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禎
摘 要:中國音樂作品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其旋律以及底蘊并不亞于任何的國外音樂作品,在鋼琴教學中適當的加入中國音樂作品可推廣我國的民主文化,使學生能夠有更多的機會了解中國民族音樂,使中國音樂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承和發揚,并且對提高我國的鋼琴教育事業也有著顯著的推動作用。本文提出了中國鋼琴作品對于充實教學內容和傳承音樂文化、對于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提高演奏水平、提高個人修養和教學水平具有不可磨滅的重要作用。介紹了中國音樂作品在鋼琴教學中的運用,以便提高相關教育人員對中國音樂作品的重視。
關鍵詞:中國音樂作品;鋼琴教學中;運用
中圖分類號:J6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9-0209-02
一、前言
根據相關的研究調查可知,我國的鋼琴教學教材中,中西方音樂作品嚴重失衡(大部分或全部均為西方音樂作品)①。中國鋼琴作品的教育意義以及創作者所賦予其的教育價值,均無法得到體現,中國鋼琴音樂作品始終無法在相關的行業內成為主流,甚至我國的鋼琴教育、鋼琴文化均無法得到良好的發展。中國鋼琴音樂作品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豐富的音樂內涵,其帶來學生的教育效果并不亞于其他的西方音樂作品②。
因此,在鋼琴教學中,教師理應大力推崇我國的文化,應用中國鋼琴作品來實施教學,使學生能夠用夠更深厚的愛國情懷。
二、鋼琴教學中運用中國鋼琴作品的意義
(一)有利于促進音樂基礎教育的發展
鋼琴教學培養的是未來的鋼琴音樂人,這其中還包括大量的基礎音樂教育人才,這些學生的音樂素養、專業技能、藝術層次都將影響我國未來的音樂教育發展和音樂風格走向,若長期給予其學習西方的鋼琴作品,我國的鋼琴音樂作品就無法得到推廣和發展。
通過統計可知,大部分學習鋼琴的學生均對民樂不感興趣,均特別喜愛和崇拜西方的音樂作品和音樂創作大師,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極少會主動去聆聽中國鋼琴音樂作品。
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是由于中國民族音樂教育欠缺所導致,從初次接受鋼琴學習起,部分教師就使用西方作品來作為案例,從而使學生忽略了我國音樂作品的特色和魅力。因此,在鋼琴教學中,教師應當適當的增加中國鋼琴作品的比例,進而推動基礎教育事業的發展③。
(二)有利于學生更好的傳承民族音樂文化
長期接受中華民族音樂、民族藝術文化熏陶的學生,會擁有十分良好的民族文化情節,其更能尊重和傳承我國的音樂文化和民族精神,對提高我國傳統音樂在世界領域的地位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國鋼琴音樂作品大多以合聲、織身、變奏為主要的創作手段,通過豐富鋼琴作品的旋律可使鋼琴作品呈現出更絢麗的色彩,對喚起學生的民主情懷、愛國情結均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長期在中國鋼琴作品的熏陶下,學生可更為深入的了解其內涵和意義,彈奏的欲望也會隨之增加。除此之外,學生民族文化的激發可良好的傳承我國的民族音樂文化,對未來的音樂教育有著重要的意義。
三、鋼琴教學中運用中國鋼琴作品的對策
(一)創新傳統的課程體系建設
在傳統的音樂鋼琴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音樂基礎了解較少,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也沒有針對學生的音樂底蘊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教學計劃,而是不管學生的音樂基礎在何種程度之上,通通給予學生學習西方鋼琴作品④。
因此,為了提高中國鋼琴作品在鋼琴教學課堂之上的應用幾率,理應對課程體系建設作出改善。例如,可在鋼琴理論教學上加入一些與中國鋼琴作品有關的內容,為學生介紹中國的優秀鋼琴彈奏者、創作者,還可增加中國鋼琴作品的鑒賞課,讓學生在安靜、舒適的環境下去品味與體驗中國鋼琴曲的魅力。
除此之外,還需要在考核之中加入中國鋼琴作品知識,以便提高學生對中國鋼琴作品的重視。在技能提升方面,要求學生每個學期內必須熟練彈奏三首以上的中國鋼琴作品,并嚴格要求學生的彈奏標準,使其全面重視起中國鋼琴作品的學習。通過上的課程體系改革,可全面提高中國鋼琴作品在我國鋼琴教學當中的地位。
(二)做好針對中國鋼琴作品的技術教學
鋼琴彈奏講究的是技巧的發散,技巧的運用與鋼琴彈奏技術呈正相關,而鋼琴彈奏技術則是對鋼琴樂章最直接的詮釋手段。雖然,在中外鋼琴作品的演奏上均需要學生擁有一定的技術能力,但中國的鋼琴音樂無論是在音階上還是在調試、復調、合聲上均與西方鋼琴作品有著顯著的不同⑤。
也就是說,中國鋼琴作品的變化更多,表現手法與彈奏技術更復雜,更值得學生進行深刻的學習和研究,在指法的運用以及變化上,中國鋼琴作品要比西方鋼琴作品更豐富。在學習中國鋼琴作品時,要求學生能夠養成使用鄰指彈奏小三度五聲音階級的習慣,使其能夠打下良好的彈奏基礎和指法運用基礎,長此以往,學生的鄰指和隔指能夠變得十分的靈活,并且在連貫音階式進行中時,手指的夸度往往較大,而許多學生常常會在此處中斷彈奏,無法連貫的完成,因此,靈活運用鄰指可減少彈奏失誤。西方鋼琴作品主要以平行三、六度為主,中國鋼琴作品主要以平行四、五度為主;在裝飾音的處理上,西方鋼琴作品擁有特定的標準,而中國鋼琴作品沒有特定的裝飾音標準,彈奏者可根據自己對作品的理解來進行把握和融入。
由此可知,中外鋼琴作品在彈奏技術上仍舊存在著較大的差異,若只偏向于西方鋼琴作品的學習會局限學生的自我發展。因此,教師需要加強中國鋼琴作品的技術教學,使學生能夠得到更全面的發展。
(三)制定科學合理的中國鋼琴作品教學計劃
在中國鋼琴作品教學計劃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鋼琴作品的選擇,為了使學生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接觸到最經典、核心、特色的中國鋼琴作品,教師需要科學篩選教學曲目。通過鋼琴作品的選擇,學生可了解到中國鋼琴作品的大致風格走向,如古典作品、鋼琴協奏曲、現代中國風等。例如《茉莉花》、《平湖秋月》等為經典的中國鋼琴作品;《黃河》、《走進新時代》等為中國鋼琴協奏曲。
除了在教學作品上慎重選擇外,教師還可帶領學生參加中國鋼琴作品演奏會、中國鋼琴作品交流會等課外活動,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日益提升。
四、結語
綜上所述,中國鋼琴作品教學對我國的鋼琴音樂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其不僅能夠弘揚我國的民族音樂文化,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彈奏技巧,使學生對鋼琴知識有更廣闊的認識。這需要我們在高師教學中做到真正地重視中國鋼琴作品的教學,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切實了解到中國音樂的內涵,才能使這些未來的音樂教師在傳授鋼琴知識的同時,更好地傳承中國音樂文化,并將中國鋼琴作品逐漸推廣,發揚光大。
注釋:
①常麗文.中國鋼琴作品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教書育人,2013(30):102-103.
②潘瑾.中國鋼琴作品在鋼琴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黃河之聲,2013(21):47-48.
③孫一達.中國鋼琴作品在高校鋼琴教學中的應用[J].北方音樂,2015(19):136-137.
④陳凱麗.基于音樂學(海外教育)專業角度談中國作品在鋼琴教學中的運用[J].藝術教育,2015(12):164-165.
⑤徐潔.淺談中國民族風味的鋼琴作品的學習和演奏簡析《瑤寨風情》[J].大眾文藝:理論,2009(09):172-173.endprint