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增鵬
摘 要: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六大解放”的教育思想,即解放小孩子的“頭腦、雙手、眼睛、嘴巴、空間、時間”。在幼教課程積極改革的今天,我們越來越感到區域活動在幼兒教育中所具有的重要功能和作用,它是以快樂和滿足為目的,以操作、擺弄為途徑的自主性學習活動。表現為“我要玩”,而不是“要我玩”,而這些正是集體教育活動所難以實現的??梢哉f,區域活動的有效開展,是踐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體現。
關鍵詞:自主性;開放性;區角;材料
陶行知先生曾告誡我們:“我們必須會變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笨梢?,良好氛圍的創設直接取決于教師是否具有正確的育人觀念,教師能否“想孩子所想,愛孩子所愛”。因此,要促進幼兒的自主學習,教師必須要有一顆理解孩子的心,在區域的設置上充分考慮幼兒的需求。
一、“我”要自己選區角
教師應根據幼兒各年齡段特點創設不同形式的入區方式。小、中班幼兒年齡較小,可通過生動、有趣、簡潔、直觀的表現形式吸引幼兒,使其積極地投入快樂自主的選卡活動中。
大班幼兒自主能力更強,所以可通過設置“自動預約機”的形式給幼兒提供提前思考、預設而選擇區域的空間。自從有了預約機,孩子們最積極的就是早晨入園時間,預約機上會體現區域活動的內容和每個區域的限制人數,來得早的小朋友就能夠選到自己喜歡的活動內容,經常會看到他們同伴間手拉手相約選擇共同的區域,這樣在游戲的過程中幼兒們就更加默契了。預約機的方法既尊重了幼兒的自主意愿,又在潛移默化中讓孩子們遵守了活動中的部分規則。當然,作為教師,要隨時關注孩子們的選區情況,掌握每個幼兒的活動動態,及時運用好方法做好區域自選方面的調整及管理。
近幾年我們一直在探索戶外自主游戲活動,戶外場地更加開闊、充足,更能滿足幼兒自由、自主、自信表達的需要,因此我們堅持鼓勵幼兒自主選擇游戲內容,打破幼兒班級、游戲內容等界限,幼兒根據自己的意愿自主選擇戶外場地中自己想玩的游戲。教師則根據自己的興趣與優勢領域進行周期輪轉。
二、“我”要自己選材料
以中班下學期幼兒為例,為了讓幼兒從取放、選擇材料中與我們得到另一種樂趣,并在這個過程中更好地交流、交往,與環境產生高效互動,我們大膽地在環境的開放性上進行嘗試。在和幼兒的交流中,我們設立了“材料供應站”,根據幼兒不同的能力將不同層次的材料投放其中?!安牧瞎尽背俗層變耗軌虮容^自主地選擇自己需要的材料,也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充分認識材料、掌握材料以及嘗試各種材料的平臺。
三、“我”的區域我做主
在一次和孩子們的交談中,大家一致認為班里應該開個“超市”,將“供應站”中的材料全部搬進“超市”,那就更好了。很快,“超市”在由全體家長和小朋友共同參加的剪裁活動后順利開業了!孩子們可以自主去“超市”購買各個區域需要的主要材料了,每天區域活動開展的時間,班級就變成了一個小城鎮、小社會,孩子們也儼然把自己變成了社會人,在自己“從事”的“行業”里,根據自己的思想和設計進行著“生活”和”工作”,他們模仿著自己爸爸媽媽的樣子,去銀行取錢、去超市購物、帶“寶寶”去小劇場看演出……這個舉措不僅增添了孩子們在自主選擇材料時的樂趣,還不失時機地培養了幼兒的管理、交往、語言表達等多種能力,實屬一舉多得!
區域活動的突出特點就是幼兒學習的自主性與開放性,因此要合理把握它,在時間上,要保證幼兒隨時可以自由探究;在空間上,要保證幼兒在不同區域、地點都能自由學習;在材料上,要保證幼兒隨時隨地可以自由選擇。
幼兒在自主輕松、沒有成人牽制的開放性環境中很自然地會經歷從探索材料到無意呈現,再到有意呈現的過程。不同發展水平和不同興趣意圖的幼兒,面對同樣的材料都能玩出不同的情景和創意。 例如,建構區中的木板、磚塊,表演區中的紗巾、彩綢,平衡區中的梯架、輪胎以及美工區中的樹枝、排刷,想來這些物件不就是我們小時候隨手拿來玩游戲的東西嗎?如今的幼兒拿著它依然能在自由自主中獲得知識和快樂,這就是開放性環境、材料以及好的游戲方式帶給孩子們的最真實的游戲狀態。
參考文獻:
[1]張文秀.我園開展區域活動的實踐探索[J].貴州教育,2003(Z1).
[2]劉 穎.幼兒園區域活動中幼兒自主性的培養[J].教育,2016(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