制改革的新需要。
一、體制改革中廣播電視臺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的必要性
廣播電視的誕生,增加了信息傳遞的內容,拓寬信息傳遞的途徑。創新廣播電視臺的思政教育工作,可以更好的宣傳社會所提倡的精神,可以給民眾更強烈的感官刺激。在面對社會重點、難點問題時,可以通過更多樣化的途徑對問題進行剖析,明辨是非。其次,創新廣播電視臺思政教育工作路徑,可發揮廣播電視的優越性,提升其對社會群眾的教育功能,為社會創造思政教育的新環境。利用廣播電視,促使教育對象更廣,研究內容更深刻,實現思政教育的真正價值。
二、體制改革中廣播電視臺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途徑
(一)創新思政工作教育觀念
在體制改革背景下,廣播電視臺要想實現思政教育的改革與創新,必須建立在新的教育思想觀念基礎上,與社會同進步,與時代共發展。以更廣闊的視角面對思想政治工作,適應時代的發展,滿足時代需求。要拓寬思想教育的途徑,及時把握電臺工作人員的思想方向,尤其要對工作人員的活動特點與新情況進行研究,了解當前群眾的思想發展走向,有針對性的進行教育[1]。同時,要針對職工思想加以研究,結合科學的發展觀念,對其思想進行引導,教育,強化。提升電臺工作人員責任意識、思政意識、學習意識、改革意識、創新意識,積極調動分工作人員參與思政學習的熱情,轉變思政教育觀念,促進電臺思政教育創新目標早日實現。
(二)創新工作機制
思政教育工作機制的創新要與體制改革相結合,對思政教育進行一定的控制與要求,并結合體制改革的實際情況對思政工作進行改革與創新。要創新領導機制,應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核心領導作用,激發共青團員組織能力,促使領導機制新模式與教育工作新方法相結合,并不斷完善電臺思政工作,完善責任制度。要創新運行機制。廣播電視臺的運行模式應在體制改革背景下應科學地分析,結合廣播電視臺的運行特點,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以提升單位工作效率。要創新獎勵機制。在體制改革背景下,廣播電視臺的獎勵機制應實現精神獎勵與物質獎勵雙向結合,為思政創新工作提供物質基礎與精神動力。
(三)創新工作內容
以人為本是廣播電視臺思政工作創新的基本觀念,要充分尊重職員、理解職員,與廣播電視臺的員工親切交流,密切關懷。以平等、客觀的態度與職員進行思想溝通,了解其當前思想狀態。要創造積極向上的企業氛圍,促使職員之間和諧相處,積極溝通,化解矛盾。只有這樣,廣播電視臺領導才能真正的了解思政工作真實情況,并有針對性的開展相關思政教育工作。與此同時,應創造溝通交流的機會,以思政交流會為途徑,激發工作人員參與的熱情,發表意見或想法,共同為廣播電視臺思政工作的發展提供幫助。
(四)提升服務能力
廣播電視臺的發展方向應轉變為服務型,改變傳統“宣傳型”發展模式。在體制改革過程中,廣大民眾在接受消息時的主動權有著明顯的變化,接受何種信息、在什么時間閱讀、以及閱讀的方式等,都具有明顯的主動權。因此,廣播電視臺思政教育工作中,不僅要保證電臺內工作人員的思想價值觀念正確,更應借助廣播電臺的教化功能,服務大眾,在內容上引起群眾在情感上的共鳴。同時,應將廣播電視臺轉變為服務大眾的電視臺,不僅要在信息上為大眾提供便利的條件,還應積極引導民眾獲取正確信息,擁有正確價值觀念,正確看待世界[2]。
與此同時,可針對社會熱點話題、難點問題等開設專家講座,吸引大眾參與其中。為民眾創造一個與專家面對面的機會,既可以激發受眾參與活動的熱情,還能夠在互動的過程中,為民眾提供正確選擇信息的條件。從而解決民眾心中疑惑,構建積極向上、思想政治學習氛圍濃厚的教育環境。而在科學技術如此便捷的今天,廣播電視臺更應緊隨時代的發展,創建屬于自己的信息傳播平臺。以網站形式,為民眾提供了解正確信息的平臺,并通過該途徑及時了解民眾的心聲,與民眾進行互動。在評論板塊中,將具有代表性的留言置頂,并給予答復,以供大家參閱。以此,廣播電視臺思政教育工作將發揮無限的價值,得到全方位的構建。
結論: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分析了廣播電視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途徑。得出,要創新思政教育思想,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視程度。要創新教育機制,對內強化員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外提升廣播電視臺對民眾的教化能力。要創新工作內容,積極營造良好的企業文化,激發員工參與思政教育工作的熱情。要提升廣播電視臺的服務能力,在信息傳遞上提供便捷條件,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積極引導民眾。
參考文獻:
[1] 劉開枝.互聯網時代廣電媒體思想政治工作的堅守與創新[J].視聽,2018(02):146-147.
[2] 李禹翰.自媒體時代校園廣播電視臺開拓思政教育新陣地探析——以福建農林大學旗山校區廣播電視臺為例[J].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7,25(04):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