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利
【摘 要】本文分析了當前環境設計專業的教學現狀,存在課堂理論講解占據絕大部分,教師對前沿技術了解不足,教學內容與社會脫軌等現實問題,提出了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深化課堂改革,引入"交互式"教學模式,推行項目促學法人才培養途徑與方法。
【關鍵詞】環境設計專業;人才培養;實踐能力;創新能力
環境設計專業是一門技術性和應用性很強的綜合性專業,集理論、實踐與創意設計于一身。伴隨著環境設計專業的發展,培養具有實踐和創新能力的綜合性人才,成為了當前綜合類院校環境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高校環境設計專業的教學模式與培養人才的途徑與方法亟需改變,以便為社會提供適應時代發展的應用型人才。
1 環境設計專業教學的現狀
教師隊伍在環境設計專業創新和實踐能力的人才培養目標中占據核心地位。因此,教師綜合素質的高低直接關乎教學質量的好壞。當前部分高校環境設計專業仍以課堂理論教學為主,課堂講解時間占據絕大部分,實踐指導也多數在課堂完成,教師對市場前沿技術、新型材料、施工工藝和構造等了解不足,教學實際案例多為陳舊案例,授課多憑自身積累的理論知識,教學內容跟不上社會實踐的發展,出現與社會脫軌現象,以致培養出的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匱乏,步入職場的適應周期長。另外,教師授課內容固然充實,各門課程之間聯系不夠密切,未從專業人才培養的角度布置課堂作業,導致同一專業課程內容重復,課程作業類似,學生不能將理論應用到教學實踐中。
2 實踐和創新能力人才培養途徑與方法
2.1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課堂教學應做到"與時俱進,創新性強,實用度高"的要求。與時俱進,即根據時代需求選擇高校教學內容,緊扣時代的發展;創新性強,即高校將提升學生創意創新能力作為培養目標之一;實用度高,課程實踐的內容與實際項目結合,來源于市場。高校應定期組織教師進修和調研,如企業參觀、到其他院校的交流學習,一方面充實教師隊伍的知識儲備,增強教師對國內外本學科以及交叉學科發展前沿的敏銳性,另一方面以市場為導向,定位好環境設計專業教育與市場之間的服務關系,根據調研結果更新教學方法,調整教學內容,保證學生滿足日益變化的市場需求。
2.2 深化課堂改革,引入“交互式”教學模式
“交互式”教學模式符合教學規律,是一種開放、自由的教學模式,教學過程以學生為主體,強調學生的體驗與參與,能夠提升環境設計人才的專業能力,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參與性和主動性,當前環境設計類專業交互式教學手段仍處在探索階段,存有較大發展空間。
(1)教師與教學內容的交互——豐富教學方法
先進的教育要以先進的理念為指導。第一,拓展人才培養思路,輔助多媒體教學手段,如“慕課”“微課”等。課堂時間有限,延伸知識點在課堂無法一一展現,可通過網絡平臺進行公開發布,形成網絡教學資源知識庫。另外,利用網絡視頻組織教學的知識點,學生更易接受,記憶更牢固,并且提升自主學習的興趣。第二,建立引導、啟發式人才培養模式。理論教學中引入學生感興趣的主題案例和主題內容,如先拋出學生們關心討論的話題:“你最喜歡的大型商場是那一座?”“印象最深刻的酒店或餐廳是那一間?”“你曾去過的景觀最優美的公園是那一座?”等,進而啟發學生采用自主學習的形式,結合已有專業理論并用藝術語言進行分析解讀,提供充足的思維預熱時間,引導學生開闊視域,激發學習動機,挖掘設計構思的無限潛能,調動學習積極性增強其感悟能力。
(2)教師與學生的交互——布置開放式課程作業
布置開放式課程作業,即,答案多樣性,教師采用行為引導法對答案進行評價、分析、比較,促使學生發現設計創意點和構思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和發散思維能力。開放式課程作業的設定,既要含有學生已有專業技能和知識,又要囊括臨近專業和學科的內容。學生只有擁有較高的理論造詣和寬闊的知識面,才能激發創作靈感,設計出富有品質和內涵作品。例如環境設計學科與視覺傳達設計、工業設計、展示設計、動漫設計等專業內容交叉,本專業學生在完成課程作業時與其他學科有效融合;給出充足的創造、創新空間,允許依據個人偏好來選擇設計風格和主題,達到融會貫通、舉一反三的效果;課程作業的設置須難易得當并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
(3)學生之間的交互——建立小組討論制
當今大學生在大學期間不僅應該夯實理論基礎,還應該培養團隊協作意識,了解團隊合作的重要意義。環境設計行業分工的細化,決定了在設計過程中需要不同專業人員之間密切配合,以便更加高效地完成工作。因此,當今設計單位非常重視員工的團隊協作精神及競爭意識。考慮到當今時期的大學生多是獨生子女,自我意識較強,缺乏團隊合作的精神。通過采取小組討論學習的方式,團隊隊員可共同進行市場調研、組織素材、商討方案,交流設計構思,創作設計作品,以小組為單位的匯報交流,各組之間互相激發靈感。增強團隊協作意識和競爭意識,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時刻擁有危機感,這正是日后踏入工作崗位的大學生所亟需的素養。
2.3 推行項目促學法
項目促學法,是指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引入真實項目案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師生一起在企業項目這個平臺上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并提高的方法。所謂項目可以是專業設計大賽活動、企業項目、任課教師的科研項目或者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專業設計大賽活動,是環境設計專業實踐教學不可或缺的一環,是實現自我價值、展現設計才華的重要平臺。旨在通過競賽活動,將設計理論知識與設計實踐相結合,進一步強化當今大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企業項目,一方面,將企業真實項目引用到教師實際的理論講解和課程作業設計中,以實際工程案例引導學生學習專業知識,可以提前感受日后工作性質,最終形成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學習思路,提升解決實際案例和問題的應變能力。另一方面,組織學生深入施工場地進行考察實踐,對已學理論知識進一步完善與提升,時刻保持與企業的密切聯系,防止與市場脫節。如在室外景觀施工設計課程認知施工材料、施工工藝環節中組織學生到對應的項目基地進行調研;任課教師的科研項目,引導并鼓勵學生加入教師課題組,參與課題研究。如,可結合某一課程制定項目計劃和安排具體的設計內容,靈活變換教學方式,有針對性地進行研究,學以致用;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是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加強實踐環節教學和訓練的重要平臺。如:通過“餐飲空間”類項目的訓練,可了解餐飲空間的功能分區的劃分、空間氛圍的渲染、家具小品的陳設、色彩與燈光的搭配等內容,熟知在人性化關懷和可持續發展理念下的餐飲空間基本規律、一般設計流程和設計原則。
環境設計專業教學方法的改進,是圍繞人才培養目標進行的,如何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培養出實踐和創新能力較強的學生,要求教師提升自身綜合素質,注重教學與市場需求的互動,探索適合專業特點的交互式教學模式,從而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發展對環境設計專業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沈婭.淺議應用型院校藝術設計基礎教育的改革策略[J].藝術科技,2015(28).
[2]劉蕊,雷搏.項目實踐教學法在應用型人才培養中的應用——以環境設計專業核心課程為例.[J].藝術科技,2016(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