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忠嚴+柴書毓
摘 要:在現代經濟發展的背景下,傳統村落不僅需要保持原有的文化內涵,還需要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要在傳統和現代之間尋求一條可持續發展道路,生態文明理念在其中的作用就不言而喻。山西鄉寧縣塔爾坡古村有著豐富獨特的地域文化,古村落保存的相對完好。塔爾坡村現屬于云丘山風景區,近年來,景區對其進行專門保護與開發,在一定程度上遵循了生態文明的理念,在發展當地經濟的同時,盡力保持古村落文化,采用因地制宜的方式對古村的景觀、風俗、原住居民給予生態性的保護開發。塔爾坡古村的案例告訴我們,在經濟背景下村落的發展要保持其村落文脈、核心傳統,將有助于傳統村落的發展,讓人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關鍵詞:傳統村落;生態文明;村落空間;塔爾坡古村;旅游開發
傳統村落指的是形成較早且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科學、藝術、經濟、社會價值,是需要得到保護的村落。它不但蘊含著豐富的生態文明智慧,歷史悠久的民俗文化傳統,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2012年12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聯合下發的《關于加強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工作的指導意見》中提到:“傳統村落承載著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是農耕文明不可再生的文化遺產。傳統村落凝聚著著中華民族精神,是維系華夏子孫文化認同的紐帶。傳統村落保留著民族文化的多樣性,是繁榮發展民族文化的根基。”傳統村落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無論是各具特色的民居樣式還是其風俗、傳統工藝、歷史記憶等,它們共同促成了中華文明的絢麗多彩。
塔爾坡村屬于山西省鄉寧縣云丘山地區的古村落。在云丘山保存比較完整的古村落有11個:塔爾坡村、康家坪村、下川村、上川村、鹿凹峪村、后莊村、鼎石村、安汾村、長家嶺村、前莊村、爐院溝村,其中,前8個村落被列入國家傳統古村落名錄。云丘山的古村落群屬于晉南窯洞式建筑群,獨具地方特色,村落中還延續著眾多的民俗風情,如生殖崇拜、原始婚俗、祈雨社祭等,云丘山的中和節還被列為國家非遺項目。豐富的自然資源、人文景觀和文化遺產在云丘山匯集,旅游公司在打造云丘山風景區的時候把它定位為集旅游觀光、度假養生、民俗體驗、文化交流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風景區。自2005年云丘山旅游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以來,開發者對云丘山的古村落開始了不同程度的保護和開發,本文所要探討的塔爾坡古村就是被景區開發的較為成熟的傳統村落,在對塔爾坡古村的保護和開發中,開發者采用因地制宜的開發策略,注重保留原生態的村落文化、與自然環境和諧一致,以此來構建生態文明建設下的古村落文化環境。
塔爾坡古村隸屬于鄉寧縣關王廟鄉,位于云丘山境內。塔爾坡古村原名為“塌耳坡”,傳說老子李耳云游天下時在此下過榻,因此得名。后道家龍門派在此發展壯大,建立玉蓮洞道觀、五龍宮。五龍宮的道士為解決道觀經濟問題,就把道觀的塌耳坡地產賣給了村民,村民對云丘山的神塔有著敬畏心理,就把村名改為了“塔爾坡”。塔爾坡村坐北朝南,村落民居和其他建筑都是靠山體而造,原料也多以當地石頭為主。村落內房屋構造主要是窯洞結構,院落保存較為完整,村內的道路均為石頭鋪成。村內村外樹木遍布,為主的是柿子樹,還有核桃樹、花椒樹、構樹、豹榆樹等。村前有神仙峪的泉水流淌,塔爾坡古村就是這樣一座如神仙居住般的村落。2014年,塔爾坡古村進入國家傳統村落名錄。
2008年起,塔爾坡村被開發者進行保護性開發,現在的塔爾坡村已經基本完成開發,但保護工作還在持續著。開發者對塔爾坡古村的保護有著一個明確的框架,在此基礎上,對古村進行生態性的保護開發。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制定規劃性的保護開發策略
對于塔爾坡村的開發,開發者有著詳細的分類規劃圖,例如道路交通、服務設施及附屬設施、植物配置都有明確的規劃。首先在保護村落整體空間格局的同時,對村落中的道路進行設計,因塔爾坡古村道路分支多且復雜,所以在道路設計上,通往村內各個主題院落和其他景觀的道路均為合理規劃的,還有設計好的通往云丘山景區其他景觀的道路,在道路兩旁,有標識性的引導牌。道路交通的規劃使得塔爾坡村的傳統空間格局基本保持不變,保留了原生態的古村落空間。其次是關于服務設施及附屬設施的安排,則是按照景區發展所需要的配套旅游設施進行的,這也是開發者為使塔爾坡古村成為云丘山景區中吸引游客前來的古村落景觀,以此提升旅游競爭力的一項重要措施。例如游客接待中心設立在村外,離村落有一定距離,這給游客從帶有旅游商業性質的接待中心進入到古色古香的傳統村落提供了一個緩沖的空間;村落道路旁的衛生間則直呼為“茅房”,接地氣的名稱更能讓游客感受到濃濃的鄉村氛圍。再次,關于村落內植物的配置,則是采用因地制宜的方式,在保護村落古樹(唐槐、隋槐)的基礎上,廣種當地的柿子樹、核桃樹等樹種,保證了村落處于綠樹環繞的生態環境之中。
二、營造塔爾坡古村落原生態環境
為了把塔爾坡古村打造為民俗村的典型品牌,開發者極力挖掘村落里的特色文化。在保持村落原有景觀不變的基礎上,重點開發當地的民俗主題院落。以主題院落作為塔爾坡古村開發的核心,以此來凸顯塔爾坡古村的不同文化特質。
對于塔爾坡村原有景觀的修復,開發者在塔爾坡古村肌理基礎之上,圍繞“修舊如舊”的策略,在不破壞村落原有布局的前提下,有選擇的采用當地山上的石材來修復民居院落。保證了修復部分和原有的建筑的和諧一致。
塔爾坡古村的一院一品模式構成了古村開發的核心內容,不同的院落有各異的體驗模式,如蒸花饃、搗辣椒、做豆腐、農耕體驗等等;還有各具特色的農家餐飲體驗;圍繞著不同主題還有各類演出節目,如關于婚俗文化的“挑花籃”,“婆婆抱鹽罐”、“新郎新娘吃換碗面”,“婚俗迎親儀仗”等的情景劇。無論是主題院落空間的打造,還是圍繞著主題所進行的民俗活動,都是從村落環境的整合、農村景觀的保護、活動的開發來為塔爾坡村營造出原生態的古村落環境,把塔爾坡村打造為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民俗村的旅游形象。
三、為原住民提供就業、增加收入
塔爾坡村開發中對村落原住民的生活給予很大的重視。塔爾坡古民居被收購后,開發者又返聘一部分原居民,讓他們在古村落中的各個主題院落里做生意,如賣茶、做農家飯、出售特色旅游紀念品等。除此之外,原居民還在古村中進行民俗表演,如作為當地花鼓表演、民歌、武術表演等的民間表演藝術家生活在塔爾坡村中。還有掌握手藝的村民,如打鐵匠、花饃制作者等的傳統工藝傳承者。對于他們而言,村落的開發為他們的手藝提供了一個展演的場所,讓技藝得到傳承和保留,同時也為他們提供了養家糊口的工作。更是讓傳統村落保持原有的生存狀態,保存了村落文化的真實性,是促進對傳統村落可持續性保護開發的重要舉措。
在城市化的浪潮下,傳統村落的發展同時面臨著機遇與挑戰。開發得當的話,傳統村落會走向良好的態勢;如果開發不當或是任由其破敗,傳統村落的建筑景觀和特色文化就變質甚至消失在歷史的進程中。按照生態文明的理念對傳統村落進行保護性的開發是必要的工作,從當地的自然環境、民居建筑到居民的生產生活方式和傳承的民俗文化方面對傳統村落進行合理的開發,同時兼顧當地的經濟發展,形成對傳統村落中環境、文化、經濟三方面的生態性開發,是使傳統村落的保護走向一條可持續的發展道路的重要舉措。
參考文獻:
[1]周建明.中國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4:6.
[2]周建明.中國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4:1.
[3]2011年,云丘山中和節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4]云丘山景區官方網站:http://www.yunqiushan.cn/about/?2.htmlme nuSub;下載時間:2017.8.19.
[5]位于云丘山后,是當地生殖崇拜的象征物.
[6]王語嫣.臨汾云丘山古村落保護與開發的策略分析[D].山西學,2015:2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