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詞匯是語言的基石,詞匯積累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的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新視野大學英語課文《永不放棄》為例,探討如何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幫助學生從課文中積累詞匯提升英語水平。
關鍵詞:詞匯積累;大學英語;教材
詞匯是構筑語言的基本單位,詞匯積累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學生詞匯量的多少直接影響其聽說讀寫譯五項能力的高低,也是衡量其英語水平的標志。隨著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多種詞匯積累的新花樣層出不窮。比如按各種標準分類排序的四六級單詞匯總手冊,手機上眼花繚亂的單詞記憶每日打卡APP等。這些新途徑新方法往往讓老師學生忽視了教學中最傳統最基本的詞匯積累方式——以教材為本,從課文文本中積累詞匯。本文以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三版3中第一單元課文《永不放棄》為例,探討如何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幫助學生從課文中積累詞匯提升英語水平。
課文《永不放棄》是一篇勵志散文,通過引用名人事例說明堅強的意志是戰勝困難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文章詞匯豐富,難易程度適中。既有簡單詞匯能與高中英語緊密銜接,又有意義相近的新詞匯。在英語詞匯的使用上,課文有兩個方面最值得學生借鑒積累。一是能使用不同的英文詞匯表達同一個中文意思;二是同一個英文單詞能有不同的搭配使用。
一、同一個中文意思采用不同的英文方式表達
(1)在表達“巨大的困難或失敗”的時候,課文使用了“overwhelming failures(para.4)”和“profound difficulties(para.4)”。這兩個短語是學生熟悉的高中詞匯。課文也使用了“immense obstacles(para.3)”和“substantial hardship(para.4)”。形容詞“immense”只有一個意思,即巨大的。而“substantial”可以表示大量的,還可以表示實質性的。課文為了加深學生對“substantial”能表示“大量的”印象,在第7段還使用了“substantial effort”這個短語。表達“困難”的詞匯,文中還出現了“dilemmas(para.3)”和“handicap(para.8)”。至此,教師可以幫助學生總結,“巨大的”可以用“overwhelming”,“profound”,“immense”,“substantial”這四個詞匯表達。“困難”可以用“difficulties”,“obstacles”,“hardship”,“dilemmas”,“handicap”這五個詞匯表達。搭配起來,“巨大的困難”就可以有20種表達方式。
(2)在表達“堅強的意志”的時候,課文使用了“a strong will(para.4)”,“a fierce will(para.5)”,“a robust, fierce will(para.7)”和“a committed and focused will(para.5)”這四種表達方式。其中前兩個表達是屬于較簡單詞匯。“robust”是大學英語詞匯,表示“強健的”。而“committed”和“focused”是由動詞“commit”和“focus”的過去分詞形式演變而來的形容詞,運用靈活略顯高級。教師可以提醒學生積累這一類由動詞演變過來的形容詞,并且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出相似用法。即“repeated misfortunes(para.4)”和“whip him repeatedly(para.3)”。“repeat”是動詞,意為“重復”,其派生詞“repeated”為形容詞“反復的”,其派生詞“repeatedly”為副詞“反復地”。
(3)在表達“戰勝”的時候,課文使用了“overcome their childhood persecution
(para.3)”,“triumph over the overwhelming failures(para.4)”,“transcend any handicap
(para.8)”三種表達方式。同樣,教師可以讓學生用這幾個詞做paraphrase,即替換成“triumph over their childhood persecution”,“transcend the overwhelming failures”和“overcome any handicap”。教師可以結合第1,2點中提過的“巨大的困難”和“堅強的意志”的表達,讓學生造句“堅強的意志能戰勝了巨大的困難。”那么學生就能給出上百種表達方式,每個學生都能造出和同學不一樣的句子。例如“A strong will can overcome profound difficulties.”,“A fierce will can triumph over immense obstacles.”,“A committed and focused will can substantial hardship.”等。這不僅能豐富學生的詞匯,還能極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同一個英文單詞的不同搭配使用
(1)課文中“achieve”這個單詞出現過多次,其意義為“通常努力,技巧,勇氣等獲得或達到某事物”。課文開篇描寫丘吉爾聲名鵲起時用到了“achieve fame(para.1)”;在講述愛因斯坦和愛迪生這兩位科學家取得重大發現時用了“achieve magnificient discoveries(para.3)”;在描繪許多藝術家獲得成就時用了“achieve prosperity(para.5)”;在述說奧康納爭取教育機會時用到了“achieve the best education(para.6)”;在文末總結陳詞期盼成功時用了“achieve success(para.8)”。如此高頻率地使用動詞“achieve”和不同的賓語搭配,重在強調這些名人取得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不斷努力克服困難的結果。教師可以幫助學生積累此類搭配,并且強調用詞準確的重要性。
(2)課文中“work”這個詞出現過兩次,分別搭配的是“work intensely(para.3)”和“work diligently(para.5)”。表示“高強度工作”和“勤奮地工作”。“graduate”這個詞也出現過兩次,分別是“graduating at the top of her class(para.6)”和“graduate with honors(para.6)”。表示“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意義接近卻有不同搭配。在講解該詞匯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要認真學習爭取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并用這兩種表達造出完整句子。即“I will work intensely and try to graduate at the top of my class.”或者“I will work diligently and try to graduate with honors。”
總的來說,該課文詞匯豐富,難度適中,前后呼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從課本出發,以本為本,運用課文中已有的難度較低詞匯來解釋新出現的難度較高的詞匯,總結歸納同一個中文意思的不同英文表達和同一個英文詞匯的不同搭配使用,回歸教材幫助學生積累詞匯,更好地學習英語。
作者簡介:
羅琳(1987—),女,漢族,湖南省衡陽市人,助教,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英語語言文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