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婧之
【摘要】本文從互聯網金融模式發展趨勢和其本身存在的優勢出發,對互聯網應用現狀進行了詳細分析,提出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給出了相應的改善建議。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 應用現狀 策略
一、引言
互聯網金融(ITFIN)為一種新型金融業務模式,在互聯網技術與信息通信技術的基礎上,互聯網企業與傳統金融機構得以實現高效的資金融通、投資、支付等。這種模式借助大數據及云計算等在互聯網平臺上構建起功能性突出的金融業態與服務體系,是順應時代發展、滿足用戶需求的一種產物。簡單來說,互聯網金融是傳統金融產業結合現代互聯網技術形成的新事物,是一個全新的領域。
二、互聯網金融模式發展趨勢和優點
(一)當前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趨勢
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至今共歷經了三個階段,依次為:1990年~2005年為第一階段,在該階段下主要為傳統金融行業的互聯網化階段;2005年~2011年為第二階段,在這一階段下第三方支付得到了快速發展;2011年至今為第三階段,在這一階段下我國互聯網金融業務得到了實質性的發展。在持續發展的過程中,我國互聯網金融運行機制與業務模式都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
(二)互聯網金融模式存在的優勢
實施互聯網金融模式具有多重優勢,總的來說可以分為三點:一是成本比較低,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下,借助互聯網平臺,資金供需雙方能夠自主進行信息甄別、定價與交易等,以往的中介等信息成本都不存在。二是具有覆蓋面廣的特點。在互聯網金融模式之下,時間與空間方面的限制被打破,客戶能夠從互聯網上快速獲得所需要的金融資源,得到更為直接的金融服務。三是具有快速發展的特點,在電子商務與大數據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互聯網金融以極快地速度發展起來。
三、互聯網金融應用現狀
(一)在建筑行業運營模式、融資方式中的應用
1.在運營模式上大力推進PPP模式。PPP模式為一種非常完整的項目融資概念,其并沒有徹底更改項目融資,而是就融資過程中所涉及到的組織機構構建了新的模型。為多個主體基于某一項目而為了實現多贏目標而有效合作形式,這些主體包括政府、非營利性企業與營利性企業等。該模式的內涵主要包括如下幾方面:一是此為新型項目融資模式的一種。在安排融資的過程中,其不以項目投資人與發起人的資信來進行,其圍繞這項目的預期收益、政府扶持狀況與資產等進行。用于償還貸款的資金主要來源于政府的支付與項目的經營收益,政府所給予的承諾及項目公司所擁有的資產就是貸款的安全保障。二是這種模式下,大量的民營資金能夠流入,使得社會資金的利用效率提升,有效地降低了各項風險。這也是當前項目融資的重要發展趨向。政府與民營企業能夠開展有效的合作,以特許權協議的方式而推動項目運行,雙方都對項目的整個運行周期負責。三是這種模式能夠有效地保護民營部門的利益。對于私營部門而言,獲得經濟收益是其重要的投資目標。引入PPP模式,政府能夠以多種扶持政策對私人投資者進行補貼,使得其積極地參與到投資中。四是這一模式不但能夠有效地減輕政府建設初期的資金壓力與風險,還能夠顯著提升建設質量水平。在此模式下,民營企業承擔項目融資的重任,使得項目獲得更充沛的資金,降低項目的資產負債率。如此一來,不僅節約了政府的投資,還能夠將部分風險進行轉嫁,實現風險的分散化。民營部門和政府兩方面將締結長期合作目標,共同為社會提供優質服務產品。
2.在融資模式上聚焦于建筑業垂直領域的新金融服務。融合P2P、P2B、O2O等創新商業模式,以對接優質工程項目和行業人士閑置資金為目標,利用互聯網技術和新商業模式,不斷開發建筑工程項目,而傳統金融機構不愿做、做不好的金融服務,成為建筑業最重要的資金新渠道。由項目經理在平臺上發起借款申請,平臺在線下對在建工程的財務狀況、工程管理、法律關系等進行多維度盡職調查,并將盡調信息線上發布,由投資人判斷風險,選擇投資。
(二)在小微企業融資、個人理財中的應用
互聯網金融彌補了現有金融體系的缺陷,抓住小微企業融資、個人理財以及高收益的個人投資需求這片廣袤的藍海市場,并促使金融行業產生了風口和增量。
1.在當前我國國民經濟中,小微企業是非常重要組成部分,其在提高社會就業率、增強市場活力、穩定社會等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然而小微企業的融資難和融資貴的問題成為制約其發展的關鍵因素。互聯網融資方式拓寬了小微企業的融資渠道,使得融資門檻得以降低,小微企業得以選擇切合自身狀況的融資產品。互聯網金融下小微企業融資方式:一是眾籌融資方式。眾籌融資是指項目發起人借助網絡眾籌平臺向大眾投資人公開發出的融資申請,并承諾項目成功后向投資人提供產品或服務、股權、債權等回報的一種新型互聯網融資模式。眾籌融資的分類有捐贈眾籌、回報眾籌、債權眾籌及股權眾籌。二是點對點的融資方式,也就是我們所說的P2P。P2P網絡借貸其實為小微企業借助點對點的方法來實現融資的信貸方式,在網絡平臺上,有借款需求的小微企業能夠尋找到供應方,完成融資。三是電商平臺融資方式,即以電子商務平臺為基礎,借助商家交易狀況與客戶支付狀況所匯集的數據而進行金融融資的一種平臺模式。四是供應鏈金融方式,即電商企業和相關金融機構展開合作,借助電商所擁有的信息數據優勢構建起大數據金融庫,并向其他的金融機構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與技術支持,減少信息不對稱的情況出現。其一方面向相關金融機構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另一方面向自身平臺的廣大商戶提供貸款支持。由于其向商戶所提供的貸款是基于產銷貸鏈條的,因此這種借貸也被叫做互聯網供應鏈借貸。
2.個人投資理財,隨著余額寶、P2P網貸平臺、在線炒股、在線消費借貸等互聯網金融平臺的的出現,國內更多的人正把投資網貸平臺與在線炒股、購買基金定投作為有比例的資產配置方式——這降低了銀行儲蓄的比率。
(三)在促進金融業務服務轉型、升級中的應用endprint
在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金融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合作共贏空間,促使傳統金融業務進行流程改造、模式創新、服務升級,促進了金融領域更深層次的大分工。
近段時間以來,不少互聯網巨頭與傳統銀行合作。京東宣布和工行簽署金融業務合作框架協議,百度和農行也宣布牽手,中行公布與騰訊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多方面的合作。而以零售見長的招行則更加積極,在金融服務場景化思路下,招行信用卡先后與京東、摩拜等互聯網相關企業合作,在購物、社交、旅游、出行等多方面布局。
三、當前我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存在的問題
在國家政策扶持之下,我國互聯網金融行業經歷了一輪爆發式增長,目前在平臺數量與交易規模方面已居全球第一。野蠻生長之下,三類問題逐步暴露:一是部分互聯網金融業態脫離服務實體經濟之初心,使得資金在金融系統內空轉,抬高了融資成本、加劇了“脫實向虛”,個別互聯網金融企業甚至成為監管套利和金融詐騙的溫床;二是互聯網金融具有極高的風險。當前,互聯網金融還沒有被納入到人民銀行征信系統內,其缺乏有效的信用信息共享機制,難以開展類似于銀行的風險控制,很容易出現各種風險問題。三是網絡本身存在著極大的安全風險。我國互聯網安全性能不佳,網絡金融犯罪事件時有發生,如果遇到惡意攻擊,互聯網金融的運行將受到極大影響,給資金供需雙方帶來非常大的損失,
四、完善互聯網金融應用策略研究
在本年度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要“加強互聯網金融監管”。“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天職,是金融的宗旨”,“金融要把為實體經濟服務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李克強總理同樣強調金融“要把服務實體經濟作為根本目的”。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發展互聯網金融,必須將金融之活水澆灌于實體經濟之根本上,方能促使金融和經濟繁榮與共,行穩致遠。
要盡快完善監管機制,織密風控“安全網”。理順我國監管職責不清晰、監管責任不落實、監管協調不順暢、交叉監管和監管空白同時存在等體制機制問題。堵住體制機制漏洞,才能切實筑牢安全防線,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要健全法律體系,夯實風控“防火墻”。互聯網金融創新層出不窮,而相關法律規范則顯得相對滯后。我國應加快互聯網金融方面的立法,與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有效結合起來,通過立法而明確互聯網金融機構的性質、法律地位與組織形式,規范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準入資格、經營模式與處罰措施,使互聯網金融行業有法可循、有法可依。
五、結語
互聯網金融是一項新事物,對各行各業的發展都有重要的推動作用。積極完善互聯網金融在各方面的應用,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是當下該領域重要研究任務之一。
參考文獻
[1]我國互聯網金融風險現狀及監管策略[J].孟祥鶴.現代經濟信息.2016(20).
[2]互聯網金融市場風險與監管研究[J].王文娟.現代經濟信息.2015(23).
[3]基于風險識別視角的中國互聯網金融監管研究[J].高磊,莊文.現代管理科學.2016(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