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媛
摘要:科學是十分貼近學生生活的一門學科,在教學時如果把科學和生活隔離開來,那么學生在學習時不僅會有更大的難度,還會感覺到科學十分無聊,失去學習興趣。農村學生的基礎相對來說本來就差,如果再不認真聽講,課堂效率低下的話,就永遠趕不上同年級的學生,也會被社會淘汰,科學的學習能讓學生了解到生活中的自然現象,所以必須結合生活實際來進行教學,這樣才能達到社會和學校對學生的要求。本篇文章主要講述農村初中科學生活化教學策略,從初中科學教學現狀和生活化教學策略兩方面展開說明。
關鍵詞:農村;初中科學;生活化教學;現狀;策略
生活化教學這種方式已經被廣泛應用于教學中的各個學科,所有教師都知道生活化教學能給自己帶來的方便之處,因此都十分推崇這種教學方式,初中科學的學習不僅是為了知道有這樣一門學科,更是為了讓學生知道生活中一些自然現象的形成原因,讓學生解開困惑,在更加熱愛生活的同時能對科學有更加濃厚的探索興趣,科學的學習也能幫助學生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學到比較實用的技能,相對來說,對學生有比較大的作用,因此教學策略就很重要,尤其是在面對農村的初中生時,更要講究教學方法,否則就會讓這門學科的資源被白白浪費掉,現在農村初中科學的教學現狀如何呢?接下來會為大家做出介紹。
一、農村初中科學教學現狀
在農村初中科學的課堂上,不難看到教師口干舌燥地給學生傳遞知識的樣子和學生在下面懶懶散散的樣子,學生上課聽講不認真,教師說過無數次的問題學生也沒有任何改變,并不是因為學生不知道科學學習的重要性,而是因為教師的講課讓他們無法提起興趣,久而久之大家的狀態就變成了現在的模樣,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師的教學息息相關,如果教師方式不對,就會讓學生 產生厭學情緒,反之如果教師的教學模式足夠新穎,就能對學生起到一定的吸引作用,讓學生被自己的教學所感染,認真聽講,初中科學教師還沿用一貫的教學模式,對學生實行滿堂灌,恨不得一節課讓學生把所有知識點都學會,沒有把科學教學和生活化聯系起來,學生的學習興趣大打折扣,所以教師要致力于把教學的重點放在改變自己的教學模式上,通過生活化教學來彌補目前教學中的不足。
二、農村初中科學生活化教學策略
把科學教學生活化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只要教師做到在教學時聯系實際,讓學生發現生活中科學這兩點就能很好的做到教學生活化這個要求,但是也要避免兩點,一是不可操之過急,給學生灌輸太多知識,二是不可輕言放棄,一看到成果就不再實行這種模式,很容易讓學生再次回到原先的狀態,甚至不如以前,因此一旦實行了就要堅持到底。
(一)在教學時聯系生活實際
科學源于生活,在教學時如果說教師找不到與之相關聯的生活事件,那可能不會有人相信,因為即使是外行人也能隨口說出一兩個和科學有關的生活事件,更何況是一個科學教師,所以只要教師在這方面多留心,那么做到這一點就輕而易舉,在很多情況下,教師是懶得去用心,如果能夠意識到自己的不足,想要真正做到為學生考慮,教師就要做到在教學時聯系生活實際。比如在教學生摩擦力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問學生“大家平時有沒有玩過滑板?”學生有的會說有,有的則沒有,教師就可以說“就算大家沒玩過也都見過吧?為什么滑板在滑一段時間之后就會停下來呢?如果我們不另外給滑板力的話,滑板就不會再次滑動呢?”學生就會回憶自己印象中的滑板,然后產生疑問,想要知道答案,教師可以再問學生“大家在物理中學到的,把一塊小木板放在斜坡上,慢慢的這個木板就會自己停下來,這是為什么呢?”學生就能知道,是因為摩擦力,自然就解決了上一個問題,這樣通過聯系生活實際,通過生活中常見的問題引入課題,讓學生在學習之前就對本章要學習的知識產生探索的興趣,學生想要去主動學習和參與,課堂效率就能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和學生之前的狀態相比。這種教學模式能讓學生更有積極性,而且由于學生生活在農村,條件受到限制,所以對很多東西了解很少,教師在聯系生活實際時,可以給學生講一些比較新奇的內容,讓學生在學到知識的同時增長了見識,在學習科學時就像是在聽故事,課堂氛圍也會更加和諧,學習自然能更有效。
(二)鼓勵學生發現生活中的科學
除了把實踐帶入教學,教師也可以讓學生把知識帶入生活中,讓學生做到活學活用,感受知識給自己帶來的無窮樂趣,從而在課堂上更加求知若渴,更加投入課堂,鼓勵學生發現生活中的科學就能起到這樣的作用。學生在課后一般除了寫作業就是玩,或者是幫助家長干家務,在所有的這些活動中,處處可見科學的影子,教師要鼓勵學生去發現,然后在課堂上和大家一起分享,學生就能做生活的有心人。比如有的同學會發現太陽的溫度高低和它距離我們的遠近有很大的關系,同時我們的影子也會隨著太陽的高低而產生變化,有的學生會發現磨盤上之所以有一根棍子并不是為了美觀,而是為了方便與省力,木棍的長短也決定著能省力的大小,有的學生則會說,在水燒開之后,如果不蓋蓋子,任由它繼續翻滾,那一段是之后,水壺里的水就會減少很多,空氣中有很多水蒸氣等等的發現,這些發現帶到課堂中都能對應相關的科學知識,教師鼓勵學生這么做不僅能讓學生回顧之前的知識,同時也能讓學生對新的知識有不同的發現和入手點,能做到溫故而知新,學生的科學的總體能力就能大大提高。
總之,農村初中科學生活化教學對學生有很多好處,能讓學生在有限的生活環境中受到無限的科學教育,不落于人后,幫助學生更進一步的學習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吳春琴,曹夢泉. 追求課堂的有效性 構建教學的生活化——淺析農村初中科學教學的生活化[J]. 學苑教育, 2014(6):56-56.
[2]李鵬,王全水. 淺析初中科學生活化教學策略[J]. 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 2011(2):33-33.
[3]張志華,郝旭升,段炎龍. 淺談新課改下初中科學課堂生活化回歸策略[J]. 新校園:學習, 2012(12):161-161.
[4]林萬云,張一鳴,蔡曉飛. 引生活之泉 灌靈性課堂——淺析新課改下的初中科學生活化教學設計[J]. 中學課程輔導:科學研究, 2012(7):5-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