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現代企業而言,資本結構理論已成為企業相關權利義務的集中反映,影響并決定著公司治理結構,進而影響并決定企業行為價值。盡管西方學者對資本結構形成的因素作了許多較為深入的研究,但由于現實經濟的復雜性及各國經濟的特殊性,研究結果并不完全一致。研究資本結構決定因素,是優化資本結構的必要步驟。加強對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的研究,對于促進其今后的健康發展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因此,從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的現狀出發,分析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的影響因素,并提出了完善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上市公司 資本結構 影響因素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上市公司所處的環境不斷改善,作為經濟改革與發展進程中的重要部分,上市公司卻普遍存在著資本結構不合理的現象,這不但對財務管理活動造成了影響,同時也阻礙了上市公司的長遠發展。合理的資本結構能幫助公司財富最大化,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為公司今后的發展帶來良好的推動作用。因此,對上市公司的資本結構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提優化建議對上市公司的發展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現狀
(一)內部融資比例仍然過低
依據優序融資理論,企業融資時會優先選擇內部融資,再進行外部融資。這樣可以避免一部分外部融資帶的風險,降低成本。但是從目前我國大多數上市公司的情況來看,不同行業的上市公司內部融資均存在內部融資占比較低的情況。這一現象反映出目前我國上市公司多依靠外部融資進行市場開拓及生產規模的擴大。債務融資與股權融資在資本結構中所占的比例較大,雖然會使公司較快籌得大筆資金,但同時公司的財務風險也相應增加,為公司今后的發展帶來了不穩定因素。
(二)外部融資中股權融資比重高,債務融資比重低
不同于發達國家上市公司股權融資占比較高的特點,偏好股權融資成為了我國上市公司最明顯的特征。這不僅是因為上市公司現金股利分配少、成長性較差、股票的發行價格較高造成了股權融資成本偏低。更反映出公司治理結構的缺陷以及目前我國相關政策及環境的不足。由于我國上市公司偏好股權融資,導致了資金使用效率及資源配置效率的降低,公司的盈利能力下降,不能有效的發揮財務杠桿的調節作用。
(三)債務融資中,流動負債比重過高
通常來說,流動負債占總債務的一半較為合適。而我國上市公司普遍存在長期負債過低,流動負債過高的問題。特別是在具有行業特色的金融保險業流動負債率甚至高于l00%。流動負債比重過高,雖然一定程度上能夠降低融資成本,但也必然會增企業加短期償債的壓力,償債風險增大,企業的資金成本降低,甚至可能造成企業盈利能力的下降。
二、影響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因素的分析
(一)公司規模
公司規模在研究企業資本結構中是一個重要因素,目前大部分的實證研究都認為公司規模與企業的資本負債率正相關。因為通常來說,企業規模越大越容易形成規模效益,能夠有效的分散風險,提高經營業績,選擇多樣化的經營方式,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當企業選擇進行權益和債券資本融資也需要考慮公司規模這一因素。小規模的企業由于面臨的破產風險比較大,其發行權益資本所支付的成本要相對高于規模較大的企業,因此在選擇融資方式時更傾向于短期的債務融資。
(二)成長性
對處于成長期的公司而言,今后可選擇的投資方式較多,其債務代理成本相對較高,因而預期成長性應該與負債水平相關。此時,如果公司選擇短期債務而不是長期債務,則可能減少上述代理成本。也就是說如果公司以短期負債替代長期負債,那么,短期負債率應與企業成長性正相關。此外,從事新興產業的公司通常成長性較強,但是經營風險較高,應對風險的能力不足,因而有可能會出現成長性與負債率呈負相關的情況。
(三)行業因素
不同行業的特征及政策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而處于不同生命周期的行業,其經營風險、盈利能力、發展機遇及對資金的需求程度也存在著很大的差別,因此企業采取的融資方式也會不盡相同,進而影響了企業的資本結構。處在幼稚期和成長期行業中的企業,由于要打入市場、開發產品需要大量的資金,這種情況下企業就會傾向于采用負債融資。而當處在成熟期或者衰退期行業中的企業,常常因為市場的需求及盈利能力的的下降,會減少負債融資,降低資產負債率。
同樣的,公司所屬行業盈利能力強,則公司會有較多的內部留存收益,通常采用較低的負債比率。盈利能力相對較弱,公司的盈余不足,只能通過發行債券或者向銀行貸款來滿足企業對資金的需求,因此該類企業資產負債率會相對偏高。
(四)收入波動性
收入波動意味著經營風險。對于收益和現金流量波動性大的上市公司,其負債水平比收益和現金流量波動小的企業要低,通過外部融資獲取資金的能力也較弱。收益和現金流量波動性大,說明上市公司自身的財務狀況不穩定。對于財務狀況不穩定的企業,其還本付息的能力比較差,債務人的風險較大,所以這樣的上市公司通過舉債獲取外部資金的可能性相對收益和現金流穩定的上市公司要小。此外,由于上市公司每年需要對外披露財務報表,對于收益和現金流波動性大的企業,人們一般不愿意投資,所以通過股權融資獲取資金的能力也較弱。
三、優化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的對策
(一)制定合理的融資策略
資本結構優化是一項復雜的工作。公司在經營過程中,應當全面考慮資本結構的影響因素,并根據所處的行業及自身情況進行調整。適當增加內部融資所占的比例,使公司的內部積累機制逐步完善。在眾多成功的公司中,自身的積累都是公司做大做強必不可少的因素,若是一味的依靠外部投資,盲目的增加外部融資的比例,無疑會使公司面臨更多風險。在資金的使用分配上,要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減少閑置資本及不必要的浪費,改善資本使用經營效益不佳的局面。結合公司自身的獲利能力,降低企業資金成本,提高企業獲利能力。對上市公司而言,資本運行的質量至關重要,應充分認識并保持企業的舉債能力,從而保證企業資本的安全完整和增值。endprint
(二)控制資本成本
對上市公司的資本成本進行有效的控制,開拓融資渠道。資本成本作為公司籌資決策的重要依據,在公司評價和選擇項目是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同時它也是上市公司主要的成本支出之一,因此要有效控制資本成本的規模,保證其規模在有效的控制之下發展。而且,上市公司還要積極拓展資本成本融資渠道,實現融資渠道的多樣化,使資本成本融資可以克服因股權不合理而引起的消極影響, 進而保證資本結構的合理化。
(三)提高上市公司風險控制能力
風險控制能力是實現公司資本結構優化調整的重要保證。由于當前市場環境的多變性,公司在獲得更多機遇的同時,也會面臨著更多的經營風險。負債經營也是利弊共存,它既可以獲得財務杠桿效益,也同時增加了公司的財務風險,威脅股東權益,是公司面臨償債壓力,弱處理不慎,可能會使公司陷于絕對的債務鏈中,最終導致破產或被兼并。因此上市公司要在積極應對國家宏觀環境的變化的同時,化解公司內部的經營矛盾,合理有效的規避公司的各類風險。
(四)建立統一的債券市場,加快債券市場創新
我國上市公司融資順序之所以不同于優序融資理論提出的觀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債券市場發展比較滯后,相較于股票市場,債券市場有更加嚴格的市場準入制度且交易產品單一,在進行投資使股票也明顯更受青睞。這大大限制了上市公司的融資來源,也不利于資本結構的優化。因此,政府應發揮其主導作用,建立起一個統一高效的債券流通市場,降低交易成本,加快債券產品的創新,提供高質量的服務,使投資者更愿意選擇債券投資。
四、結語
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重外部融資、輕內部融資;重股權融資,輕債券融資;重流動負債,輕長期負債”的現象比較明顯,這些都嚴重影響了上市公司的長遠發展。通過對上市公司的資本結構影響因素的分析,可以更好的針對資本結構存在的相關問題尋找解決途徑,在進行優化的同時促進上市公司自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高謙.資本結構與公司控股權安排研究[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9.
[2]張海燕.中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影響因素研究[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7,(6):49-52.
[3]朱宇翀.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的影響因素分析及優化[J].洛陽師范學院報,2010,(4):172-174.
[4]王慧娟.試論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的影響因素[J].科技資訊,2014,(01):93-95.
[5]王婭.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的影響因素分析[J].財政監督,2014,(11):33-35.
作者簡介:范霏霏(1992-),女,漢族,山東泰安人,西安石油大學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會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