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洋
【摘 要】“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高校大學生思政教育的要求,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利用網絡直播的形式創造性的開展工作是廣大思政工作者需要思考的問題,本文對網絡直播的興起與分析,運用網絡直播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解決可能遇到的問題。
【關鍵詞】網絡直播;大學生;思政教育
在2016年召開的全國高校思政工作會議上,習總書記指出,“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事而新、因勢而新。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也應該順應時代發展,尋求創新突破,將網絡直播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結合起來,不僅符合95后大學生的自身發展特點,也有利于豐富高校思政教育內容,創新思政教育形式,增強思政教育吸引力。
1 網絡直播平臺的興起與現狀分析
1.1 網絡直播平臺的興起
2016年可以被稱為網絡直播元年,移動端網民數的快速增長(2015年移動網民規模6.2億)直接推動直播行業向移動端轉移,為移動直播平臺的發展帶來新的契機,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3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6月,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到3.25億,占網民總體的45.8%,從年齡分布來看,關注直播的人群主要以年輕群體為主,僅20-29歲之間的用戶群體占比就高達 49%,其中高校大學生是關注移動網絡直播的主要群體之一,不少大學生在校階段就已經成為有影響力的網紅。
1.2 網絡直播的主要內容
(1)泛娛樂類——與主播高度相關的直播類型,直播的主要內容在于觀眾和主播的交流互動,帶有較強的情感色彩與社交屬性,而未來發展主要集中在內容升級層面;(占比51.1%)
(2)游戲直播——游戲直播伴隨著游戲產業的興起而發展,通過評論、彈幕等與用戶實時交互,以游戲直播內容為主的直播平臺;(占比18%)
(3)垂直直播——“直播+垂直行業”,直播作為一個傳播載體,可以與其他行業良好的結合并獲得1+1>2的效果。目前主要有“電商直播”、“旅游直播”、“財經直播”等;(占比27.8%)
(4)版權直播——包括電視直播、活動直播及自制節目直播。屬于較為傳統的直播類型,以第三方客觀角度對活動現場情況進行傳遞。(占比3%)
1.3 網絡直播對大學生的負面影響
網絡直播在迅速傳播的同時也帶來了部分負面影響,關于網絡直播平臺的負面新聞屢屢發生,對于大學生主要影響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網絡直播容易誤導大學生價值觀
在很多大學生的認知中,網絡主播是收入特別高的一群人,有別于傳統節目主播,網絡主播的要求相對較低,既不需要高學歷,也不需要很強的專業知識,網絡主播往往長得漂亮,能歌善舞,能說會道,直播的內容也以泛娛樂化為主,這部分片面認知會讓學生職業觀片面且功利,產生無需練就較強職業技能也能得到高收入的錯覺,也會產生將人生理想建立在薪酬多少的基礎之上,從而形成功利性的人生觀、價值觀。
(2)網絡直播的負面內容將影響大學生的人生觀
近年來,關于網絡直播涉黃,內容低俗的新聞層出不窮,很多直播內容與形式庸俗不堪、趣味低級,宣揚錯誤的審美價值觀。從直播內容來看,直播以泛娛樂化、游戲為主,較少出現經濟、文化類的直播內容,大學生們長期生活在低俗的環境中無法形成真善美的審美觀,也沒法形成正確的人生觀。
2 網絡直播運用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
為了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更好的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網絡直播用于傳播正能量,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將網絡直播用于大學生的思想引領,日常管理,教學互動,學習互助中。
2.1 思想引領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習總書記在2016年全國高校思政工作會議上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這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在思想引領這方面,網絡直播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網絡直播可以用于解讀相關政策法規,直播一些時事熱點的解讀也有利于學生的輿論引導,也可以用于直播一些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關的校園文化活動,利用直播平臺互動性強,元素多樣的特點,吸引更多學生的觀看,同時也讓他們可以同時發表一些自己的觀點與看法,讓老師在傳播思政相關內容的時候了解學生的想法,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達到思想引領這一目的。
2.2 日常管理
高校學生日常管理包括學生公寓管理,班級管理,日常行為管理等內容,通過網絡直播的形式參與到公寓管理,可以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了解公寓的管理規定,了解公寓設施,明白公寓管理流程,同時也可以對公寓的優秀宿舍衛生直播讓同學們樹立榜樣,對后進宿舍直播讓學生明白問題在哪,通過問題導向引導學生進行整改;通過網絡直播的形式參與到學生日常管理中,網絡直播采用視頻、聲音、文字、圖像等多種元素共同輔助的形式可以讓學生更容易接受,也能達到輔助學生管理的效果。
2.3 教學互動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現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習總書記在2016年全國高校思政工作會議中強調,要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要和期待。新媒體的興起給大學生思政教育課提供了更多的方式與渠道,網絡直播的形式可以作為一個輔助上課的形式,通過其互動性強,直觀便捷的的優點開展思政課的教學,能夠切實加強思政理論課的吸引力。
2.4 學習互助
網絡直播可以用于學生的學習互助中,可以請一些專業老師進行專業課的答疑解惑,學生當場提問,老師可以及時回答,解決了很多同學因為各種原因不愿意直接與老師交流的問題,也可以經常分享一些“學霸”同學的學習經驗,學習方法,學習筆記,特別是在重要考試前,將解決同學們的思想問題與實際問題相結合,達到一個良好的效果。endprint
3 網絡直播運用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應用
3.1 主題班會直播
主題班會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方式,班會的主題包含誠信教育、感恩教育、心理教育等方方面面,而傳統的班會課學生積極性不高,涉及面也不夠廣,為了能夠覆蓋更多的學生,吸引更多學生的觀看,對主題班會進行網絡直播,從95后大學生的心理考慮,他們更有表現欲,因此會更好的參與到主題的討論與思考中;另一方面,95后大學生更容易接受新的教育形式,增強主題班會的互動性,從而達到更好的教育目的;最后,從以人為本的根本目的出發,直播主題班會也方便了廣大學生,符合他們的生活方式與接受方式。
3.2 校園文化活動直播
豐富的校園活動是充實大學生課余生活,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隨著科技的發達,智能手機的普及,95后的大學生從小生長在一個網絡的環境中,傳統的校園文化活動不再具有吸引力,而且由于場地、天氣等各方面原因的限制,一些優秀的校園文化活動無法覆蓋到每個學生,因此通過網絡直播的形式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些劣勢,由于形式受學生歡迎因此覆蓋面會增強,另一方面元素多樣也增加了活動本身的吸引力。
4 網絡直播運用于大學生思政教育的具體問題思考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運用新媒體技術,運用網絡直播,創新教育教學方法,改革創新符合時代發展需求,符合學生發展方向,因此也對如何運用新的載體開展教育提出來新的要求,完善網絡直播中的問題,更好的運用新的載體開展工作。
4.1 完善直播內容
有別于傳統的思政模式,網絡直播面向更多的學生,因此用于直播的內容也不同于以往,因此對于思政教育的內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用于網絡直播的內容要慎重,由于涉及范圍廣,因此用于直播的內容需要審核優化,不能將負面內容傳播給學生;第二、在一些政策解讀的時候,要尋求相關專家學者的支持與幫助,一些把握不準的內容需要尋求上級部門的支持與核實;第三、關注時事熱點內容也要關注國家政策導向,對于相關政策內容把握要準確。
4.2 提升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隊伍水平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主體是學校黨政干部和共青團干部,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哲學社會科學課教師,輔導員和班主任。對于廣大思政教育工作者來說,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工作水平,業務水平,加強學習,具備創新意識、創新精神,能夠創造性的開展工作,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風范影響和教育學生。
網絡直播作為一個新興事物迅速發展與壯大,將其運用到大學生思政教育中是一種新的教育方式,對于創新高校思政教育方式有著重要作用,也需要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們深入思考,尋求最好的使用方式與方法,相信網絡直播必將成為大學生思政教育一個優秀載體。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