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蕊
【摘 要】新媒體的出現對傳統思想課單向理論灌輸的施教方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使得思政課教育者不得不認真思索新媒體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以及考慮充分發揮新媒體優勢增強思政課教學效果的方式、方法,例如加大榜樣宣傳力度、開展咨詢輔導服務和強化自身知識結構等。
【關鍵詞】新媒體;思想政治教育;施教方式
網絡技術給人類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行為能力,也給人類生產生活方式等方面帶來了重大的變革。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出現了以手機、電腦等數字終端為介質的新式的媒體形態,即新媒體。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方式主要是靠單向的理論灌輸,受教育者是被動的接受理論。然而,新媒體的介入對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方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也可以說成是一種沖擊。這就迫使我們不得不考量思想政治教育施教方式的革新問題。
1 傳統思政課的施教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過程是教育者對教育對象的認知、情感、意志、行為等心理因素施加影響,使之發生變化的過程”[1]。在這個過程當中,教育者主要采取單向理論灌輸的施教方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向受教育者灌輸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進而引導受教育者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誠然,這種理論灌輸并不是一種強制的、強行的讓受教育者接受理論,而是要求教育者尋找、運用受教育者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來進行理論傳播。
在單向理論灌輸的同時,教育者不僅要對重要理論進行日常化闡釋,還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既要聯系社會生活實際,注意引導人們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更要聯系受教育者的思想實際,注意有的放矢,堅持正面引導,以理服人”[2]。就是說,除了課堂講授外,還要組織開展一些實踐活動,比如針對時事分組討論,下次課匯報討論結果,教育者總結并引導討論朝著正確方向發展等等。這樣的實踐活動有利于受教育者更好的接受馬克思主義理論。
傳統思政課的施教方式主要是單向的理論灌輸并且配合相應的實踐活動,這樣能夠增強受教育者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及明辨是非善惡的能力。
2 新媒體時代思政課的施教方式面臨重大機遇與挑戰
首先,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給思政課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新媒體具有互動性、信息海量性、共享性、開放性、個性化等等的特征,這些特征對思政課來講,起到了一定的補充作用。就是說,思政課教育者可以利用新媒體改變以往呆板授課的形式,充分發揮新媒體的優勢與受教育者建立起隨時隨地可以相互溝通的機制,這會增強思政課的授課效果。同時,新媒體的這些特征有利于受教育者更好地學習、理解相關理論,也能更好地將理論運用到實際中去。
其次,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使得思政課遇到了重大挑戰。盡管新媒體給思政課的施教方式帶來了新的機遇,但是這些機遇也使得思政課面臨新的挑戰。由于新媒體的出現,思政課的單向理論灌輸逐漸轉變為雙向互動,這就給思政課的施教方式帶來了挑戰,也讓教育者不得不認真思考如何能夠與時俱進甚至走在新媒體信息傳播的前頭,如何引導受教育者主動接受主流意識形態等問題。另外,由于新媒體上的信息頗為龐雜,并且管理上還存在很大難度,這讓有不良企圖的人有機可乘,散布一些錯誤言論,例如詆毀英雄先烈的言行,“混淆了學生們的思想認識,嚴重抵消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3]。
總之,我們要把握好新媒體帶來的機遇,充分發揮新媒體優勢來補充思政課的教學活動。同時,我們也要清醒的認識到新媒體帶來的各種問題,積極地去應對這些挑戰。
3 思政課如何充分發揮新媒體優勢的幾點建議
第一,利用新媒體加大榜樣宣傳力度。思政課主要是進行道德素質的培養,榜樣是每個人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當然這里的榜樣也可以是我們身邊的人。新媒體的宣傳范圍廣,還具有跨地域的特點,因此,可以利用新媒體的優勢進行榜樣宣傳,讓榜樣的力量影響受教育者的思想行為。
第二,利用新媒體開展心理、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咨詢輔導服務。由于新媒體具有匿名的特點,所以在新媒體上開辟一個咨詢輔導平臺,有利于受教育者勇敢的說出自己的困惑、苦悶等問題,由此可以使教育者有針對性的對其進行心理等方面的疏導,進而作出正確的抉擇,使其能夠健康成長。
第三,思政課教育者應不斷更新強化自身知識結構。“隨著信息技術發展,通過新媒體,大學生能夠更加便利地接觸到多樣的文化,而多媒體平臺更是提供給他們前所未有的、多樣化的審視視角”[4]。所以,思政課教育者要積極地去適應新環境、新情況、新變化,能夠巧妙的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綜上所述,新媒體時代的思政課,對于受教育者而言,接受思政教育的方式更加多樣、生動,對相關理論的理解更加深刻;對于教育者而言,應牢牢把握新媒體這一信息傳播的網絡陣地,積極應對新媒體給思政課教學效果帶來的沖擊,使得思政課更具魅力。
【參考文獻】
[1]楊芷英.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123.
[2]陳萬柏.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173.
[3]龍斌.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師如何有效傳播正能量[J].紅旗文稿,2015(17).
[4]宋婭文.新媒體視野下打造高校思政工作“微”路徑[J].視聽,2015(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