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清云
摘 要: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關鍵點是在于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表達能力還有語言能力,并使之有更好的提升。但以目前的狀況來看,小學語文作文的教學質量以及教學效果都不是很理想,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是,學生的閱讀量比較少。所以想要提升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就需要加強小學生的閱讀量,而課外閱讀可以激發小學生的寫作想法和能力,了解更多的新鮮事物和詞匯,并在寫作的時候加以運用,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這也是支持鼓勵小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的作用與意義所在。
關鍵詞:課外閱讀;小學生;作文教學
在小學生語文教學當中,寫作是一項最為基礎但又十分重要的內容,思維能力和文學素養完全能體現出小學生的綜合寫作能力及水平。中國的文學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很多優秀的文章中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為了讓我國文學能夠有更好的發展,培養小學生具有良好的寫作能力并能獨立完成教學任務顯得尤為重要。加大閱讀量,鼓勵學生閱讀不同種類的書,不僅能夠使學生從中收獲不同的知識,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提升學生的寫作技巧。
一、將豐富多彩的生活作為存儲站
學校可以展開一系列的大型活動,并且充分利用這些大型活動,讓學生主動地參加到其中,領略不同的感受,按照寫作的條件,采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視覺角度來進行寫作訓練。比如,在學校舉行春季運動會的時候,可以鼓勵學生做拉拉隊隊員、播音員或者是運動員,然后根據不同的職位,制定不一樣的寫作要求。通過學生自己的切身體驗及感受來描繪出不一樣的運動會。與此同時,鼓勵學生多觀察生活場景,多姿多彩的生活可以帶給學生們不一樣的生活體驗,而這些生活體驗都可以轉換為作文的寫作材料,并在每次的生活體驗中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同時也能讓學生收獲到寫作帶給他們的樂趣。
二、閱讀寫作積累語言,提升語言運用能力
寫作主要是使用語言文字來表達思想感情,小學生想要表達思想感情同樣可以使用寫作的方法來進行,小學生具體的寫作能力從何而來?就需要有大量的閱讀并且使其作為寫作的基礎。在一年級學生的課程中有《元宵節》:“窗外月兒圓又圓,全家歡聚吃湯圓。正月十五元宵節,家家戶戶慶團圓。”在教學的過程當中,老師不但要讓學生學會識字,更主要的目的是讓學生積累到更多新鮮詞匯,并且了解詞匯所表達的意思,培養詞語的運用能力。為以后的寫字和說話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并且指導學生學會靈活運用。為了有效地做到以上情況,教師就不能將更多的時間花費在對課程的講解之上,而且應該組織學生理解“湯圓”“元宵節”“歡聚”等詞語,使學生充分地理解這些詞語所表達的感情,教師在充分引導學生熟練地進行閱讀之后讓學生自己去思考,組織學生之間進行合作與交流。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之下不但積累了湯圓等一些新鮮的詞語,同時還知道了元宵節的具體時間以及為什么吃元宵的原因,“圓”的具體含義。讓一年級的學生開始學會“說話”,二年級的主要學習“寫話”,對三年級的進行培養,這樣就使學生積累了一些詞語,為寫作打下一定的基礎。
三、巧用文本知識,確立寫作目標
寫作對于小學生來說,其實就是一個由模仿再到創新的過程,在模仿的過程中找到一套適合自己的寫作模式。現如今絕大部分的老師,在寫作教學過程中,都會引導學生在課本中找到一些好的詞語或者是優美句子等,并根據這些優美的句子做相近的練習,通過使用這種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及水平最終到教學任務。但是,長期地使用這種教學方法,把學生們束縛在課本之上,只會讓學生們感覺到乏味,激發不了他們對閱讀的興趣和寫作的興趣,總之,在我國進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過程當中,教師需要重新領會課外閱讀對小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多支持鼓勵學生加強課外閱讀量,在學生提升閱讀量的同時不但開拓了學生的視野,還可以讓學生了解到更多的知識,將這些知識轉換為寫作素材,為作文寫作提供一個更好的方向。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還能夠大大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創新能力,從而展現出課外閱讀在小學寫作教學中起到的關鍵作用,使學生的寫作能力有更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艷紅.淺談小學語文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的有機結合[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33).
[2]郝坤.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分析[J].作文教學研究,2016(20):538-539.
[3]徐艷.淺談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學周刊,2015(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