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臣宇+李衛靈
【摘要】在教學模式改革迅猛發展的今天,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效果,研究教學方法是非常必要的。課堂精講是傳統的課堂教學方法,不管在任何時候都是不容忽視的。要想用好課堂精講,必須了解課堂精講的特點、方法和要求,這是發揮課堂精講作用的關鍵。
【關鍵詞】精講 特點 方法 要求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40-0010-02
課堂精講是最基本的教學方法,是學生迅速掌握知識的關鍵。在當今現代化教學改革迅猛的形勢下,許多人更多的強調學生自學和課堂討論式教學方法,這些方法盡管有其優越性,但也不能完全取代教師的精講作用。筆者認為,教員的課堂精講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應當加強和進一步引起重視。
一、課堂精講的含義和特點
課堂精講與傳統的課堂講授不同,課堂精講強調的是“精”。也就是說,教師應當用有限的時間講解課程內容的綱和知識重點,即:讓學生系統掌握本課知識的主線和重點內容,以此開始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自主學習。其主要特點有:
(一)精講的系統性
精講必須系統地講解內容體系,層次性要強,所謂提綱挈領,通過精講,可以使學生掌握內容的主線,以此展開學習,學生的思路更加清晰,擴展性更強。
(二)精講的啟發性
精講必須富有啟發性,也就是說,教師在精講時必須不斷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樣才能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同時,還要在精講的過程中留出思考題,待精講之后由學生去獨立解決。
(三)精講的指導性
教師的作用更多的是指導學生學習,如果什么問題都讓學生自學,學生就沒有必要到學校學習了。所以,教師必須在精講過程中指導學生學習,重點是教會學生學習方法,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同時,還要在精講過程中指出內容的重點,解決難點。使學生的學習更加容易,效果更加突出。
二、課堂精講的方法
課堂精講的方法很多,不同的教師采用的方法也不盡相同,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出以下幾種精講方法。
(一)描述法
描述法是指教師向學生敘述事實或描述所講對象,目的在于使學生形成正確的表象,獲得充分的感性認識,為概念和理論的建立打下基礎,提供前提,做好準備。描述法在各科教學中運用得比較普遍。如介紹一實驗現象,某一設備的工作過程,某一元件的作用,某一儀器的使用方法等,都可應用描述法。
(二)解釋法
解釋法是在描述的基礎上,說明、解釋事實,論證概念、原理和公式。換句話說,就是在充分感知感性材料的基礎上,通過解釋進行抽象和概括。目的在于使學生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這種方法在各科教學中也有廣泛應用,特別是理工學科,應用的更為廣泛。描述和解釋不同的地方,在于描述是敘述和描繪事實和表象,解釋是說明解讀事實和表象或論證原理。通俗一點講,描述是在說明“是什么”,解釋是在回答“為什么”。
(三)分析法
分析法是對一個完整的題目進行層層剖析、論證和說明。分析法要求有嚴格的邏輯性和系統的科學性。分析問題必須層層深入,一環扣一環,層層遞進。論證和說明必須有理論依據,分析法常常用于理論分析和復雜問題簡單化的講解。
三、課堂精講的基本要求
(一)認真備課
精講對教師的要求非常高,要想使精講發揮出應有的作用,教師必須認真備課。熟話說,要想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就應準備“一桶水”,這就是備課的重要作用。如果教師沒有備好課,在精講時就不能居高臨下,從容自如,使得精講變成催眠曲,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二)注重激發思維
教師要引導學生按照講授線索獨立思考,培養專心聽講的能力,使課堂氣氛既嚴肅又生動活潑,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提高了能力。要做到這一點,教師應善于用疑問去激發學生的思維,使教師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成為學生的認知過程。
(三)注重啟發引導
教師在精講時,必須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通過啟發和形象生動的講授,使學生的思維緊跟教師的講授思路,這樣,就可以使要講授的新知識由學生總結出來,而不是由教師說出來。所以,教師在精講時,必須啟發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索,去完成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四)注重抽象概括
為了使學生能迅速而準確地實現對概念和規律的抽象與概括,還要根據學科特點和具體的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多種多樣的有助于學生感性認識的直觀教學活動,如觀察實驗現象,參加實際操作,觀看圖表模型等,然后引導學生運用對比的方法透過現象找出事物的本質聯系,或者用歸納與演繹的方法,在分析綜合感性材料的基礎上,找出帶有規律性的結論。
抽象概括,關鍵要掌握抽象的時機,所謂時機,主要是指抽象的時間是否得當,抽象的條件是否成熟,抽象的方法是否科學。時間得當,是指學生對感性材料已經感知到必須用語言來表達的時刻;條件成熟,是指學生對教材已經達到充分感知的地步;方法科學是指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可以由學生自己做出符合認識規律和客觀實際的結論。有些教師由于對上述幾點注意不夠,常常出現感知與抽象嚴重脫節的現象,例如,使學生的感知到了厭煩的地步,教師還在感知上絮叨不休而不及時轉入抽象;學生還未達到充分的感知,就已匆忙轉入抽象;完全可以啟發學生自己轉入抽象,教師卻包下來。
(五)注重講思路,講規律,講方法
當今世界已進入知識爆炸的時代,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已引起人們的普遍重視。教師教給學生的知識是有限的。因此,教會學生進行思考,掌握學習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教學中的精講,就是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還必須讓學生獲得一把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這不僅有助于現在的學習,更會使他們在未來的探索中自由馳騁于知識的海洋。endprint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很多教師創造了值得我們效仿的辦法。例如,為了訓練學生的正確思維,有些教師常常把自己理解知識的思維過程講給學生;為了使學生的思維變得多樣化,有些教師在講一個知識點時,常常從不同的角度出發進行闡述;等等。我們應當在這些方面做些探索,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精講策略。
(六)注重講重點、難點、特點和疑點
在教學內容中,那些最基本、最主要的知識和技能,是內容的重點,在重點中,有些知識和技能,對進一步學習其他知識又起著決定作用,這些知識就是關鍵;有些內容,雖非重點和關鍵,但是由于學生缺乏必要的知識和經驗,難于理解和接受,即是內容的難點;有些內容,與其他內容有明顯的不同,稱之為特點;還有些內容與相關內容相似,容易混淆,這類問題稱之為疑點。對上述四點的處理方法,通常是,重點要抓住關鍵突出講,難點要化整為零分散講,特點要強化個性明確講,疑點要分析對比具體講。這些僅是精講的一般原則。由于各種教學內容的知識結構體系不同,所確立的重點、難點和關鍵也不同。在同一學科中,因所講的內容和學生接受能力的差異,教學重點和關鍵也會有所不同。所以,在實際教學中,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酌情處理。
(七)注重知識的系統性
就是要把零星的、分散的、片面的知識,通過歸納、總結,使其連貫起來,形成系統的完整的知識。這種歸納、總結,一是可以在每一節課結束時進行,二是可以再一個單元進行,三是可以在一門課全部結束時進行。對于反復使用的教材,可以組織有經驗的教師,制定全書的知識結構聯系表或框圖,實現知識結構化。歸納總結的好處在于,通過歸納總結,使學生深入地了解各部分知識間的聯系和整個知識的科學體系,便于記憶、鞏固和應用,同時歸納總結本身就是一個智力活動過程,所以,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概括水平都大有裨益。
(八)注重語言藝術
精講離不開語言表達,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直接影響著精講的效果。在課堂精講中,要求語言能把抽象的知識講得生動形象,把艱難深奧的問題講得淺顯易懂,這才是精講的精髓所在。一個簡單的揭示,使學生點頭稱是;一個微妙的動作,使學生發出會心的微笑;一個生動的比喻,使學生恍然大悟;……這樣的課堂語言藝術,學生哪能不入迷,怎能不出神??梢娊處煹恼Z言表達,能給人知識,也能發人深思,使人激動。所以,教師的語言藝術也是提高課堂精講效果非常重要的方面。
(九)注重板書設計
板書是課堂精講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板書是所講內容的歸納和總結,是重點內容的提煉,是學生課后復習的基礎。所以,教師要科學設計板書,好的板書設計,可以體現精講的思路,對所講內容起到補充和輔助作用。板書分為系統板書和輔助板書兩種。板書不應是講授內容的簡單重復,它應起到畫龍點睛和提綱挈領的作用。板書要條理清楚,字跡工整,層次分明。
參考文獻:
[1]王鑒.輪翻轉課堂的本質.高等教育研究,2016.08:54-58
[2]刁軍.任職教育教學訓練實戰化探究.藍天出版社,2016.09:226-230
[3]喬軍.《專業技術教育教學法》.藍天出版社,1992.07:100-1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