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瑛
摘 要:雖然近幾年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發展,高校在教育教學的革新方面也做出了較大的努力,但是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教學管理水平已經不能滿足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需求。究其原因,最根本在于教學管理觀念陳舊、形式單一、實踐教學創新動力不足等。因此,高校要革新教育教學管理觀念,豐富實踐教學方式,培養出具備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的優秀大學生。
關鍵詞:高校教育;教學管理;教學觀念;創新
一、高校教育教學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一,教學管理觀念陳舊。我國大部分的高校教育工作者,普遍以管理代替服務,不能清楚認識教師與學生的角色,認為教師即管理者,學生為被管理者,嚴重忽視了學生的主人翁地位,使得教學形式刻板單調,不能讓學生張揚自己的個性、發表自己的觀點,導致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被抑制,從而不能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的學生。而且法律規定學生有知道與監督學校教育教學行為的權利,也有自主選擇課程、專業、教師、學習年限、考試的權利,這些學生的自主權利卻往往被學校管理者所忽略,學校所實施的統一化管理,讓學生無法全身心地、自愿地參與到學校教學管理事務中[1]。
第二,實踐教學形式單一,評價體系不完善。很多高校的實踐教學存在組織協調難、經費不足、缺乏有效指導、教學組織不規范等問題,導致教學形式單一、流于形式、很不規范,其中不規范性表現為缺乏教學目標、缺乏有效的教學方法與完善的評價體系,從而無法使實踐教學內容與課堂理論有機結合起來,大學生參與積極性不足。
二、高校教學管理觀念變革與實踐創新的策略
1.整合教學思想,創新教學管理體系
教學改革系統要將教學改革項目與工程作為最核心的內容,納入創新人才培養方案中,借助一些成功企業,從整體著手,安插到各個學科中,分別添加到教學內容中。再與學校自身特色相聯系,建立一套針對性強的教學改革體系,全面革新教學觀念、教學方法、課程體系、教學內容,制訂推動創新人才培養的全面方案,提高高校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認知水平[2]。
2.完善教學管理工作評價體系
教學管理評價體系,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首先是完善教學質量的評價體系,制訂嚴格的工作原則,保證評價的可靠性與公正性。由于每個教職人員的工作種類較多,評價標準也較為多樣,因此要結合教學的要求與特點進行科學的評價。其次是完善教學狀態的評價體系。建立健全關于教學工作的獎勵機制,將重點管理目標放在教學建設、教學過程、教學改革與教學質量等方面,在評估過程中要做到制度化、科學化與系統化,對表現突出的優秀教職人員給予嘉獎與鼓勵。最后,還要完善關于學生素質的測評體系。這個測評體系可以激勵學生,培養其學習興趣與提升學習質量。因此,獎勵機制與創新機制應當與測評體系共同發揮作用,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以充分發揮。
3.創新實踐教學的方式
高校要確立實踐教學的培養目標,重視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通過微信平臺、網絡平臺等高新技術社交平臺,高校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開發實踐教學課件,下載豐富的實踐教學資源,建立網絡實踐教學體系,打造線上線下一體的實踐教學平臺,提高實踐教學的實效性。通過將集中實踐與分散實踐相聯系,將課上與課下實踐相聯系,將自主實踐、網絡虛擬實踐與情境實踐相聯系,將基地與生活實踐相聯系等方式,搭建可供學生動手實踐的平臺,展開多樣化、現代化與人性化的實踐教學,讓學生親身感受、實地實踐,自主發現與提出問題、分析與解決問題,最終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同時,高校要創新實踐教學的考核方式,考核內容包括學生實踐表現與成績等,但是實踐教學的重點考核內容應當為學生參與實踐的積極性、參與度以及創新能力。因此,實踐教學的考核體系應當是過程性評價,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實踐教學中來,切實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與創新能力。
總而言之,高校需要注重提升教學管理質量,革新教學管理觀念,以人為本,創新實踐教學,全面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這不僅可以促進我國高校的可持續發展,也能為社會輸送更多的復合型創新人才。
參考文獻:
[1]甘子東.高校教育教學管理的觀念變革和實踐創新[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6(11):93-94.
[2]李德英.實踐教學與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6(32):87-8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