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粉年
摘要:小學語文中具備豐富的情感因素,小學生具備明顯的情感特征,因此,培養小學生的情緒與思維習慣,語文學科具有不可比擬的優越性。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需要充分發揮情感教育的作用,有效的提高教學的質量,達到教學的目的。這就要求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深入的挖掘情感的因素,通過多種教學手段與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情感,幫助學生正確的理解文章的情感極其意境,與文章的作者產生共鳴。本文將要結合筆者自身的教學經驗,探討情感教育的概念以及作用,突出情感教育實施策略,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感教育;實施策略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果實施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就容易導致學生在學習中,情感缺失,沒有辦法體會文中的感情,影響整體的教學質量。在新課程改革的教學形勢下,傳統教育模式的弊端日益凸顯,這就需要在教學中樹立情感教育的目標,強化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對語文教學提出了明確的規定,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抓住文章的情感上的表達,在學習中多一些情感上的體驗。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情感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小學語文教師要不斷地將其付諸實踐。
一、情感教育的界定
情感教育屬于態度體驗,以人的情感來反應主客體之間的關系。小學語文教學中,教材中包含著大量的能夠激發小學生情感的內容,教師需要通過各種教學手段,讓學生具備良好情感體驗,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促進學生的情感發展,新課改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要求教學生的情感體驗與閱讀能力放在首要的位置上,注重學生的審美情情趣與個性品位的提升,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情感教育具有迫切性,將自己與學生放在同等的位置上,充分的把握學生的心理特征,加強與學生的情感交流,這樣才能提升學生的情感素質,升華學生的情感,達到教學目標。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
1.構建教學的情境。小學生正處于性格養成的時期,在情感上具有不穩定的情感特征,小學語文教師對學生的情感會產生較大的影響,學生在學習的時候,也會因為教材中的故事與情感也會產生重要的影響。教師需要把握學生的這些特征,在教學中構建教學情境,積極的引導學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關注學生的情感。具體來說,可以通過以下幾種形式進行:首先,創設良好的情境,讓學生與教師在一定的情境中到情感交融的效果,將教學情感貫穿于教學活動的始終,將情感寄托于聲音之中,打動學生的心靈,引導學生通過課本,感受文章的思想。其次,要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從情感的角度出發,研究語文教材,感受文學作品中蘊含的情感。作者因為情感而出的,有感而發寫下這篇文章,通過文章體會文章的感情,這個過程就是挖掘學生的情感,語文教師需要通過睿智的目光,抓住情感點引導學生追求感情上的共鳴。
2.善于挖掘語文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根據最新的語文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需要獲得正確的道德觀、審美觀,小學語文教材在這個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對于培養學生的陶冶學生的情操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主要的情感類型有友情、親情、民族情感、愛國之情、贊揚名人的高尚情操、世界風情以及科學自然等景觀,教師應該深入的挖掘每篇文章的、詩歌、對話中的深刻內涵以及教育的意義,將內容與情感進行有效的結合,制定出有效的計劃和規劃,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思想感情。
3.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就是要營造一個良好的、和諧的師生關系。具體來說,小學語文教師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關愛學生。小學生除了在家庭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接觸教師與同學,教師的關懷對學生感知情感具有重要的作用,讓學生樹立互幫互助、團結合作的意識,教師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及時的發現學生在學習中的問題,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上的苦難,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引導學生保持良好的心情,讓學生成為情感體驗的主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加深學生的體驗與理解,其次,要給與學生充分的尊重。對于那些學習成績差的、違法規定的學生要耐心的引導,切忌進行人格的侮辱,這對學生的未來與情感具有不利的影響。小學時期正是學生的習慣培養的重要的時期,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小學生是獨立的思想主題,需要在尊重學生的情況下,塑造學生的健全的人格,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明白處世之道。
4.以情引教,寓情于教。生活是小學語文教材的重要的根源,雖然語文教學中,有許多體裁與形式,但是都能夠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師在教學的時候需要充分的認識到這一點,將語文教學同實際生活聯系起來,積極的鼓勵與引導學生,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真正的體會文章中的情感,有助于引導學生仔細的觀察生活的細節,尋找生活中的每一個瞬間,享受生活的樂趣。語文教學不僅僅要引導學生掌握知識、理解知識,還要注重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互動。情感教學的本質目的就是引導學生融入教學的情境中,尊重學生的體驗及感受,糾正學生的情感認識,塑造學生的審美素質,啟迪學生的內心情感,提高學生情感境界,培養學生的高尚的人格品質。
5.小學語文教學可以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中華民族歷史悠久,燦爛的文化享譽世界,這是值得每個中國人驕傲的事情。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可以有效地展示中國古代的燦爛文化,可以展現中國的語言美,展現中國人的情感與意志,展現我們歷史悠久的精神財富,樹立小學生的遠大理想,樹立民族自豪感與自尊心,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挖掘教學中的情感因素,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吳曉敏.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 教育理論與實踐 .2007(16)
[2]曲行舟. 基于情感教育的小學語文教學研究 [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 2010(01)
[3]盧家楣. 對教材內容的情感性處理策略—賦予情感策略的實驗研究[J]. 心理科學 .2000(06)
[4]張巧英.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 [J]. 吉林教育. 201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