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彥春
摘要:生物課是學生了解自然的必要途徑,同時生物教學在初中階段也是重要課程之一,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明確教學有效性,重點構建高效的生物課堂,通過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習潛能,進一步為學生學習與發展建立完善的體制,也希望本文有效簡明分析,能夠提高認識,進一步為初中生物教學盡有效助力。
關鍵詞:初中;生物;高效;創建
在教學工作中,創建高效課堂一直備受重視,高效課堂教學過程追求的是課堂效率,同時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必要途徑,本文以初中生物為教學研究內容,明確相關高效課堂構建過程,以此為相關的教學提供有效參考,進一步推動初中生物教學水平的發展。下面具體分析:
一、更新教育觀念
初中生物教學的目的是全面、基礎、科學的素養教育,從這一觀點出發,在實際教學中,從第一天接觸學生開始,我就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準則,教學生真正理解知識,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把握,而不是讓學生純粹的死記硬背。我的每一次課堂設計、每一項活動安排都是以學生為中心,并且以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為中心思想。生物教師應樹立創新教育理念,只有在創新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才會采用創新方法,培養創新人才。教師要變傳統的“填鴨式”教育觀為創新型教育觀,讓學生從一開始就知道學習生物的重要性。
二、科學使用處理教材
作為教師,充分了解教材是必須的,但是,教材對于教師來講,它只是一個承載知識的工具,而不能作為教學的依賴,不能將每一部分教學內容都生搬教材。教師是利用教材組織教學,而不是按照教材進行教學的。教材是固定的,但教師不一定非要按照教材的章節,一課時一課時地進行教學設計。作為教師,要對教材進行創新處理,勇于改革教材中落后于社會與時代發展的知識體系,要建立能夠使學生認識和把握未來發展的知識體系和活動體系。通常教材在編定后會在一定時間內保持基本穩定,但科學技術和當今時代的迅猛發展,使得教材中必然會有部分內容不適應學生與社會發展的需要,教師對這部分內容應做適當變動,這是十分必要的。在我的教學中,通常都是把教材中的知識經過自己的安排糅合成一個個專題,然后再根據學生的具體學情合理安排教學進度。
三、教學的實施環節
1、提高學生對生物課堂的興趣。教師要想使學生在生物課堂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就必須采取有效的方法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在備課時,一定要準備一個新穎的開場白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在教學期間,也要盡可能地將知識點和實例聯系起來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能大幅度的提高教學效率。只有課堂教學內容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提高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最終實現“有效性教學”的目標。在教學時必須要有生物課程興趣化的意識,不受教材的束縛,要用活教材,將學生的興趣和愛好作為根本點,深入的考慮學生的現有水平后,再對教材進行選擇和整合,使上課內容能夠更加的活潑、生動、有趣。
2、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可以更好地表現學生的思維,表現知識的學習過程,在感悟、體驗以及發現中讓學生積極地去學習知識,提高其實踐、合作以及創新能力,以促進學生生物科學素養的提高。著名的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認知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結果。”必須要讓學生主動的參與到知識的構建過程中。進行生物課堂的教學時,教師必須要引導學生積極地開展模型建構過程,深入研究,建設完善的生物知識結構,深入理解生物科學的研究方法。
3、不斷的健全教學模式。進行課堂教學時,必須要改革原有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要不斷尋找和創新教學組織形式,將新教材的教學模式從封閉轉向開放,創新型的課程目標也要求為學生創造輕松愉悅、積極參與、積極探索的教學理念。對課本上的內容科學的進行取舍,教師應自主設計簡單并且實用性較高的教學方式來開展課堂教學活動,使課堂教學更加的生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交流能力以及發現問題的能力都能有所提高。除了積極探索“探究式”教學模式,我還積極探索“學案導學式”課堂教學模式,做到課堂“三講和三不講”。“三講”是:“普遍問題集中講;難點重點仔細講;變式拓展精心講”;課堂“三不講”是:學生已經會的不講;學生自己能學會的不講;不經過學生積極思維的不講。
四、按照教學實際組織教學
在初中階段,學生獨立思考、獨特感悟、自由聯想、自由表達的個性是難能可貴的,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注意維護和鼓勵學生大膽釋放個性,積極發表自己的觀點,而不應該一切以教材為本亂加否定。教師不僅可以在備課中整合、利用地方資源和學生生活中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而且在教學中對于學生的“意外”表現應予以鼓勵性評價,以維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如在“用藥與急救”的教學中,我要求每個討論組的學生帶一兩個藥盒或使用說明書,就安全用藥進行討論。在預設中,我引導學生注意對正規廠家藥品的選擇,以甄別假藥,而對服藥次數及時間安排并未預設結論,由他們自由發揮。在討論中,有學生準備很充分,還提到了藥品與食物之間的沖突問題。經過小組討論,學生對于服藥與健康、藥品與食物等的關系越辯越明,課堂氣氛也愈加活躍。所謂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很多知識和教學經驗的積累都源于我們教學活動中點點滴滴的細節,這都要靠我們去發現。
五、結語
綜合本文論述,進行生物教學實踐時必須要將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作為主要的教學理念,使其滲透到教學活動的每個過程,持續提高教學方法,健全教學過程,提高生物課堂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 李生艷.淺談如何構建高效初中生物課堂[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4,(12):24.
[2] 張亞玲.創建高效生物課堂的思考[J].學周刊,2013,(31):106.
[3] 趙偉,付慶方.注重有效教學,創建高效課堂——以初中生物教學為例[J].中國校外教育,2012,(26):6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