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君
摘要:在中職學校開設形體禮儀課,采用形體訓練和禮儀教育相結合的實用性體育教學模式,有利于提高學生自身的道德修養、禮儀修養,同時也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事業的健康發展。有利于學生塑造優美的形體、培養優雅的氣質,同時也為社會培養出綜合素質優良的人才奠定基礎。
關鍵詞:中職學校 形體訓練 禮儀教育
前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力度的不斷加大,復雜的社會環境,不同人生和道德觀念相互交織。這種現狀對涉世未深的中職學生也產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造成校園中禮儀失范的現象日益增多,不僅影響了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及生活秩序,也給中職學生的成長帶來了諸多不利因素。形體訓練可以重塑人體的外形,改善學生的體態,使學生獲得形體美和氣質美。禮儀教育從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品質和情操出發,教育學生學會言談美、舉止美,是學生內練素質的基本要素。學校開設形體禮儀教育課,在培養學生素質教育方面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對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禮儀文化,形成時代美德具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一、 當前中職學生形體禮儀的現狀
1.學生形體的現狀
形體是受多種因素影響的,主要有遺傳、營養、肢體習慣和生活習慣等。現在學生的形體總體上在不斷改善,但存在的問題仍然不少,具體表現在:太胖或太瘦、駝背、扣胸、八字腳等等。
2.學生禮儀的現狀
許多中職學校都強調不允許學生穿拖鞋到課堂,但我們在夏天經常可以看到許多同學特別是男同學穿著拖鞋去上課;在校園里、教室的墻壁上隨處可見的亂涂亂畫,任意損毀公共財物;在公共場合勾肩搭背,大聲喧嘩等等。學生這種受教育沒有教養,有知識沒有文化的現象,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整體素質和人才質量。學校把禮儀教育列入素質教育的內容,開設禮儀課,并有的放矢地將現實生活與理論聯系在一起,使學生了解各類型的禮儀規范并在日常生活中嚴格履行,使之成為習慣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 學校開設形體禮儀教育的重要性
中職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使學生學到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如何適應新的環境并具備在新環境中不斷學習、創新、自我發展的能力。這就需要現在的學生具有較高的道德文化素質、較強的專業素質和健康的心理及強健的體魄。
1.傳承中華民族優秀禮儀文化的需要
我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美譽。禮儀教育,自古以來就是對人進行道德教育、完善人格的一種重要手段。我們每個人都在自覺或不自覺地接受著中國傳統禮儀文化的熏陶和規范。禮儀在一定程度上象征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禮儀教育肩負著選擇、傳遞、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崇高使命。對中職學生進行形體禮儀教育,對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禮儀文化,形成時代美德具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2.當代社會對人才禮儀素養的要求
在當前就業形勢日趨激烈的環境下,人才選擇異常殘酷,用人單位愈來愈重視對人才綜合素質的考察。學歷文憑固然重要,但其他如能力、道德觀念、禮儀修養、團隊精神等也是一個人整體素質的重要表現。據媒體報道,在人才求職招聘會上,常常是溫文爾雅、儀表端莊、彬彬有禮的學生更能獲得用人單位的青睞。因此,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與需求,加強對中職學生的形體禮儀教育,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身修養和文明素質,更有助于他們適應當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使他們將來更好地融入社會之中。
3.中職學生健康成長和成才的需要
在現代生活中,人際交往越來越頻繁,而禮儀是人們交往規范的集中體現,任何社會的交往活動都離不開禮儀。人類越進步,日常生活越社會化,越需要禮儀來調節社會生活。不懂禮儀就難以進行人際交往。由此,禮儀是人們交往能力的重要構成部分。中職生畢業后即走向社會,如果缺乏人際交往能力,則很難有所作為。開展形體禮儀教育,讓學生了解形體禮儀知識,掌握交往技巧,積累交往經驗,是培養學生社會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
三、 中職學校開設形體禮儀教育的途徑和方法
1.教師的良好形象是學生學習的榜樣
教師的榜樣作用對學生的影響是直接的。榜樣是無聲的力量,它具有生動、形象、具體的特點。在形體禮儀教育中,教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的影響具有特殊的作用。學生在視覺上直觀產生對形體禮儀的興趣和愛好,從而對形體禮儀教育產生愉悅的情緒和美好的向往。因此,形體禮儀課老師必須加強內在的素質修養、保持優美的體態,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學生,用科學的訓練方法塑造和培養學生。教師在形體禮儀教育的課堂上用自身的一言一行、點點滴滴感染學生,成為學生追求的目標和學習的好榜樣。
2.實踐教學和理論教學應有機的結合
形體禮儀教育的形式多種多樣,課堂教學、課外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必須有機結合。形體禮儀教育的內容必須在規范的傳統形體訓練基礎上,與現代時尚內容相結合。形體禮儀課的形式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與觀看各種表演相結合,從而提高和保持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強形體禮儀的理論基礎學習,使學生了解人體形態美的標準、現代社交禮儀的基本要求等。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針對性的實踐訓練,從而獲得最佳的訓練效果,使學生真正的從中受益。
3.注重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教育力量的整合
從根本上說,形體禮儀教育是一項牽涉整個社會的系統工程,個人良好形體禮儀習慣的形成有賴于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教育的共同努力。家庭是人們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高尚的道德必須從小開始培養,從娃娃抓起。為此,家庭教育要徹底轉變重智輕德的觀念,家長要樹立良好的禮儀形象,為孩子營造充滿文明禮儀氣息的家庭氛圍。社會作為禮儀教育的大課堂,要大力宣傳必要的禮儀知識,把禮儀作為有關文化活動的重要主題。學校要加強與家庭、社會的聯系。總之,只要學校、家庭、社會的教育相互配合,必定能取得三位一體的整體化教育效應,我們的中職學生也必定能成為技能專長、特色突出、禮儀形象良好的社會有用人才。
參考文獻:
[1]王愛民.女大學生體操形體訓練與禮儀培養研究[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10(02):111-115
[2]梁麗鳳.關于形體訓練方法的探討[J].華南熱帶農業大學學報,2007,13(01)
[3]馮百躍.從古典芭蕾舞審美觀中詮釋藝術體操運動的發展[J].體育科學,2007,27(06)
[4]黃波,刁在箴,徐永生.論中國藝術體操軟化發展趨勢與可持續發展[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30(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