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花
摘 要:語文閱讀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作用不言而喻,語文閱讀不僅能開闊小學生的眼界,還能針對性地提高閱讀能力。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對于小學生來說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不僅可以在今后各項考試中的閱讀項目拿高分,還能提高學生的情感表達能力。教師只有運用恰當的閱讀教學策略才能真正幫助小學生提高閱讀能力。就小學高段閱讀教學的教學策略進行全面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語文閱讀應該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教師可將設定學習目標和設計教學游戲等課堂活動交給同學或者與學生共同制定。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很容易將情緒投入到語文閱讀上來。而小學語文中的閱讀教學主要是指小學高年級的高段閱讀,此時的小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語文知識水平和初級的閱讀能力,通過閱讀教學的系統訓練,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深刻領悟作者的寫作背景和寫作意圖,為以后的寫作既積累了寫作素材又學習了寫作手法,更學會通過文章表達自己的內心思想。小學高段閱讀主要是讓學生接觸一些與平時教材里的文章不同題材、不同風格、篇幅也更長的一些記敘文或者議論文。小學語文教師應制定適合本班學生的教學策略來幫助學生閱讀,從而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閱讀課堂的教學質量。
一、閱讀教學目標等制定要有科學性
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如果想有效提高教學效果,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制定教學目標。制定閱讀教學目標一定要具有科學性和合理性,教師只有明確教學目標才能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有序地進行閱讀訓練。教學目標如何具有科學性呢?(1)教師要合理設置教學目標的難度,不宜過高也不宜過低,設置過高學生易產生挫敗感,使學生失去對語文閱讀的信心,從而喪失語文閱讀的學習積極性;如果閱讀教學目標設置過低,又會使學生喪失對語文閱讀的興趣,也喪失了挑戰精神。(2)閱讀教學目標的設定要從全局考慮,即學生的接受情況,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上升空間、學生對現有語文知識的掌握情況等等。(3)閱讀教學在設置目標上要將培養學生的情感能力作為目標之一,即培養小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及情感表達能力。(4)教學目標的設定要充分考慮小學生學習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只有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語文閱讀,才能真正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語文閱讀技巧的巧妙掌握
語文閱讀不能拿過來就讀,應該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從而在理解作者意圖和做閱讀習題時可以游刃有余。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高段閱讀教學的時候,要將閱讀技巧巧妙地運用到語文閱讀教學中。例如,不同的文章分別應使用精讀、泛讀或者選讀等方法,以此使學生快速掌握閱讀要點。針對閱讀試題,教師可教學生先看問題,帶著問題進行閱讀,能快速找到問題的答案。根據不同的文章,選擇不同的閱讀速度,能最快了解作者最想要表達的意思,從而抓住文章主旨。由此可見,只有在教授過程中,巧妙地將閱讀方法滲透給學生,學生的閱讀能力才會顯著提高。
三、語文閱讀重在平時積累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最大的難點就是堅持,教師需要充滿熱情地堅持教學,家長也需要堅持監督和督促學生進行閱讀,而學生自己更需要堅持閱讀,使閱讀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形成一種習慣,只有日積月累才能從閱讀中獲得前所未有的能量。教師在教學中,應根據學生接受情況調整語文閱讀進度,循序漸進地幫助學生進行閱讀積累。比如,每天課前教師應要求學生閱讀一篇文章,并相互之間進行探討,包括文章的主旨內容及作者所表達的感情等等。
四、小學生閱讀能力需要強化訓練
如果僅僅是讓小學生自己摸索著去閱讀,很難提高閱讀能力,而且還浪費時間。只有語文教師在小學高段閱讀教學中與學生建立友誼式的師生合作關系,才能與學生平等交流和互動。學生只有不感覺到壓力,才能輕松地進行閱讀訓練,教師在此時向學生傳達閱讀技巧才會事半功倍。比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采用默讀、略讀和朗讀相結合的辦法進行閱讀訓練。多練習幾次以后,學生就能知道什么時候應該略讀,什么時候應該默讀,閱讀技巧也會慢慢掌握。教師只有引領學生嘗試多種閱讀方法,才能深刻領悟作者所要表達的真情實感。閱讀時,不能讓學生一味地閱讀,應該間斷式地留有一部分時間,讓學生消化和理解,從而不僅可以提高閱讀能力,還能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對于小學生來說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不僅可以在今后各項考試中的閱讀項目拿高分,還能提高學生的情感表達能力。教師只有運用恰當的閱讀教學策略才能真正幫助小學生提高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吳云萍.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有效性研究[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5(12):109.
[2]彭益.淺談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2015(7):90-9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